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珍
摘 要: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一直以来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本文认为,在“走转改”活动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也要改一下文风,以突出新闻价值,增强贴近性与可看性。文章通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突破僵化模式”、“直播状态下新闻编排要服从于时效”、“编排方式灵活能促使传播效果更佳”三个层面的分析,对电视新闻如何改进编排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台;电视新闻编排;改文风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37-02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已形成了一个固有模式,特别是部分城市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编排更是缺乏灵活性,平时就是以领导职位高低排排座次。在“走转改”活动中,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也要改一下文风,以突出新闻价值,增强贴近性与可看性。
一、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突破僵化模式
长期以来,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特别是时政新闻节目的编排始终采取一种僵化的模式,一般分为三个板块,即领导活动和会议、主题报道或小专栏、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新闻与社会新闻。在全媒体时代,这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模式的局限性已日渐显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何,是否适合受众心理,编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的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接受心理已发生很大变化。流于形式的报道,落入俗套的编排,他们已不再会有什么兴趣。只有采取及时性、交融性、随意性、互动性的编排,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对时效的需求、对真实的需求。
要变被动编排为主动编排,杜绝有什么稿就编什么稿的现象,不断强化编辑的组稿功能,突出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作用。改革电视新闻编排的僵化模式,目的是为了实现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当时政报道更务实、经济报道更贴近、民生新闻更鲜活、社会新闻更好看、整档新闻节目的编排更科学时,城市台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就会更高。近段时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改变了以前的编排惯例,领导活动与会议的时段、时长等已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并且根据某条报道的新闻价值来决定是否上提要。按照以前的编排套路,负面新闻一般都是放在新闻节目的最后部分,但“2013年1月10日晚,《新闻联播》将央视记者在长沙采访遭到围殴的新闻在开头的提要部分中播出,1月12日《新闻联播》将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作为头条播出,还配发评论和新闻背景,形成将近10分钟的特稿板块。以往轻描淡写的负面新闻能够作为《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并且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这些引人注目的调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观,更充分体现了传播理念的深层次变化。[1]”城市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僵化的编排模式必须打破,并从实际出发对编辑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有论者认为:“广播电视的媒介价值是多维度构成的。如果只强调某一个维度,媒介的价值实现就会由理想的立体化而逐渐单一化、平面化,由此必然会引发受众的心理排斥、逆反和受众的流失,传播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2]”当前,城市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编排,要不断根据观众收视心理的变化去作调整。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实际上就是编辑对新闻信息内容的筛选和整理,以期限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因此,编辑在编排时要充分考虑观众对这些信息的接受程度如何,他们会对哪条新闻最关心,哪条新闻应该放在前面。只有在编排上也“三贴近”,才能吸引住更多的观众长期收看你的新闻节目。
二、直播状态下新闻编排要服从于时效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则是新闻主要竞争手段。在电视新闻的直播中,有时一条新闻片如果能提早播出几分钟,就能争得首发权。电视直播新闻节目的编辑有时为了抢一条新闻的时效,也可以打破常用的编排模式,让编排首先服从于时效。以前,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只是一门处理“顺时序版面”的艺术;现在,电视新闻节目演播室直播已经很普遍,现场直播也常态化,新闻单片随拍、随剪、随审、随发的现象,已改变了电视新闻采用线性编排的惯例。实行随时插播和直播,能确保重要新闻和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播出时效。
以绍兴市为例,每台电视机能选择几十个频道收看电视节目,观众可以随时用手中的遥控器变换频道,因此新闻播报的时效性非常重要。面对相同的新闻源,谁反应最迅捷,谁在第一时间把新闻传播到受众那里,谁就能先声夺人。为了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时效,现在有的城市电视台还采用了演播室直播与现场直播相结合的多种报道方式,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更加灵活多样。特别是那种多元化、复合型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形态,较多地反映出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现场性、时效性和纪实性。
