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之美——稻城亚丁

2014-04-29 23:11:52王寰
贡嘎山 2014年3期
关键词:香巴拉稻城亚丁

王寰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在川藏高原的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青藏高原的雪山深处,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隐秘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河流、金块、宝石、牛羊,和最清纯的空气,这个王国就叫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像这样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就被称为香格里拉。

而稻城亚丁,这个在前些年听起来并不算太响亮的名字,于我而言却有特殊的意义。

五年前,我从一本叫作《失落的地平线》的书中知道了香巴拉。书中描绘的香巴拉,有巍峨洁白的雪山、寧静澄澈的湖水、勤劳质朴的人民,仿若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我清楚地记得那种感觉——那是一种震撼,然后,开始魂牵梦绕的迷恋。生性喜欢原始质朴的事物,所以我要去的地方,总是远离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和富丽堂皇的场所。或许真的是从那一瞬开始,我决定全然不顾周遭质疑的目光,背上装满梦想的行囊,独自前往藏地,寻找书中的那片香巴拉。

五年后,我的足迹早已遍布整个康巴藏区,直到这个时候才彻底顿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处何方,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巴拉王国。

前些年,稻城亚丁与云南中甸相争谁才是正宗的香格里拉。这场争执以中甸干脆利落地改名叫香格里拉而告终。不过,现在看来,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世外桃源对于每个人而言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能安心处,便叫桃源。

多彩川西走廊带着灵魂一路向西

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鲜花和绿草辉映的草场,潺潺流淌的小溪,五光十色的海子古朴幽深,神峰戴冰雪冠冕,披白云哈达,卓然挺立,一尘不染——惊世骇俗的神韵让你不由得匍匐跪拜,将胸膛与大地贴近,把灵魂与天空相融。

稻城,稻城,念着念着就会有疯狂的执念。

藏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迫切地想去了解这个地方。在我去川藏之前,我就阅读了大量关于藏地、关于康巴藏族的图书,可是当我翻越折多山,真正抵达川藏时,我的心灵还是为之一颤。

寻找香巴拉的起点在成都,一路经过青衣江、二郎山,直到过了康定,在云雾里绕过折多山,浪漫就变成了晕眩,高尔寺山4412米、剪子弯山4659米、卡子拉山4700米。

在川藏线上的诸多大山里,折多算不上最高,不过它却是藏汉文化的分水岭。中国辽阔的康巴藏区东界就从此开始,折多以西称“关外”,以东便称“关内”。

从康定到稻城的路上,辽阔壮美的湿地草原风光绵延不绝。在宽敞的公路上,你总能看到骑着摩托车的藏民从你窗前呼啸而过,他们用围巾裹着口鼻,只露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天地间,任他独行。

从成都出发,次日中午时分方能到达理塘。这是一条三岔路的岔口,往西走是经巴塘进藏,往南走是稻城。傍晚,大约经过20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稻城。

从灯红酒绿的都市到满地经幡的藏地,一路雪山巍峨,蓝天映衬下,雪山越发的圣洁,摄人心魄。深深记得走在湖岸的高高山路上,俯瞰一湖蓝色如泪的碧水,如梦如幻般,云朵倒映在水面,汗水和泪水浸透着喜悦,让人单纯得像个孩子。

一路跋涉,到达稻城之时,夜幕已悄然而至。如果寻找一种颜色命名高原,可以是天空无限的蔚蓝,可以是德格印经院一层一层的白,也可以是随处可见的高原红;然而想要寻找一种味道命名藏区,那只能是无处不在的藏香了,它轻轻环绕着寺庙与人家,人们每天点燃,轻烟直上,连接着雪域与天堂。

当太阳最初的光芒吻上雪峰的额头,通体雪白的神山主峰镀上一层卧佛的金光。高阔的天空蓝得深远,几朵温厚的白云遥遥缀在天上。这让我想到“苍穹”,觉得此时再没有一个词可以这么准确地称呼这片天空。如果说高耸的山峰展现力量,那么这片天空就是在展现一种包容力。

金黄的野草稀疏地散在地上,向着远方蔓延开来,在某个转角,隐没在远处苍茫的苍山深处。窗外连绵不断的青山和草原上飞舞的彩蝶,映衬在蔚蓝的天空下,一层一层地渲染开去。草原上那美丽的格桑梅朵宛如委婉而悠扬的乡音,向着远方飞去。

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鹅黄色宽阔的牦牛坪草甸,被秋霜染黄的原始森林,高耸入云霄的皑皑雪山,潺潺流动的山泉……稻城的天蓝得那么干净、纯粹,像高原清澈的湖泊般让人沉醉。郁郁葱葱的冲古草坪,成群的牦牛正深埋着头,品尝着碧绿的青草。宏伟的寺庙和成林的佛塔以及那多彩的经幡,让稻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去稻城等待一场冰雪日出

