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诗经》居“六经”之首,是我国最早的文献之一。《诗经》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以四言为主的句式结构与三段式的重复结构上,这与人们当时的审美心理有关。
关键词:古代诗词 诗经 诗词结构 空间
古往今来,特别是近现代对《诗经》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视角不一而足。而把它作为一部歌词集进行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关系到对《诗经》艺术本体的认定问题。宋代郑樵首先提出了以音乐作为《诗经》分类的标准。此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诗经》所录全为乐歌,现已基本达成共识。诗歌由于形式短小,必然要求凝炼,这不仅体现在造句用词上,更体现在结构的组织上。《诗经》特別是风诗,并不是什么经历炼字炼句、刻意追求后的结果,可是由于其内在真率的感情美和外在自然质朴的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无意间却达到了“晦其光而得其璞”的浑然纯美的境界。它的用词、布局谋篇都成为后人惊叹和频频取法的对象。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欣赏《诗经》在结构上的特色。
一、齐言之乐与长短句之乐
在《诗经》305首歌曲中,严格的齐言之乐共有147首,占总数的48%:其中《风》160首中有80首,《雅》105首中有53首,《颂》40首中有14首。而这147首齐言之乐中除了《魏风·十亩之间》是五言齐言之外,其余的均为四言齐言。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些齐言之乐的曲调特点应该是节奏工整,乐句整齐其曲式也应该是比较规整的。
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虽然长短句之乐超过半数,但除了个别篇章句子长短不齐较明显外,绝大多数篇章仍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只是个别句子增减一两个字,真正意义的长短句之乐较少。
通过以上的统计与分析,《诗经》句式最典型的特点就显露无遗: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这一显著特点的形成与周代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诗经》是入乐演唱的乐歌,其歌词必定要服从当时的音乐风格。因此可以说,《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比较平稳、朴素的音乐旋律。而从根本上讲,周代尚和的浓重礼乐文化是《诗经》四字齐言的决定性因素。首先,礼为体,乐为用。周礼尚和,《诗经》的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和”的具体内涵。其次,乐为礼辅,器为乐设。《诗经》中的乐器多为钟、鼓、磬等打击乐器,相应的,其音乐便多是节奏性音乐。于是,周礼崇尚中和的审美习惯决定了周代音乐节奏的舒缓性特征,而四言诗体恰好能与周代音乐的节奏感相契合。因此,节奏感强且具有中和舒缓特点的四字齐言成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另一方面,《诗经》以四言齐言为主,也与当时的语言形式有关。周代的语言已逐步突破二言形式,四言在当时成为最适合的句式。四言体较二言体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延长了句式,扩大了容量,使诗歌能够更充分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四言齐言适于表达敦厚稳定的情绪,而当人大喜大悲时,更倾向于情感的尽情宣泄,而长短句的参差错落最适于表达这种情感。唐成伯瑜在《毛诗指说》中就有对《诗经》产生长短句的精辟诠释:“《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
二、《诗经》的空间结构分析
空间分实虚(即想象与现实)。空间结构就是通过虚实空间的转换来组织作品的一种文章结构,虚虚实实,正反变化,转接无象,然而又无不意脉贯通。由实入虚,开拓想象的空间。站在现实,却通过飞腾的想象引向过去、未来和想念的一方。通过这个想象的、梦境的空间的描绘,“延伸着人的现实世界,突出了人的理想期盼,曲折展示了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通过梦世界的创造,建立了特别的美的世界,留恋于这梦幻空花的天地,感觉恍惚幽渺的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性灵满足。”同时,以空间的转换来组织全篇,在结构上又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避免了叙述过于平直而带来的枯燥无趣。虚空间或作为现实的映衬,增加哀乐的落差、增加感情的浓度;或作为现实的补充,使现实空间里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完整、更加淋漓尽致。虚实空间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增加了诗的容量、感情的浓度,从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豳风·东山》是想象艺术的杰作,更是空间转换结构的高峰。通过战士回家途中的想象,将他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联想组成了四幅画面,一段饱经风霜的心路历程就在时空的不断转换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幅画面是刚离开军队东归路上,回想起风餐露宿的从军生活。第二幅画面是路过前线附近的村子,看见那“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的荒凉可怖,联想到家乡可能也是如此,又想到即便如此,也是“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因为那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只要我能回去,一定让他恢复从前的繁茂。第三幅画面是想到妻子接到我要回家的消息,一定正在“洒扫穹窒”,准备迎接我的归来,她干完活,坐着休息时,看着“蒸在栗薪”的“有敦瓜苦”,一定正露出甜蜜的微笑吧!第四幅画面是想象结婚时妻子的美丽,不禁更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妻子,“其新孔嘉,其旧如何?”不同时空的画面通过诗人浓烈的感情,有机地统摄起来,并置于同一平面,构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连环画页,生动地展现了他从军的艰辛、对家园和妻子细腻而深厚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建家园的信心。其内容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正是通过结构上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来实现的。
三、结语
周代文明是以“礼”为核心的,周礼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贵族阶级内部经常举行的一些礼典上,这是《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诗经》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其章句结构以个别字词的变换分章反复吟唱,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分段以三段体为主。这就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诗经》语篇上下文结构提供了词汇意义相近、逻辑次序相关、概念分类清晰的语义和认知理据。语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闻一多.诗经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