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报销“逼良为娼”

2014-04-29 05:01:26
凤凰资讯报 2014年31期
关键词:李元王亮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2014年7月,中央巡视组对复旦大学的点名批评,将“科研腐败”这个中国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又推到了舆论的前台。当肃杀的气氛传到高校,却引发了教师们的反弹。安徽一高校的校办主任就愤慨地表示,“现在的制度,就是先逼良为娼,再抓嫖,导致知识分子斯文扫地。”

按照国家规定,课题经费按年划拨,每一年没有用完的经费,需要收回,并影響到下一年的拨款额,这与对行政部门经费的管理一致。每到年末,行政部门的“突击花钱”,也就变成了老师们的“突击报销”。在广州读博士的李元参与了导师申报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每到年底,学校财务部总是人满为患,害怕错过了报销机会的老师们,揣着收集而来的各种发票,誓要将经费报销得一分不剩。李元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你不把经费花完,人家会觉得你没办事。”

但更让老师们认同的原因,则是另一个,“主要因为制度不合理,只能利用漏洞,不然科研就可能无法开展下去。”中山大学教授林可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年11月份让我把钱报完,但是这个事情可能我明年3月才干,那只能把钱先报出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相关人士承认,制度的缺陷,将老师普遍置于违法违规的危险中,这是今后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高校教师普遍身处的现实是,职业的上升通道,与能否申报上课题,以及课题的重要性,直接挂钩。所有教师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要被卷进科研的洪流中。然而,中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不允许直接在项目中列支高校教师的人员性费用,不得从科研经费中提取报酬。“靠工资根本没办法生存。”于是,南方一所985高校副教授王亮采用了普遍为之的方法,他将课题经费以劳务收入的形式打到学生的账户,给学生一点提成后,再收归己有。“这个制度,就是让人造假。”王亮说得有些痛心疾首,也有些无所谓。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李元王亮科研经费
黑暗里的金手指:心中有光胜却人间无数图
请你吃饭
故事会(2019年6期)2019-03-27 05:12:18
王亮:用音乐致敬家乡
商周刊(2018年16期)2018-08-14 01:51:52
元归天际,魂归星空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聪明的钱俊臣
不管三七二十一
等不来“蝴蝶男人”,我向自己的爱疯狂注水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廉政瞭望(2015年15期)2015-03-17 10: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