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投降的之前,日本大本营主战派秘密制定了一个“总决战”计划,其内容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放弃华南:如盟军在广州湾一带登陆,日军即首先毁灭广州,并沿粤汉路退守衡阳,在衡阳进行小规模会战;二、放弃江浙两地:将京沪杭三角地带内一切建筑物全部毁灭,并计划于上海、南京、杭州进行较大规模会战。俟江南精华地区完全毁灭后,即由京沪铁路转津浦路扼守徐州;三、放弃华中:衡阳会战后,于长沙再进行小规模会战,然后撤至武汉,并将武汉彻底破坏后退守郑州。
第二阶段,从事本土及中国黄河以南之防御战,但并非决战,拟分两个步骤进行:一、英美陆军于完成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之占领后,必将派大批海军向日本本土进行登陆,日海军将以自殺式攻击向英美舰队反击。但预计英美海军必能于遭受攻击后继续完成登陆任务。故第二阶段中的本土防御战以海上防御战为主。二、在徐州与郑州两地准备作大规模会战之后,即撤向黄河以北。
第三阶段,乃最后决战之阶段,亦即日本、满洲、朝鲜的整个毁灭阶段。在第三阶段进行激烈作战时,日、本军方甚至准备停止朝鲜及本土的海运,以全力备战。一、全力保卫东京,以自杀战术普遍阻抗盟军的前进、但日本必将因此遭到美机滥炸。因此,日本整个岛屿建筑将遭毁灭,惟战至东京沦陷后,立即向盟国提出无条件投降,本土战事至可告一段落。二、中国东北三省与朝鲜现有日军100个师团以上,其中以关东军为主力,完全可以用于固守华北和朝鲜。在东京宣告投降后,朝鲜与华北等地日军仍可继续作战,必须战至全部灭亡为止。故真正的大决战,是在中国的东北和朝鲜。最后全部战死,不留一兵一卒。三、如果东三省与朝鲜两地被盟军攻占,日军全部毁灭后,日本本土可利用盟国间相互的矛盾,故日本仍不至亡国,并可保持此次决战的“光荣传统”,在未来数十年或百年之后,仍可自强独立于东亚。摘自《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