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课程。活动需要平台与载体,基地和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常态化实施,但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如基地无特色,千篇一律,吸引力不大,基地难以为继,等等。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地制约着学校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步伐。面对问题和困难,我们积极行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学校和教师挖掘自身和地方优势资源,走出了一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开发和建设的路子。通过努力,绍兴市已经形成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基地,并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一、积极挖掘特色资源,形成特色基地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特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特色基地建设推进区域教研活动,引导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立足学校和地方实际,并筛选、挖掘一切可用的地方资源,为学校特色基地的建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长效的资源保障。
(一)校园科技创新特色基地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校园科技创新特色基地的创设,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通道。
1. 硬件环境保障
科技创新特色基地要有场地、设备、耗料等硬件,我市的普遍做法是设立科技创新专用教室和科技创新作品展览室,定期或全天候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在科技创新展览室看到同伴的创新作品,除了欣赏,还能点燃心中创新的火苗。
2. 专业教师助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通过课堂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目前,我市初高中已基本配齐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教师,科技创新特色基地学校甚至有创新专业教师团队,成立了校园科技创新研究所、校园发明家协会等学生社团,教师们定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校还经常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座、指导,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 大赛评比推动
为更好地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特色基地学校每年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大赛及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在学校科技节期间进行优秀创新作品的展览和表彰。学校还积极组织优秀的作品和项目送县、市、省参评,摘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奖。
(二)校园特色人文基地
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儒雅、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会以一股强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之冶情、励志、好学,感悟人生,开启智慧。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是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这是一笔独特的人文资源,为学校特色人文基地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置身其中的中小学生,也是受益无穷。目前绍兴市特色人文基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培育和建设。
1. 借历史名人之名,培育特色人文基地
绍兴历史上名人辈出,以历史名人命名的学校也多,如建功中学、鲁迅中学、元培中学、秋瑾中学、越崎中学、马寅初中学等。因此,围绕历史名人开展的特色主题活动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资源和优势。
案例1 柯桥区鲁迅中学是一所以大文豪鲁迅来命名的重点中学。该校充分挖掘鲁迅文化资源,打造以“鲁迅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品牌,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滋润,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的“鲁迅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鲁迅文化工程包括:
(1)鲁迅文化节。在鲁迅文化节期间,学生参观学校的鲁迅纪念馆,观看由鲁迅作品拍摄的电影,倾听鲁迅知识讲座,表演鲁迅作品“课本剧”。
(2)鲁迅知识讲座。邀请对鲁迅先生有研究的专家结合绍兴的风土人情,向学生讲述鲁迅与绍兴的密切关系,感受鲁迅先生伟大的思想,进而激励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崇高品格。
(3)鲁迅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走近鲁迅”“留住鲁迅”已经成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健全人格的传统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鲁迅作品选读》则是学校适应新课改所开发的选修课校本教材。在鲁迅作品集体“退出”语文必修教材的今天,编辑一本适合鲁迅中学师生使用的选修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4)鲁迅特色社团活动。与“鲁迅”有关的社团有鲁中之声、鲁迅文学社、百草园等。
(5)“祭鲁”活动等特色活动。通过“祭鲁”活动,可以将鲁迅精神深深地植入师生的灵魂深处。每年清明时节,全体师生会聚在校园鲁迅广场,感受“祭鲁”活动的庄重,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鲁迅文化工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在系列活动中,学生看鲁迅、说鲁迅、演鲁迅,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剧目,多次在北京、上海、海南、绍兴的四所“鲁迅中学”的联谊活动中演出,深受好评。
作为鲁迅文化工程活动的延伸,学校还在假期里组织学生开展拜访鲁迅研究专家、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等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有不少学生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征文活动中获奖。
2. 借历史名人在校工作的经历,建立特色人文基地
在历史上,不少先贤、名流在绍兴办学讲课,积淀出独特的名人效应。
案例2 百年名校春晖中学,创办于1908年。20世纪20年代,一大批名师硕彦汇集白马湖,比如蔡元培、黄炎培、黄宾虹、张大千、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春晖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春晖成为了中国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春晖校内完好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记录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沧桑。每当春晖开学之际,作为进入春晖的学子,上的第一课便是在学校、年级的组织之下去参观这些名人故居、校史陈列室,去了解春晖的历史,接受先贤精神的熏陶,上好进入高中的第一堂德育课。
