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失独妈妈再生双胞胎,为了孩子不敢老去

2014-04-29 00:44珉靖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4年4期
关键词:慧慧丈夫女儿

珉靖

59岁时,女儿因意外离世,60岁时,她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作为全国最高龄产妇,她将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一生的骄傲突然消失

2014年1月,64岁的盛海琳结束在外讲课回到合肥,刚迈出机场,两个三四岁模样的小丫头便朝她飞奔过来。这是对双胞胎,大的叫智智,小的叫慧慧,水汪汪的大眼睛、嫩萌嫩萌的模样。小丫头们的可爱,让盛海琳早已按捺不住思念,把她们紧紧地箍在怀里。“妈妈,我们都等着你回来过春节呢!”两个娃娃的一声“妈妈”,把盛海琳的回忆拉到5年前的那个春节……

2009年正月初六,合肥的上空还萦绕着春节的喜庆氛围。盛海琳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喧闹中显得格外刺耳。电话是女儿婆家打来的,对方告诉盛海琳,他们的女儿婷婷在池州出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让他们夫妇俩赶紧到池州来。

车祸?女儿和女婿刚刚新婚4个月啊!他们才离开合肥,怎么就发生车祸了?忐忑不安的盛海琳和丈夫匆匆踏上了前往池州的路。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盛海琳和丈夫终于见到了女儿,可是女儿已离他们而去。原来,女儿女婿在池州因为煤气中毒离开人世,亲家为了稳住盛海琳夫妇的情绪,故意对他们说女儿发生了车祸。

盛海琳一把抱住女儿婷婷的遗体大哭:“女儿啊,你走了谁给我们养老送终!”

婷婷是盛海琳30岁那年生下的孩子。为了培养女儿,盛海琳夫妇对婷婷几乎是有求必应。1987年,当很多人还买不起钢琴的时候,盛海琳夫妇为了培养女儿的音乐兴趣,不惜花费5000元为女儿买了一架钢琴。从工作到学习、再到生活,盛海琳夫妇对婷婷费尽了心血,这一切却因为这次意外而化为乌有。

失去爱女,这个家一步步走向危机的边缘。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盛海琳一次次地哭晕过去,她甚至不得不依靠吸氧度日。而丈夫也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常常是半夜偷偷起来一个人在客厅借酒浇愁。

这个家整个变成了灰色,而盛海琳巴不得赶紧有一个孩子能天天抱着、搂着,好把自己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出去。她萌生了收养一个孩子的想法。老两口给全国各地的福利院打电话,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孩子。有一天盛海琳突发奇想,抱养孩子不如自己再生一个!

6旬老太创生命奇迹

“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姐姐很乖哦,我也很乖。”慧慧缠着盛海琳,小嘴在她脸上不停地亲着,智智见状,也不甘示弱地缠了过来。虽然是双胞胎,丫头们的性格却有明显的区别,智智是姐姐,仿佛就多了一份沉稳,而慧慧这个调皮蛋,总是生怕被妈妈忽略了一般,闹腾得很。

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盛海琳再一次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为这两个女儿所吃的苦,仿佛也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变成了再为人母的甜蜜负担。

自从萌生了再生孩子的想法之后,盛海琳知道单靠自己的身体,是无法完成再孕的。曾经是解放军104医院院长的她,把希望寄托在试管婴儿技术上。尽管当时试管婴儿已经普及,但作为内行的盛海琳深知成功率并不高,再加上自己已经60岁,身体机能根本不允许冒险。但盛海琳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尝试。北京、上海、南京、青岛……但凡国内稍有名气的生殖中心,她都跑过。可是专家一听说一个60岁、绝经多年的老太太想做试管婴儿,都一口拒绝了。

南京的一位专家还苦口婆心地劝盛海琳:“曾经有一位52岁的老太太进行过试管婴儿手术,并且成功怀孕了。但是怀孕仅两个月她就找到我们,要求我们把孩子拿掉,因为她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你的年龄比她还大,面对的问题可能会更多,有些可能你真的承受不了。”抱定决心的盛海琳却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试一试。

