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怎样选出“成熟”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呢?1989年5月31日,在征得陈云、李先念同意后,邓小平找李鹏、姚依林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这次谈话中他讲了五条标准。
选改革者 邓小平说:“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要使人民感到面貌一新,感到是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班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这是向人民亮相啊!人民是看实际的。”邓小平指出:“有一个新的改革的面貌,是确定新班子成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是九分九,而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看到这个大局。”
选开放者 邓小平指出:“一个好班子,搞改革開放的班子,就要明白地做几件开放的事情。凡是遇到机会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体现改革开放,大开放。”邓小平强调选开放者是因为开放才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
选实干者 实干兴邦,威信来自干实事、干成实事。邓小平说:“新的领导机构应该做几件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大家看。三个月内,半年内,形象就可以树立起来了。”他还交待说:“新的领导班子一经建立了威信,我坚决退出,不干扰你们的事。”
选公认者 邓小平说:“我诚恳地希望,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政治家的风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公认,邓小平强调:“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他提出四条原则:一要在改革开放方面做出实绩。二要在四项基本原则方面坚定不移。三要在反腐败方面动真格的。四要在团结方面不搞小圈子。
选人“三要” 一是“要抛弃一切成见,寻找人民相信是坚持改革路线的人”。二是“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三是“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