春晖将历史文化与新课程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对春晖先贤及其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多篇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获省、市一、二等奖。学校还大力开发春晖校本课程,与之配套的《春晖读本》,主要汇集了春晖先贤的作品,学生人手一册,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内涵。
3. 借地方戏剧文化,培育特色文化基地
绍兴是越剧的故乡,许多学生从小听越剧长大,耳濡目染,能演会唱,在校教师群体中,喜爱越剧的票友也为数不少。借此资源,学校成立了校园越剧社,开设越剧欣赏选修课,逐渐形成了地方戏文化基地。
案例3 绍兴市高级中学成立了戏曲社团,吸收了不少喜欢戏曲的学生,指导教师由学校里对绍兴戏曲了解颇深的钟老师担任(该教师为2012年浙江省高中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所开的课就是“走进美丽越剧”。开课教师以自己深厚的戏曲功底,通过在课堂上教唱腔、教念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越剧语言的柔和隽永的特点;通过对现场服装、盔帽的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越剧服饰的丰富涵义;通过舞台表演的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越剧表演的内在美,把唱、念、做等一系列专业程式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和评委)。学校还利用当地的剧团资源,聘请了剧团演员定期指导。
(三)校园特色小产业基地
校园特色小产业基地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利用当地主导产业相关技术和资源优势,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小产业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足不出校的实践活动机会。目前,我市已有两种比较成熟的特色小产业基地模式:
1. 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学工计划、参与年级,企业提供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指导;学校适当向企业支付购买原材料的费用,学生加工成品后归学生和学校自己支配。
案例4 绍兴县平水镇中学地处“浙江省竹笋之乡”和“浙江省雷竹之乡”,丰富的竹资源使竹制品加工发展成为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居民日常使用的晾衣架就大多出自当地的竹木工厂,而晾衣架破损后很难再修好是一个经常困扰学校住校生们的烦恼,通过参与竹木工厂体验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了解晾衣架制作的奥秘和维修破损的衣架。
通过前期准备,学生在校办小工厂里通过挂钩制作、裤夹制作、穿线、固定包装、设计商标等环节直接参与成品衣架的生产过程,感受到了劳动的幸福,也收获了劳动的成果。不少学生在总结时都谈到:做一个裤架都如此复杂,更何况宏大的物品了;我们总是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物品,却缺少发现、探索的心;体验过这些,我们还会把裤架随处乱扔吗?它代表的不只是一个物体,更多的是制作者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心血……
2. 学校与经营户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和一些必要的经费,经营户负责生产设备的投入和生产全过程的指导,收益归经营户。
案例5 学种草莓,收获甜蜜。草莓是江藻镇地方经济的主要产业,江藻镇中学多数学生的父母都种植冬季草莓,可学生知道草莓的鲜甜,对大棚草莓的生长过程却了解很少。在学校老师和该镇农技师的带领下,学生走出课堂,接受农技人员、农民师傅的指导。
学校平整出空置的土地,搭建了大棚,建立了草莓基地。七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种植户和农艺师傅的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草莓种植活动。学生参与整土、种苗、秧苗护理、搭建大棚、摘老叶、拔草与植株管理、草莓病虫害防治、小批量草莓采摘上市、对草莓的销量价格进行调查、大批量草莓采摘上市、对所在村草莓种植面积与收益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与总结评比等全部环节,一个草莓生长周期下来,不少学生成为了指导父母种植草莓的小行家。
(四)校园特色环境基地
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给我们心旷神怡、美好的感觉。校园的绿化与美化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对学生是无声的陶冶和教育。尤其是那些经历多年积累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更可以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环境基地。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
在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建设实践中,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们的收获同样沉甸甸,值得思考和总结。
(一)特色基地建设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依托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活动成本,又能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同样是科技创新基地,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各有不同:农村中学可紧紧围绕“农”字,在农具的创新上大展手脚;城市学校可让学生在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取创新的灵感,开展探究,甚至可以利用高校优势,开展一些实验项目。
(二)特色基地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基地不一定大而漂亮,关键是能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空间,学生才是基地的主人。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参与进来,没有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走不远、走不深,更走不出特色。
(三)特色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特色基地主要以校为主,即便在校外,也要尽可能靠近学校,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要节约时间成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如果某些具体的活动一定要走出校园,一定要把组织工作做细,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四)特色基地建设要课程化
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积极通过学科渗透,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极整合学校传统活动,形成基于主题活动、系列活动的课程化模式;积极渗透到诸如科技发明创新大赛这样的活动当中去,以此促进特色基地建设的常态化发展。
(五)以课题引领特色基地建设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特色基地建设,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仅有利于特色基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而且有利于把教师和学生组织发动起来,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在普及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