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美华
摘 要: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深入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要想保持收视的主导地位,保持强大的传播功能,电视新闻编辑就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节目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创新意识、组织采编、画面判断处理、文字稿撰写修改、按语和编后评论等几个方面论述问题,探讨其工作职责的。
关键词:新闻编辑;职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27-02
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决定了他所承擔的重大责任,为业内人士称之为媒体的“头脑”或“守门人”。电视新闻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选编、审阅、编排、文字稿加工修改等。他所担负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计划的制定、报道构思的确立、编辑画面、编辑文字和制作播出。电视新闻工作对电视编辑的素质要求很高,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以及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是非判断能力。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要通过自己的特殊的创新性劳动,把自己得到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和新闻成品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规律,使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编辑的这个劳动过程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意图,也包含了他们对事件的是非判断价值。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能够这样说,电视编辑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魂”。
一、编辑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新闻的创新工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诸家媒体,各以自己的优势,方便、快捷地传递着多种新闻信息,使人目不暇接。为了使电视新闻信息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吸引广大读者和观众,编辑要由过去的“把关意识”进入到“创作”思路上来。创新,它是新闻媒体工作的灵魂,也更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作为新闻编辑,你有没有创新精神,能不能在现有的标准上进行突破,这是衡量一个编辑平庸和优秀的试金石,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
运用形象思维,增强电视的可视性、可感性,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之一。《六年冠军梦,圆梦在津门》是1985年的中国电视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之一。这篇作品用形象叙事、用想象表达情绪、感觉,使电视新闻有极强的可视性和可感性。全篇报道除导语外,信息全部展现于现场景象和现场同期声。伴随着现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员激动地挤压在一起,相拥而泣;教练蔡振华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热泪盈眶地接受记者的采访;主力队员动情地回答记者的提问;队员们亲吻斯韦思林杯;五星红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新闻报道在现场一气呵成,视听语言酣畅淋漓。这一切都借助于编辑熟练地驾驭直观形象思维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可感知的思想内涵。
二、编辑要从整个新闻节目出发,组织好整体的新闻采编
电视新闻编辑同报纸、杂志的编辑一样,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时常考虑的是如何集结稿件,如何组织连续性报道和战役性报道。这些报道包括制定采访方案、开办新闻栏目、策划采访路线、组织拍摄人员,以及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采访与播出。有时候还要动员观众对当前群众反应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议论和评判,以提高观众的明辨力和认识的深刻性。编辑和记者、通讯员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经常沟通,相互联系,经常向记者、通讯员提出采稿要求,通报发稿信息,必要时还应该组织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具体指导他们的新闻采写工作,提高撰稿的能力与水平。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宣传合力,办出有影响的电视栏目。
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重大的宣传任务来临时,善于协调有技术骨干和摄录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为电视台提供稿源,办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常看常新的节目来。
例如2009年冬季,商丘地区的小麦普遍干旱,市委市政府要求商丘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全力以赴报道抗旱浇麦的内容。新闻栏目编辑接到上级的通知后,连夜拟定报道计划,给一线采访记者分工包片,联手对农栏目和各县电视台的新闻部,协同作战,打一场抗旱救灾的人民战争。同时编辑还及时与相关部门、单位、社会人士及普通群众进行协调沟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由于编辑的努力,这次战役性报道,从报道计划到组织采访,从编辑制作到节目播出,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三、编辑要有对画面的判断处理能力,有操作电子编辑机的技能
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记者采访来的画面进行选择、剪辑、组合等处理的技术工作者,被称之为电视画面编辑。它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画面编辑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叙述事实,表达主题的需要,判别取舍素材镜头,并按照剪辑的法则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辅之以制作手段和技巧,形成新闻的结构、层次和节奏,形成形象化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画面绝不是某种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机械复制,而是记者有选择的录来,再经编辑分析判断之后有主观意识地对事实内容的择取和对具体素材的筛选。如1996年度获得一等奖的短新闻的标题是《朱卡嘉没有走》。这条新闻报道的是慰问高速公路建设者文艺晚会的普通会议,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独幕舞剧《路魂》,描写的是为修路献出生命的朱卡嘉的故事。演出结束后人们把英雄的母亲簇拥到台上,就在这时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扮演朱卡嘉的舞蹈演员情不自禁地跪倒在英雄的母亲面前,连叩响头,令全场观众为之动容。编辑看到这些素材,眼前为之一亮,根据他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几乎是全部选用了这组画面。
四、编辑要有能力修改记者的文字稿和撰写、修改新闻标题
有些摄像记者为了强调镜头的重要性,说什么电视是靠画面语言来说明问题的,片面强调画面的表现力,轻视文字解说的重要作用。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错误的。
事实上,无论是记者或编辑都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做支持。特别是电视编辑,不仅要有熟练地撰写、修改、加工各种新闻文字稿的能力,而且还要有熟练撰写、修改新闻标题的水平。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解说词,在新闻作品中,它是传达新闻事实的语言符号。解说词是画面形象的补充和深化,而不是画面的重复和解释。解说词的功能一方面是叙述新闻的事实,另一方面是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材料。新闻编辑在修改记者、通讯员的文字稿时,一是要修改文中的错别字,二是要修改词不达意的词语和带病的句子,三是要修改和调整文章的篇章结构,处理好上下文的关系。同时,处理文字稿时,特别要注意解说词不能按照报纸新闻稿的写法去写,要克服声话两张皮的现象,使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融为一体,实现最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常言说:题好一半之。好标题是新闻主题的浓缩和集中。好标题能够抓人耳目,使人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欲望。有不少记者常常不重视标题的写作,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时,编辑就要重新撰写或修改标题,言简意赅地以最简练的文字提炼出最好的标题。
五、编辑在发现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时,要会写编后评论和按语
电视编辑要有新闻敏感,对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里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念、或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新闻,要及时配以“编后语”和“编者的话”,以加深新闻节目的思想深度。编辑能不能撰写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也是衡量其新闻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2013年7月20日上海東方卫视台播出了《上海市委请四位基层工作者上课》的新闻,编辑在后面加了《请基层领导上课好!》的评论:请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同志走上讲台“传经送宝”,而台下虚心听课的全是市委主要领导。这样的课程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其折射出了上海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个短评既肯定了上海市委群众工作思路的创新,又肯定了他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编者的话”通常是写在新闻的前面,对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加以概括,提示给观众,让观众给予高度重视。这在电视新闻中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商丘广播电视台在转播了《上海市委请四位基层工作者上课》的新闻后,编辑在前面加了这样的按语:7月19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会场走进来四位基层工作者,他们以自己多年来在一线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感悟,为全体主要领导上了生动的一课。这节课别具一格,新鲜感人,反映了上海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真实风貌。
参考文献:
[1] 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 丁海宴.电视艺术的观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 张丽,孟群.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