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保险公司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4-04-29 00:44:03南沈卫
中外企业文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偿付能力保险市场保险业

【文章摘要】

中国保险市场在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特别是1980年恢复营业以来,我国保险业无论是在主体与队伍建设、业务规模、保险中介、保险监管与法规建设,还是保险教育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尽管如此,我国保险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

偿付能力;保费;保险市场

从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结构看,组成保险市场主体的企业主要有三类,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区域性保险公司和外资公司。 目前的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垄断型的市场,按照实力大小 可以将所有保险公司分为三大梯队。另外还包括保险从业人员队伍状况,保险公司的监管、偿付能力和资金的运用都是制约都是制约保险公司发展的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则是以中国人保为代表的国有保险公司,其发展较早而占据当前主要的市场份额。

第二梯队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其在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的扩大。

第三梯队主要为其他的一些小型的保险公司,如中华联合财险、泰康、新华、大众等一些国有或区域性的股份公司。

近年来一些中资保险企业增长速度很快,例如有的保险公司业务年增长200%,而有的大保险公司业务一度下滑,各阶段的机构变化情况很不相同。由完全垄断国内保险向竞争国际发展国内保险开始出现竞争格局。所以业务承保局限性导致了各保险公司不均衡的发展格局。

2 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状况

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从最初的3941人发展到现在近 180万人,增长了450多倍。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较大的提高。总体看来,新设公司和外资公司的人员素质要好于老保险公司,但老保险公司的人员素质也在不断快速提高。

尽管如此,我国保险从业人员队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核心人才缺乏。以在保险中的精算为例,保险公司对该类人才非常渴求的地步;其次是能懂得国际惯例的人才的紧缺。随着保险行业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对保险国际运营的规则的缺乏导致对该类人才急剧缺乏;最后为高素质的保险销售人员的紧缺。我国保险业务人员素质整体偏低,而无法为客户量身定做保险业务。

2.1 盈利风险。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保险业盈利风险主要是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降低和承保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两个方面引起的。从资金运用情况看,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主要源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使保险资金运用收益得不到保证。 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降低,给受托管理的保险公司资产带来较大的损失,迫使保险公司提取大额的坏账准备金,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从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经营看,当前由于受费率下降、手续费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保险3.2 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业的基本能力,是体现保险业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机制的基础。充足的偿付能力对于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前,在保险业快速发展、保费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影响和决定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除了盈利能力外,还包括保险公司资本金状况和现金流状况两个方面。

从保险公司资本金状况看,尽管我国前三位的保险公司通过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偿付能力明显提升,但总体上我国保险业资本金投人不足、资本金规模与保险业务规模不匹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不强等原因,资本金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增加和充实,其快速扩张的业务规模得不到资本金的有效支撑,从而影响到偿付能力的保证。在承保利润率不断摊薄的情况下,为实现企业的规模利润,保险公司为扩大企业的保费规模,更加剧了保险行业的激烈竞争。而由此带来的是保险费率以及手续费的循环式下降

为了保证和提高保险公司的利润,保险公司必须要想尽办法扩大保费的规模,所以保险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导致产生保险费率下降和手续费上升的现象,使保险公司的利润有所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即使业务规模巨大也难以补充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影响保险公司补偿能力的提升。

2.2 从保险公司现金流角度来讲,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不少的保险公司将承保条件降低,例如费率的降低,而返还比率却在不断提升等,这样保险公司承保单位收到的报废数量就没有原来那么多了;又比如,接受客户迟缴保费等条件承保,这样应收保费就变得更多了。除此以外,降低承保条件,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出现现金流减少,或者是现金流中断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3保险市场准入条件继续降低。 随着我国入世保护期的结束,外资保险公司条件已经成熟,使国内保险市场的准入条件不断放宽。保险市场准入条件的降低和保险业经营资源要素供给增长的缓慢,必然导致保险要素的相对稀缺,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局部市场非理性竞争不断加剧。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在产品结构、经营模式、市场战略高度趋同的情况下,保险市场的非理性竞争在近几年不仅没有得到根治,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出现扩张的态势。

2.4保险市场有待规范。部分保险公司没有按照市场规范进行操作,违背了保险行业需要遵守的诚信原则,存在欺诈和违反保险法规的现象,使投保人的切身利益被损害了。尽管我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保险监管部门,但是监管力度不够,许多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保险市场应将投保者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进行操作,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突出反映在;一是保险主体在竞争能力方面不夠强,在融人国际保险市场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起步;二是保险险种少,覆盖面不广,不能很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了保险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三是服务质量差,服务水平低;四是现有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弱,巨灾补偿准备金积累不足。总之,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空间与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没有保持同步。这表明,我国保险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机遇还很多。

【参考文献】

[1]王银成.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袁成.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南沈卫、女、满族、1967、籍贯:辽宁省大连市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猜你喜欢
偿付能力保险市场保险业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8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妇女生活(2019年6期)2019-06-26 02:56:50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上海商业(2018年6期)2018-07-05 09:48:16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2
基于保险赔付模型的财险业海洋灾害偿付能力测算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35
百慕大保险市场结构研究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
农村女性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扩展
河北省保险市场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