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
缺乏汽车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
1949年3月,解放军进京,毛泽东以军委主席身份在西苑机场检阅解放军,检阅时乘坐的是一辆美国军用敞篷吉普车,身形高大的毛泽东站在驾驶员右侧,身后的警卫员只好紧贴着他,一条腿还只能伸到毛泽东前边,显得很不严肃。
斯大林看到毛泽东乘坐美国吉普车进入北京城的照片时,考虑到美式吉普带来的政治联想,马上决定赠送给当时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一人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前苏联吉斯轿车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辆,其档次相当于德国迈巴赫或英国的劳斯莱斯。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所用的车正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0,此后又有10多辆各型吉斯车陆续进入中国。毛泽东一直乘坐的是一辆吉斯—115防弹轿车,车里没有空调,为保证安全,又不能随意打开车窗,毛泽东爱出汗,服务人员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盛冰块的水盆降温,毛泽东希望能早一天坐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
1958年2月,毛泽东视察长春一汽,再次提出希望坐“自己的小轿车”。当时,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超英赶美”的口号响遍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热情都很高。一汽全厂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组建了轿车生产突击队,赶制轿车。
制造轿车,一汽堪称“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有的工人把行李都搬到车间,通过借鉴外国汽车边做边学。发动机学的是德国“奔驰-190”型,底盘学的是法国“西姆卡”的基本结构,变速箱是一汽自己的三挡机械变速器,各种钣金件、车身成型件,几乎全靠手工制作。整车最高时速可达128公里,百公里耗油9升,一共6座,上半截银灰色,下半截紫红色,最显眼的是发动机罩前上方有银色小龙装饰,车身侧面镶嵌了毛体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
当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毛泽东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试坐新车。新车的车名也取自主席语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定名为“东风”,寓意社会主义必胜。据说当时“东风”开过的地方,群众欢呼鼓掌,一路都是绿灯,可以直接开进中南海。
以美国“克莱斯勒”为蓝本的“红旗”正式诞生
不过,东风轿车太小,不适合首长们乘坐,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前苏联中断了其高级轿车零部件供应,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东风”的基础上,一汽受命开始研制更高级的元首用车。中央领导纷纷把自己的用车赠送给一汽做样车,周总理送的是法国“雷诺”,朱德委员长送的是捷克产的“斯柯达”,陈毅副总理送的是“奔驰600”。
1958年7月,新车试制成功,“起东风”紧接着就要“展红旗”,于是这辆车就被命名为“红旗”,型号CA-72。
当年9月19日,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到长春一汽视察,问当时的厂长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饶斌答:“比伏尔加高级。”“比吉姆呢?”“比吉姆高级。”当时的苏联轿车最好的是吉斯,次之是吉姆,最后是伏尔加。邓小平听到回答很高兴,说:“噢,比吉姆还高级,你们可以多生产。现在石油很紧张,可不可以烧酒精?只要不烧茅台就行!”这句邓式幽默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国庆大典,红旗检阅车一“阅”成名
1959年9月中旬,一汽锻造车间主任陈子良受命向北京移送33辆CA-72型红旗车和2辆敞篷检阅车。检阅车是CA-72的改型,只是拆掉了顶盖,中隔墙装上了供检阅人专用的扶手。35辆红旗轿车运送到北京首都汽车公司,一字排开,场面极为壮观。
到了北京后,还要进行路况测试,一汽送车的几十位司机开着这列红旗车队在北京大街上“兜风”,分别跑了东西长安街、八达岭、十三陵、香山和卢沟桥等处,一时成为轰动北京城的新闻。
当年9月29日下午,一汽举办车辆交接仪式,车辆整齐地停放在人民大会堂出口处左右两侧。车有7种颜色,在内饰上也有一些不同,中央首长的秘书们按照领导喜好挑选车辆,选定后,只是从笔记本上撕下一片纸,打个白条——“某某办公室收到红旗一辆”。彭真、李富春、李先念、贺龙、聂荣臻、叶剑英、薄一波、习仲勋、杨尚昆、吕正操、林枫、杨勇和章汉夫等中央首長都领到了新车。
两天后就是10月1日,红旗检阅车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担任阅兵司令,着一身元帅服,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陪同,分乘两辆红旗检阅车,缓缓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南侧和东长安街,检阅陆海空三军。红旗检阅车一举成名,CA-72累计生产了200多辆。
从东风轿车到红旗CA-72、CA-770、CA-722、三门加长车,红旗车一步一步强化它元首用车的高端官车形象,走到了它的顶峰。但这种定位,也使红旗车的市场集中在狭小的群体中,红旗越是集中资源提升档次,离普通民众就越远。慢慢地,红旗车品牌中曾引以自豪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了。改革开放后,更经济、更新潮的外国车来了。
1984年、1999年,红旗车多次成为国庆检阅专车。检阅车再次强化了红旗的元首官车形象,但对于红旗占有民间乘用车市场的实际作用并不明显。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