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2014-04-29 00:44张柯
才智 2014年3期
关键词:曲高和寡戏迷

张柯

“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

不过不要紧,只要你学,肯下功夫,慢慢就懂了。譬如看昆曲、听京剧,开始接触时感觉云里雾里,别人叫好,自己茫然,好像眼睛与耳朵都有问题,经年累月之后,终于玩味出唱腔身段与笙箫管弦的妙处,于是你被熏陶成戏迷,每每跟着板眼摇头晃脑起来。后来,瘾头上来了,不看不行,不听不行了,有的甚至饿着肚子,也不愿意亏了耳朵。当年越剧《红楼梦》拍成电影,不知多少越剧戏迷老太太,一次又一次地去影院过红瘾。她们一遍遍走进影院,一回回哭出剧场,彼此相见,个个眼睛肿得像铃铛,哭完了,明天还要来看。哭,还要来看,还要来听,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说到这里,我真为那个艺术遇到知音的时代喝一声彩。

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

读书亦是如此。常识还告诉我们,读懂读透一本难懂的好书,特别是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胜读多少本一般的书。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深奥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恩格斯推荐该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但是读进去颇不容易,而一旦进门,终身受用。传统的中国教育讲究记诵之学,读私塾要“念背打”。现在看来,除了“打”可以商榷之外,念书、背书的好处之多就不必多说了。杨振宁先生在一次讲演中告诉听众,他在中学阶段利用一个假期背诵了《孟子》,有些内容当时不会懂得。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慢慢地都懂了。杨先生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教你背诵一些东西,储存起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懂得来体会。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审美标准降低到令人寒碜的程度:以电视春晚为例,作品必须人人一看就懂,人人一看就笑才能挑大梁。否则,就不能成为春晚的压轴节目。这其中固然有电视春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因素,也有春晚需要营造节日气氛的因素,但是这些绝不能成为这类表演大行其道的理由。试想,大年夜里,春晚靠小品撑场子,演员或模仿口吃的农民,或模仿脑病患者,用冒傻气以博观众一笑。有的甚至丑态百出,举着砖头当道具上台“打天下”。假如十几亿电视观众笑倒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乐翻在含有歧视残疾人内容的段子里,这样的标准,如此的审美,我们好意思自称这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创作出楚辞汉赋,吟颂出唐诗宋词的文明古国吗?

雅俗共赏的作品当然好,曲高和寡的作品你也不能说不好。也许正因为有曲高和寡的东西在前面引路,雅俗共赏的作品才能雅得上去。20世纪的雅与俗与21世纪的雅与俗不是一码事,20世纪的雅俗共赏与21世纪的雅俗共赏也不会殊途同归。当年在边区根据地,演员们在黄土高坡上跳一段兄妹开荒大秧歌,唱一口夫妻识字,农民看得懂,百姓听着乐,但并不妨碍大家將至今还是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唱得热血沸腾。一身粗布军装,肚子里装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也不妨碍在延河畔拉一曲小提琴。对了,《延安颂》歌曲里还有一句无论当时看还是现在看都很前卫的歌词:“自由女神在放声歌唱”。什么是“自由女神”?“女神”怎么会“放声歌唱”?这样的歌词放在现在,恐怕也不会人人懂得的。但是,人们学习知识,懂得欣赏,不正是从学习不会的东西学起,从看不懂的东西学会看懂的吗?小孩出生后天生的技能一个是喝奶、一个是躺着,如果不教他学走路,他永远只会躺着。一个只会躺着喝奶的人,还有多大出息呢?

摘自《读者·校园版》

猜你喜欢
曲高和寡戏迷
我家的戏迷外公
腐蚀控制工程一定要做好
——要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
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将“曲高和寡”转为“雅俗共赏”
燃料电池汽车曲高和寡?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小戏迷登台
丁洋澜??《小戏迷》
打比方:让程序设计不再“曲高和寡”
戏迷的舞台 欢乐的天地
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