樊薇
摘 要: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变革。文章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将受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方面进行了分析,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商业银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促进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价格体制深化改革表现就是利率市场化,资金在银行体系内有效循环是利率市场成熟的标志。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对货币市场走势自行判断并决定利率水平的变动,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货币价格的形成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中市场掌握利率的决定权,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任何单方面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金融创新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成果,在货币市场机构充分竞争下,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能获得金融创新的好处。
(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结果,由多方面因素作用而成。
1、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美国、日本都经历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并对其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受到了外资银行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冲击,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国必然走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之路。
2、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彻底颠覆银行的垄断地位,迫使在金融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从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转变为不断重视自身服务与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盈利观念。实现由行政化的管理转为市场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3、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刺激中小企业的发展。放开利率的严格管制有利于改变当前商业银行偏爱于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放贷的局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4、在我国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均实现市场定价的情况下,外币贷款与外币存款利率也可由机构自行定价。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必然会解限。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利率风险突出,管理难度加大
商业银行利率方面的风险有:利率结构风险、敏感性缺口风险、客户选择风险。当前存贷款期限失衡现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较严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占存款比重较大,贷款占绝大多数的是中短期贷款。我国银行业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易受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限制取消,存款利率必然提高,银行成本也会随之增高。而且利率频繁波动也会带来风险。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将带来诸如:准确地预测利率变动趋势、合理确定有竞争的货币价格、科学分配存贷款期限布局,保持最佳的利差水平等问题。
(二)盈利能力下降,生存压力增大
目前发达国家的非利差收入普遍占比达到六成,多的甚至达到八成,而我国银行业的这一收入占比不足两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利差收入将不断减少,成本较低的活期存款占比将会下降,存款结构会变化。这对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经营的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面临深刻而又巨大的冲击,直接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利差空间收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必将降低贷款利率,数量有限的大企业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
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来看,美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后,利差快速收窄,以往主要依靠利差收入存活的大量小银行纷纷倒闭。利率放开管制的10年间平均有200 家小银行倒闭;由于银行倒闭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4000亿美元。这一切经验都表明传统银行业务会由于利率管制的放开收到巨大冲击,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下大力气转变盈利模式,深挖中间业务发展潜力。
(三)同业竞争压力加大。
利率的自由定价权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加大同业的竞争压力。银行间的竞争不再是跑马圈地式的客户争夺,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信誉、产品价格、产品创新,服务的细致度将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客户面对众多新颖的中间业务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商业银行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在差异化竞争局面下将面临大考。
三、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应对策略
(一)直面挑战,提高非利差收入
面对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成本上升的现实,商业银行必须研发新产品,转变盈利模式。首先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拓中间业务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拓展代客理财、财务顾问等符合金融消费者特点的中间业务产品,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大幅度提升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意识与能力、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服务渠道拓展能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附加值高的业务品种如: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代理保险、贸易融资等应着力发展,将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转变为服务费收入为主。
(二)建立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需要商业银行能够对利率走势进行分析,收集市场利率信息、分析后能产生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利率的定价。贷款利率若定价过高,将在贷款市场中将处于劣势地位丧失客户,价格太低则可能使竞争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商业银行应能够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市场流动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地区风险因素等各种变量决定资金的最终定价。
客户面对同质化的银行存款产品,选择哪家银行取决于其能否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银行应能够根据CIM系统制定分客户、分产品、分金额的差别化定价方案,既控制客户的用贷成本,也要提高自己的盈利空间。商业银行应开展有效的贷款定价模式,培养和引进定价人才,提高定价技术,建立定价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客户的有效分级,参考不同单位客户规模、信用评级情况、还款能力等条件从而实现科学定价。
(三)创新思维,促进金融自由化和多样化。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是挑战更是机遇,创新能力比不上兄弟行,市场和客户就会被抢占,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只有建立起一系列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产生的制度与流程,整合成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和岗位,保证创新产品可持续的出现。虽然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建立起了业务部门,但往往只重视对客户的营销与业务规模的扩大,对于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与价格的调整往往滞后。
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更有吸引力,才能使创新管理更加有效。须由掌握市场信息和分析研究系统的专业机构先进科学的业务创新手段包括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创新设想,还要有强大高效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机构和先进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来保证创新的实施。
(四)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健全内控和风险机制是保证须尽快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内部的决策、执行、监督系统的相互分离和制约,改变目前多数银行内部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的现状。健全内控体系离不开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而目前银行业尤其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缺乏监督机制,管理层权力过大,内控效果薄弱。改革内部治理结构,要求商业银行拥有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要准确的评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如业务创新过程产生的新业务风险、市场变动引起的市场风险等需要科学的评价和控制体系,并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国内银行市场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评价力量、控制风险制度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考。面对新形势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由强有力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体系作保障,才能制定出严格的风控制度,在市场发生变化时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3(03).
[2] 魏國雄.利率市场化:银行业是否准备好了[J].中国金融,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