电视新闻从表面上看是通过电视终端播发的新闻,但现在的采编播手段已不再仅限于电视技术了,而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如屏幕上走字幕、主持人口播,或记者用智能手机进行微信、微博等方式的微型化直播。而在现场录制完成送到演播室的片子,由主持人说一句“下面播送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后就能进行插播;卫星车已在新闻现场的,可以与演播室进行连线直播“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这种电视新闻节目播出顺序首先服从时效的做法,现在已成为许多电视台在演播室直播状态下新闻节目编排的常用手段。在追求時效的插播中,也需要考虑整档节目的结构不至于遭到大的破坏。由于优化组合是阐述新闻之间联系的有效手段和编排技巧,所以插播时要注意前后条新闻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观众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新闻传播的效果也会更好。
说到底,任何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都不可能会是杂乱无章的拼凑和随意的组合,而应该是秩序、特色、思想、风格的综合体现。对此,直播状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也不能忽视。
不同的新闻单片题材、内容与形式都有差别,但也有相似之处。直播状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在确保时效的前提下,对这些新闻单片如何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也很有讲究。除了主次编排、对比编排外,还可以采取其它两种编排方式,即配合编排和穿插编排。所谓配合编排,就是在播报主要新闻的同时,将与稿件相关的同类新闻、新闻背景等作为资料播报,并加入对此类事件的多方评论,提高新闻的说明力;所谓穿插编排,就是在编排时更讲究新闻的错落有致,连续发布长消息容易使观众倦怠,适时加入短消息则可以实行有效缓解。具体操作时,应将长消息、短消息和主持人的串联词进行合理搭配,从而使新闻的播报节奏更加明快。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新闻资讯化已成为实现新闻传媒告知功能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时也应该突出这一点。
三、编排方式灵活能促使传播效果更佳
电视新闻编辑在编排节目时要有强烈的受众意识,观众喜欢的灵活编排方式,能使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更佳。在新闻节目编排的整个流程中,编辑要变被动编排为主动编排,经常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记者去采访有价值的新闻稿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和日益激烈的收视市场竞争中,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寄予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只有在内容、形式、内涵等方面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编排时,头条新闻也要选择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可以反映当天新闻的重点、电视新闻所要弘扬的主题,并进而影响观众的思维。因此,编辑在选择头条新闻时要及时了解社会动向、把握舆论导向,同时掌握观众的心理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项创造性工作,编排得当,可以为整档节目增色;科学的排列组合,能反映出编辑的新闻意识和文风。编辑在编排电视新闻节目时,既要站在全局高度,又要考虑受众心愿,善于把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点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结合起来。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也要讲究贴近性, “受众的求近心理指的是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3]。把与普通百姓生产生活关联度大的新闻编排在整档新闻节目的前面,就附合这个原则。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否科学合理,对收视率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从事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的人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只有创新编辑思路,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才能编排出更具个性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在把好导向关、政策关、图文关、节目整体关的同时,还要突出电视特性,利用电视媒体的多种视听符号,对电视新闻进行再加工、再挖掘。编辑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立足全局取材,通过具体编排来突出新闻重点。对于一档在固定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如果能把它编排得张弛有度、顺序鲜明、节奏活泼、衔接自然,那么就会进一步激发起观众的收视兴趣,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要符合内容传播需要,适应受众收看心理,展示媒体自身特色,既要有章可循,又不能墨守成规。在“走转改”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编辑首先应该在编辑意图上求新求变,摒弃原有的那种只是把稿件和片子串在一起的做法,而是要更多地去考虑能否取得最佳的收视效果,从而使电视新闻的编排更加活泼,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新闻节目的编排更离不开地域特色、所在频道的定位、节目系统的整体目标、整体设计等。只有充分利用本土化、个性化的节目内容,科学、合理、富有创新地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编排,才能在激烈的收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要把改文风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超越自我,精心研究观众收视心理,找准自身定位与优势,使电视新闻节目通过灵活多样的编排后,能为更多的观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1] 史安斌.“改文风”与国家电视台的媒体责任[J].电视研究,2013(5).
[2] 方毅华.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8-11-24.
[3] 程鹏.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