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王”的崛起
提到好莱坞,谁都能就“八大”制片公司侃侃而谈一番,却没有多少人知道MCA。这本是一家经纪公司,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到30年代末已与超过七百名影星、音乐人签约,以至于人们用“八爪鱼”来形容其垄断地位。
卢·瓦瑟曼就是这头巨型章鱼的大脑。二战之后电视行业迅速发展,而电影公司们还没来得及涉足其中。瓦瑟曼看中了这一巨大商机,试图成立MCA自己的制片公司。问题是有个障碍他无法逾越:按照演员工会的规定,经纪公司被隔绝于电影制片业之外。演员工会主席罗纳德·里根成了关键人物,当时里根的演员生涯停滞不前,瓦瑟曼给他提供了无法拒绝的优厚机会:包括在拉斯维加斯的演出和成为热门电视节目《通用电器剧场秀》的主持人加制片。于是借助里根的运作,MCA从工会那里取得了“豁免权”,开始利用手中的明星资源制作大量电视剧集和节目,逐步在日渐萧条的好莱坞建立起霸权。
1959年,瓦瑟曼的胃口更大了,准备与派拉蒙和环球等大制片商签约,获得在电视上播映好莱坞老电影的权利。在那之后,卢·瓦瑟曼一发不可收拾,MCA收购了环球银幕及其母公司Decca唱片,又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到美国电影学会主席的位子上,他也从此由幕后“八爪鱼”变成只手遮天的 “好莱坞之王”。
华盛顿也许可以影响电影业,好莱坞同样能干预政治。
60年代,瓦瑟曼将触手伸向政界,规则很简单——好莱坞有钱,政治家需要竞选资金;好莱坞有人气明星,政治家需要找个万人迷跟他站在一起拉票;好莱坞需要赚更多更方便的钱,政治家可以左右政策……瓦瑟曼是民主党的主要赞助者之一,从林登·约翰逊、吉米·卡特到比尔·克林顿,人人都需要他的建议以及他的大笔资金。他是那种随便打几个电话就能给你增加数百万美元捐款的财神。
瓦瑟曼同时也对共和党保持着影响力,并最终把他忠心耿耿的代理人里根从加州一路送到华盛顿。
对于好莱坞,参议院和总统们展现了自己的优良品质——有债必还。约翰逊曾拉瓦瑟曼入阁担任商务部长(他拒绝了),克林顿授予他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里根呢?无论在加州还是在白宫,他都给予好莱坞优厚的宽松政策。没有“里根时代”,恐怕就不会有“六大”制片公司把持娱乐业的垄断局面,不会有迪士尼帝国,不会有默多克式的媒体大鳄,不会有如今这么千篇一律、唯利是图的好莱坞。
“民权运动”是二战后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诚然,马丁·路德·金、罗莎·帕克斯等仁人志士的振臂高呼,推动了这次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但法案与制度无法从本质上消灭隔阂,有些事情还是得向文化产业借力。这里不得不提的人是西德尼·波蒂埃。他是最早打破好莱坞电影中黑人演员只能扮演“奴役、喜剧艺人和音乐家”条框的人之一,并将尊严与人性赋予自己的每个角色。波蒂埃不仅向好莱坞展现了黑人演员的潜力,也第一次把更为准确的非裔美国人形象呈现给大众。他在五六十年代出演的一系列作品,如《猜猜谁来吃晚餐》等,都反映并促进了当时的黑人民权运动,也颇为深远地影响到白人观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用历史学家亚当·古德索基扬的评价来说,“他打破了整个美国文化的隔绝状态”。银幕之外的波蒂埃也是民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70年代,民权运动则以一种更潜移默化的形式在好莱坞电影和电视中展开。比如由黑人班底出演的剧集《杰弗逊一家》、《好时光》,或者“黑人剥削电影”之类B级动作片,都在悄悄融化着种族隔阂,哪怕这些作品中的黑人形象依旧离不开“底层”、“穷苦”、“失业”、“犯罪”等字眼。但由喜剧演员比尔·考斯比制作的《比尔·考斯比秀》无疑更进一步,这位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天才笑匠令很多白人观众大开眼界——他们看到了拥有良好教育和职业背景、处于中产阶层的非裔美国人,这不再是“黑人”家庭,而仅仅是个去掉肤色标签的“家庭”。
也正是從70年代开始,黑人说唱逐渐崛起成为主流。无论是出于公义还是利益,好莱坞和所有娱乐产业一起,逐渐把种族主义从大众文化里驱逐出去。从种族隔离制度到第一位黑人总统,中间不过短短半个世纪,谁能说这其中没有好莱坞的功劳?