无奈之下,盛海琳回到家乡,找到解放军某医院生殖中心的医生,在说明情况后,医生被老太太的执著和勇气感动,同意试一试。盛海琳心里清楚,医生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试一试”,却很可能需要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盛海琳说服医生之后,还需要得到丈夫的支持。可是当她提出这个想法就被丈夫拒绝了:“我身体一直不好,活不长,就是孩子生下来了,我也看不到长大。”盛海琳也知道,刚经历了丧女之痛,如今让年过6旬、已入暮年的丈夫从头再来,抚养孩子,确实难以接受。

为了让丈夫改变想法,盛海琳不止一次地做丈夫工作,可是丈夫都不愿意。在一次次说服无果之后,盛海琳“扑通”一下跪在丈夫面前,恳请丈夫:“只要你戒3个月的酒,如果试管婴儿一次不成功,我也就死心了。你就满足我这个愿望吧。”

没有人比丈夫更了解盛海琳,倔强的她从不轻易屈服,下跪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再有个孩子呢?盛海琳的这一跪,让丈夫的心立刻软了下来,他含泪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从那一天起,盛海琳开始积极准备。按照医生的要求,盛海琳每天打针吃药,调理身体,3个月后,盛海琳的各项身体机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2009年10月13日,三枚受精卵被移植进盛海琳体内,其中一枚受精卵自动流产,两枚受精卵成功存活。在这之后,盛海琳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妊娠期问题,从呕吐到妊娠期毒血症,从反酸到浮肿,怀孕期间,盛海琳几乎没有一天是轻松的。

盛海琳在家让毫无医学基础的丈夫给自己打保胎针。保胎针是油性的黄体酮,没有一点经验的丈夫,根本控制不好力度,他几乎是用尽全力在推针,整个手都在颤抖。随着手的颤抖,针头在盛海琳的身体里不断地搅动,令盛海琳痛不欲生。拔针的时候,经常是药水和血水一起渗出来。3个月的保胎针打下来,盛海琳的臀部完全青了,直到今天盛海琳左右臀部还各有一个如馒头大小的肿块。

怀胎5个月后,盛海琳下肢的浮肿不断向上蔓延,一直到了面部。到了7个月时,她的清球蛋白高达1700,是正常值的4倍还多。好在两个胎儿都非常健康。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盛海琳的身体压力也越来越大,让她呼吸都很困难,每天需吸氧两次。

2010年5月6日,盛海琳住进了医院,因心脏等器官负荷过重,身体内抽出了近9斤的积水,并打了13支人血白蛋白。

5月中旬,盛海琳的身体开始出现大面积浮肿,甚至连脖子都看不出来了。虽然医生一再要求她提前进行剖宫产手术,以确保母子的生命安全,但她一再坚持推迟手术,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在腹中停留更久一点,这样孩子的健康状况就会更好一些。

直到5月24日,盛海琳觉得自己无法再坚持了,才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第二天,盛海琳顺利生下两个女婴,两个孩子体重分别为3.7斤和2.9斤,取名吴尚智、吴尚慧。

各种压力让她难以喘息

2014年春节,盛海琳家里突然来了很多到访者。除了记者、亲戚外,更多的是一些同她年纪相仿的老人。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失独老人”这个话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热点,一些同盛海琳一样的失独老人,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希望,慕名来找她“取经”。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听了盛海琳的故事后,大多数人都无奈放弃了。且不说高龄接受试管婴儿的严苛身体条件和巨大生命风险,单是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都让像盛海琳这样的中产家庭难以支撑。

因为早产,孩子的体重过轻,两个孩子一出生就被转入孕婴箱中监护,一天的费用就要6000元钱。当盛海琳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被医院一次次地催款。虽然盛海琳和丈夫的收入并不低,但之前大女儿婷婷结婚、买房,老两口没剩什么钱,加上这几个月做试管婴儿,基本被掏空了家底。本想着生完孩子,社保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真到报销的时候,盛海琳才知道,作为高龄失独家庭,他们早就没有了生育保险,无法报销任何费用。

