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洲
最近,在《新教师》杂志2013年第12期读到了一组关于“读懂”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几位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谈到了如何“读懂”学生,尤其深入分析了课堂教学与“读懂”学生的关系。教师们的很多看法和意见,我都赞同。这里,我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读懂”学生,或者说理解学生,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认识学生,分析学生,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教育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有三对关系,前者容易忽视后者,前者不太容易从后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是师生关系,二是干群关系,三是父子关系。做教师的一不留神就可能忽视学生,而更多地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从既定的学科知识出发。作为三对社会关系中的前者,在我们的社会情景中,常表现为强者,是以强势的姿态出现的;后者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受前者支配、引导。认识到了这点,在学校改革发展中,需要我们的教师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立场,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要多一份学生立场、学生视角。
美国优势理论之父康纳德·克里福顿曾提出沟通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他。”他认为这是所有沟通能够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属于沟通的范畴。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话语走进学生心田,让自己的教学真正发挥引导性作用,让自己的知识经验转变为学生的识见,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希望”,以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们。以前我们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去对待别人。”这句话出自《古兰经》,也被称为沟通中的黄金法则。它大致适用于一般民众的交往。而对于像教育教学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来说,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从“黄金”迈向“白金”,切切实实把握学生的身心状态,全面、深刻地“读懂”学生。
对学生的“阅读”可以从多个学科领域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就是社会化的个体;从文化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亚文化是当代学生的典型特征;从生理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是在身体状态等方面有其代际特点的生命体;从心理学的角度“阅读”学生,学生心理是动态变化、复杂多样的。不同学科领域体现的是不同的维度,可能看到的是不同的侧面和景象。这里,我想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千人千面,人各一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个道理古人早就论述过。但这个浅白的道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却最容易忽视,常见的做法就是教师用一种方式方法、一种教学内容应对所有的学生。其中的根由很多,机器大工业生产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作为大工业生产的反映,就是班级上课制。教师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就完事大吉。还有一个根由,就是教师无法一一甄别学生的差异,干脆就用简单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局面,以不变应万变。差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近年来教师们形成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大概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看作常态,把差异看作施教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在差异中成长,在差异中创新,在差异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学生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这是辩证法的普遍原理。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每天接触着大量的信息,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变化着自身。这种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速度有快慢,变化的方向有差别,变化的内容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教师需要做到的,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而不是静态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践中,有的教师不经意会把学生“看死”,以为学生大体也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了。这样的学生观导致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没有利用学生的变化将教学引向深入,没有及时把握学生的变化使自己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学生是积极主动的。现代心理学的一切研究成果,都指向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作为成长发展的个体,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是积极主动的,他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味的灌输、单调的说教、不考虑学生内在感受的发号施令,能够产生的效用是极其有限的。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当作一个外在世界的积极探索者,未知知识的发现者,要注意把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犹太人有一句谚语:一个不会提问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是缺乏创新热情甚至是没有未来的学生。犹太民族能够在世界范围的各领域有着骄人的成就,应该说,和他们关注提问、摒弃一致通过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是易受外界影响的。虽然学生有着主观能动性,对外在世界会有选择地进行感知和认识,但他们毕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社会经验的相对匮乏,知识的相对欠缺,判断是非标准的相对单一,使他们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的这一特点,为教师的引导、施教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育力量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正可以借助这一点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确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给孩子的心灵打下深刻的烙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
学生是与我们有代沟的。我们经常说要俯下身去倾听学生,其实即使我们把身体俯得再低,与学生也是有代沟的。社会的变化,已经使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代际之间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以前是三十年一代,现在有的社会学家从知识更新、信息快速更迭的角度将十年甚至是五年作为一代。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这种代沟的客观存在,我们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有着较大的差别。要想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收到预期的成效,需要我们对学生的亚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在把握学生特有的文化特征和状态的前提下,运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传达相关的意义。也就是说,穿透学生的亚文化层,洞察学生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才能真正施教。
以上几个方面远不是“读懂”的全部,只是择其要者做的简要分析。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需要进一步思考,那就是“读懂”以后做些什么。应该认识到,“读懂”本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将“读懂”的内容进一步融会贯通,切实“吃透”,进而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行为。在这里,“读懂”“吃透”“转化”三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的。“读懂”只是第一步,是对学生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是从学生的立场考察相关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换位思考。“吃透”是在“读懂”基础上的推进,是将“读懂”的各方面因素有机综合起来,形成对学生整体的、深刻的认识,切切实实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转化”是“吃透”的外化,是把内在观念的东西外化为具体的备课形态和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以上三步缺一不可,每一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较大的努力。没有“读懂”,意味着真正的教育很难发生;没有“吃透”,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不小的距离;没有“转化”,意味着教育没有把观念和行为有机统一在一起。在以上三方面狠下工夫,是教师一生需要面对的挑战。
(责任编辑:黄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