八月末的稻城,青稞早已收割完毕,青稞垛规矩地排列在田里。傍河的河水漫过了河滩上的丛林,它像一条巨龙一样蜿蜒着围绕着稻城县城,走向远方。稻城的广场依然热闹非常,转经的老者、磕长头的虔诚者、小贩和背着单反相机的游客,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辨别着天堂的颜色。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白雪皑皑,白茫茫的雾气绵延到山脚蓦然露出葱绿,如果说它像一张地毯显得狭隘生硬,但那片绿确实如一片铺天盖地的地毯一般席卷至身前。

傍河与色拉是拍摄黄杨林与红草滩的最佳地点,尽管稻城步步皆美景,但此处的色彩对比度无疑是最鲜明的,赶上晴天的话,黄昏和日初时分的景色令人激动,蓝天、白云、黄杨、红草、雪山、绿水,美不胜收。

高原的夜晚来得特别早。窗外,是一座座大山,山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层层叠叠的云幕将落日掩在身后,唯留下淡淡的鹅黄光晕。像一幅囊括天地的淡彩水墨画。云幕滚滚下的仙乃日主峰如黛,好似沉睡的远古上神,神秘庄严。

牛奶海在央迈勇的山坳里,呈扇贝形,中间是碧蓝的雪水,周边则是一圈乳白色环绕,这圈乳白色大致就是牛奶海名称的由来。近岸边的水略有些黑色,下面都是远久植物的沉积,往里面是浅绿色的一带,再深处便是碧蓝色的水面,蓝得透亮。海子微微有些流动,阳光透过云层在上面不停地掠过,于是它也如宝石般变幻着光彩,时而黯然,时而耀眼,时而又飘忽不定。

回望牛奶海,就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山之中。不得不揉了揉眼睛,以再次确信没有出现错觉,细细观赏这块美玉,不禁发出惊叹声。它像一块魔镜般变幻着颜色,镜子上方就是仙乃日主峰,不知五色海是否就是她梳妆的地方。

一个人的心灵能走多远多高,来到海子山,你会明白,你已将心灵贴近天空,像你前方的苍鹰,周围的盘羊、鹿、麂、野兔、蛙獭……和你脚下摇曳的细花小草。你孤独,但骄傲、尊严。

如果我在稻城遇到你,我一定带你去塔公草原,感受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的爱情;如果我在稻城遇到你,我一定带你去漫步兴伊措,手牵着手来一场舒适的旅行;如果我在稻城遇到你,我一定带你去红草地,在小溪边沐浴高原阳光,享受一个暖暖的晨曦……稻城,若有一天,我们相遇,必定于此共享零距离的好时光。喧嚣尘世,我们恬静的世界。

有些疲惫的黄昏,在稻城客栈的咖啡厅里看那一抹渐渐泛红的晚霞,阅读一本罕见而又陈旧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作品集。一如泸沽湖,一条织满了阳光的夏日蓝裙。一寸一寸,时间赋予的触目惊心的结痂。

洗去旧时光:转山转水转佛塔

去稻城亚丁,随处都是美景。沿路经过冲古寺、络绒牛场,脚步一步一步挪近,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一点点显现出来,它们都是守护亚丁藏民的神山,藏民们说,若能够朝拜3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

远远近近那些朝圣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口中低诵经文,眼里闪出质朴的光,他们在向神山参拜,向苍天和大地祈祷,祈求健康,祷告幸福。

转山转湖转寺转佛塔转经筒,似乎只要与神灵有关的东西,藏族人都会用“转”这种方式拜谒,大概是生死轮回观念的另一种呈现。

什么是高原?高原不仅仅是一条路,高原不仅仅是一种地貌。高原,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个季节的川西高原总是伴随着最灿烂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格桑花。夕阳西下的时候,远远的便能听到起伏不绝的酒歌,放牧人的黑帐篷上升起缕缕炊烟。这个季节的稻城亚丁,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山水画。

高原,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在这里,人的灵魂得到救赎,心灵得到洗礼。闭上眼,你仿佛化作一粒沙,在空中随风飞扬。

在川藏行走,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磕长头的信徒,他们一路走,一路朝拜,他们的身上很脏,但是他们的心灵却很干净。他们在用生命追寻他们的信仰,我也要用我的生命去书写我的故事。

如果你想记住一个人,就去藏地;如果你想忘记一个人,就去藏地。藏地,总有种力量教你重新出发。

猜你喜欢
香巴拉稻城亚丁
《寻梦香巴拉》节选
香格里拉(2023年2期)2024-01-04 05:37:10
《寻梦香巴拉》节选
香格里拉(2023年1期)2024-01-04 02:48:24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香巴拉之约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06
乔亚丁国画作品选
火花(2019年1期)2019-02-23 05:14:10
稻城四色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58
走进香巴拉
民族音乐(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8
最后的香格里拉
——稻城
赵津摄影作品 稻城亚丁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