盛海琳和丈夫掰着指头一项项地算,请一名金牌月嫂每个月工资6000元,保姆每个月工资1500元,再加上两个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用在孩子身上每个月的开销超过1万元。如果再加上家庭的开支,他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用。

更让盛海琳没想到的是,每天照顾孩子让她着急上火。两个孩子常常是一前一后地哭起来。每当孩子“哇哇”大哭,盛海琳都不胜其烦。她开始还能耐着性子哄哄,但时间一长,她发觉自己竟有些讨厌这两个孩子。

“哭哭哭,就知道哭,我冒这么大风险把你们生下来,你们就不能安静一些?”盛海琳焦躁地向孩子发火,这种莫名之火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情绪也越来越低落,流泪的次数也变得多起来。

直到一次孩子生病,盛海琳和丈夫一人抱一个准备去医院的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把孩子生下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不行,我实在没精力带孩子了,我得把她们处理掉。”盛海琳心中默默地念叨着。

望着院墙,她突然有了一种把孩子扔出去的冲动。院墙外就是合肥市主干道黄山路,只要一抬手这一切都将终结。正当她谋划时,“车到了。” 丈夫的一句呼唤把她拽回了现实。

想想自己刚才的念头,盛海琳不由得一惊,她回想这么久以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她发现自己病了,可能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为了克制自己的消极念头,盛海琳开始积极调节情绪。她通过音乐和运动来舒缓心情,在积极干预下,心情渐渐变得明媚起来,抑郁症也慢慢自愈。

一把年纪养孩子,很不容易,尤其是双胞胎。盛海琳生孩子的时候,已经是60岁的老人,精力和体力与年轻人不能比。别的妈妈抱着孩子到处走,她却抱不了多久,更不可能说抱就抱起来,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闪到腰。尤其到了晚上,月嫂和保姆离开后,照顾孩子就完全靠盛海琳夫妻两人。有一次孩子睡着后不小心翻身滚到床下。如果是年轻的父母,可能一伸手就把孩子拽上来,但是盛海琳已经完全没了那么大的手劲,她必须从床上慢慢起来,然后蹲到孩子那儿,把孩子抱着,依靠腿部的力量站起来。这么一折腾,掉下去的孩子抱起来了,床上的孩子又醒了,她又得照顾惊醒的另一个孩子。等孩子睡着了,盛海琳却睡意全无。

不仅如此,双胞胎孩子还有一个毛病,一个孩子病了,另一个孩子也会很快发病。

姐妹俩第一次生病是2011年春节期间。她和丈夫不敢怠慢,抱着孩子就去医院。2月的合肥街头寒风依旧凛冽,盛海琳和丈夫抱着孩子在家门口怎么也打不到车。无奈之下,她只得拨打120。当急救车风驰电掣地开到盛海琳家时,盛海琳清楚地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他们家又出什么事了?”

幸福背后几多心酸

如果说身心压力,盛海琳尚能通过自我调节来勉强支撑,但经济压力却令盛海琳疲于奔命。2014年2月17日,正月十五刚过,盛海琳又一次告别两个宝贝外出工作。

盛海琳知道如今养孩子费用高,等到孩子将来大了开销更是不得了。丈夫几年前就因为身体不好,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家里还有工作能力的只有自己了。年纪一天天变大,身体一天天衰老,她要早一点出来挣钱!

在两个孩子刚满100天的时候,盛海琳就开始外出工作。她受聘于美国一家公司,在全国各地举办保健讲座。为了多挣一些钱,她一个月有20多天全国各地飞。最夸张的一次,她10天跑了11个城市,这样的工作强度别说老年人,就是年轻人也承受不了。

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加上她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盛海琳迅速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讲师之一。2013年下半年,盛海琳接到公司安排,要她前往云南去办讲座。刚回到家不到两天的盛海琳又要出门了。