1915年,由大卫·格里菲斯导演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被认为是好莱坞大制作的开端。由于对白人优越主义的提倡,以及对三K党的美化,影片一上映就引发巨大的争议。芝加哥、俄亥俄州、丹佛、匹兹堡、圣路易、堪萨斯城和明尼阿波利斯禁止此片上映。各州的立法机构为谋求此片的禁映至少通过了八项法律。这是第一次震动全美的禁映事件。
对于保守势力而言,明星银幕外“越轨”的生活常常成了封禁其影片的借口。许多国会议员纷纷站出来,呼吁成立中央电影审查机构。此前,片商们一直视联邦政府介入为电影业的末日,因为一部电影被部分州禁映,还能从别的州收回点成本,要是全国禁映,那可是血本无归。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腰包鼓起来的好莱坞不得不出手了。1922年,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发起成立了“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MPPDA),以年薪十万美元的高薪聘请哈定总统竞选班子负责人、美国邮政部长、基督教长老会长老、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威尔·海斯出任主席。
二十年代末,有声电影出现,在观影人次达到巅峰的同时,性感女郎除了搔首弄姿还可以用莺声燕语挑逗观众;罪犯们在杀人越货之后也可以振振有词地以社会不公来为自己辩护。外界要求对电影的道德内容加以节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1930年,天主教出版商马丁·奎格利和耶稣会牧师丹尼·劳德以及天主教媒体人约瑟夫·布里恩等人起草了一份严格规范电影界人士行为的文件,目的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就进行干预,保证影片在道德和政治上不越轨。这份文件就是后来统治好莱坞长达30年的《电影制片法典》(Motion Picture Production Code),俗称“海斯法典”(Hays Code),它是世界上第一部限制电影内容的行业规范。法典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和12大项应该禁止的内容。对电影表现犯罪、性、粗俗、舞蹈、种族关系、民族情感、宗教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影片片名等方面作了近乎苛刻的详细规定。
好莱坞的巨头们花钱请人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枷锁,这当然不可以接受。在他们看来,法典不允许电影人对传统道德观有一点质疑,不允许影片对社会腐败现象有一点揭示。电影应该是对当代社会现象巨细无遗的反映。观众爱看什么由他们自己决定,用不着别人来帮他们另立标准。不过,好莱坞不想惹怒法典背后的天主教势力,但也没想真的执行法典,“海斯办公室”对制片人的我行我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敷衍的“自律”行为很快就被来自天主教会的愤怒抵制所改变,教会还向华尔街施压,不再给好莱坞贷款。1934年,“天主教道德联盟”成立,专门职责就是检视好莱坞影片的道德内容。在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之下,好莱坞意识到做生意不能冒犯太多人,終于就范。从1934年到五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好莱坞电影,无不深深打上了《海斯法典》的烙印。
就拿《卡萨布兰卡》来说,反对明确地提及里克和伊尔莎在巴黎曾经同居,和雷诺上尉向恳求发放护照的女人索取性贿赂。坚持法典的规定也堵死了男女主人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可能性,因为伊尔莎已经订婚,法典不允许婚外情。这反而成就了《卡萨布兰卡》的经典桥段——里克高贵地放弃这段感情。其实在《法典》的要求下,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1945年海斯退休,MPPDA改名为“美国电影协会”(MPAA)。进入六十年代,伴随着性解放和嬉皮士运动,《海斯法典》越来越不被电影人当回事。1966年,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灵欲春宵》包含着大量的粗口,MPAA在和制片方谈判后进行了妥协,该片成为第一部标示着“18岁以下观众需要父母陪同观看”的电影,也获得了当时奥斯卡全部十三个奖项的提名,影史罕见。1968年,MPAA推出的分级制度正式确立,《海斯法典》寿终正寝。但质疑声又来了:MPAA拿着好莱坞大公司的钱,能否给予大公司出品和独立电影公平的评级待遇?其客观性恐难保证。
关于“海斯法典”、“道德联盟”及“美国电影协会”的影响,评论界褒贬不一。但各方一致认为电影审查制度的影响之深远不容质疑:“没有法规局对电影实行的市场审查,传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体系将会面目全非。”
(摘编自《环球银幕》2013年第310期、《国家人文历史》2013第2期、浙江摄影出版社《外国电影艺术百年》、新浪博客)
好莱坞,这不只是一个地名、一种产业、一桩生意,这里面有多到无法想象的热钱和引领全世界的影响力。不管是罗斯福、肯尼迪、里根还是奥巴马,不管是3K党、民权运动还是冷战,不管是对道德、历史限制严苛的《海斯法典》还是现代的电影分级制,好莱坞一次次改变着这个国家。信不信由你。
华盛顿也许可以影响电影业,好莱坞同样能干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