为了不让孩子难过,盛海琳一大早准备偷偷出门。可是她刚打开房门,慧慧便冲了出来,一把拽着盛海琳的裤脚不让她离开。无论盛海琳如何劝,慧慧都不愿意撒手。被吵醒的智智也跑了过来,她懂事地拉着妹妹的手,小大人似的劝妹妹:“慧慧不哭!妈妈去挣钱给宝宝买东西了。”可是说着说着,智智自己却一下大哭起来。盛海琳虽然心中很是不舍,但她还是一狠心出了门。生下孩子之后,家似乎成了盛海琳的一个驿站,一个通向各地健康讲座的驿站。

刚到昆明,盛海琳一下飞机就赶赴会场,为数百人授课。半天的课上下来,早已口干舌燥,两条腿直打颤。可是她却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吃完中饭,就踏上了前往其他城市的汽车。

云南地处高原,汽车经常在大山之间穿梭,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往往要花去大半天的时间,到达的时候多半是后半夜了。盛海琳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就要起来授课。在云南的10多天时间,公司安排陪同的年轻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先后换了3拨,但盛海琳却从始至终都没有打过退堂鼓。

穿梭于各个城市讲座,为了挣钱养孩子的盛海琳,几乎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有一次,得知她即将从外地工作回来,智智、慧慧一早起床就乖乖地坐在客厅里眼巴巴地望着大门,期待着开门的钥匙声,却一坐就从上午坐到了傍晚。

当疲惫的盛海琳打开房门,智智、慧慧一下子扑了上来。抱着两个孩子,盛海琳亲了又亲。盛海琳陪孩子玩了一小会儿,就有些支撑不住了。可是孩子们还缠着让盛海琳给她们讲故事。盛海琳只能说:“让爸爸给你们讲故事吧,妈妈先休息一会儿。”

男人带孩子哪有太大的耐心,没过一会儿,智智、慧慧就跑进盛海琳的房间:“妈妈,妈妈,爸爸不给我们讲故事,他自己睡着了。”

盛海琳看着两个孩子,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给她们讲故事,哄睡觉。当孩子们睡下已是深夜,盛海琳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盛海琳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虽然孩子们现在不再需要奶粉和尿不湿,但是又到了参加早教培训的时候,一个培训班一个月就得4000元,孩子越大花的钱就越多,而她却越来越老,挣钱的能力和时间也越来越少。

采访中,盛海琳无奈地说:“我现在必须多赚钱养家、养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能继续照顾孩子,希望国家或者其他慈善机构能帮我继续照顾她们。”

专家点评

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心情想必和我一样,跟着主人公的经历起伏跌宕。失独家庭这几年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而政策的宽松和支持以及科技的进步让失独家庭重新生儿育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在我们为许多家庭重获幸福感到欣慰的时候,盛海琳的后续故事却如当头闷棍,让大家看到严峻的现实。对于一个像她这样年龄的新妈妈来说,面临的困难绝不仅仅是解决受孕的难题,随后漫长的养育过程才是对人极限的挑战和考验,体力、精力、金钱的持续提供对于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实在勉为其难,但一切正如俗话所说:管生还得管养啊。

此外,他们夫妇还面临自身养老的问题。孩子尚嗷嗷待哺,远未长大成人,他们自己却已步入老年。中国人有一个老观念,养儿防老。生孩子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养老,但是,在他们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养育孩子之时,他们的老年生活谁来照顾?

满足情感和养老的诉求是失独家庭再育的主要动力,但对老龄夫妇来说,养老几乎无法通过再育实现,反而会带来诸多的压力和解不完的难题。所以,首要考虑的应为自身的养老,在养老问题无忧的前提下才可考虑其他。至于情感诉求,不妨思路放宽些,比如采用助养的方式、转移情感对象(如和老人院的朋友建立友情、饲养宠物)等。

盛海琳的前车之鉴,提醒着这个年龄段的失独夫妇要慎之又慎,综合评估自身的健康、心理、经济等状况,万不可冲动,以为光凭强烈的意愿就能一步到位带来美好结果。

猜你喜欢
慧慧丈夫女儿
生日快乐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大三的女儿
爸爸在哪儿,爱就在哪儿
带着脑瘫女儿开出租,爸爸在哪儿爱在哪儿
海的女儿
宠爱无错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