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肥料产业新时代

2014-04-29 00:44:03周路菡
新经济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溶水溶性水肥

周路菡

在相关政策不断扶持下,我国水溶性肥料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目前已经成了化肥市场的一个亮点

水溶性肥料已成为新型肥料大家族中最具活力的品种之一,在中国农业面临的水资源和化肥资源的双重挑战背景下,以喷灌、滴灌、微喷灌为主要施肥方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成为节水、增效、环保的现代农业新举措。特别是在相关政策不断扶持下,我国水溶性肥料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目前已经成了化肥市场的一个亮点。2013年,我国《水溶肥化工行业标准》的发布,又对我国推行水肥一体化具有助推作用,水溶性肥料产业也开始迈入规范发展新时代。

水溶性肥料的优势

水溶性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不同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水溶性肥料可以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并且其肥效也比较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比如在我国山东的寿光地区,当地的村民就对记者表示,当地原来长期使用复合肥,结果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蔬菜不但病害多发,还导致蔬菜产量低。后来,当地开始改用水溶肥,不仅解决了土壤板结等问题,而且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同样面积的大棚,一季下来,不同户里种的大棚就有两三万元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选择水溶性肥料造成的。”当地的百姓说。

水溶性肥料不仅利用率高,还有养分含量高、营养全面、节水等优点。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清教授介绍,普通复合肥总养分在25%以上,而水溶肥总养分在50%以上,水溶肥还会添加微量元素,营养更全面。而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水溶肥应用中的节水效率更是惊人。统计显示,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液体肥料或水溶性固体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一般可以节水30%~70%,节省施肥及灌溉人工80%以上,作物普遍增产30%以上,并且还能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看一下发达国家的例子就知道水溶性肥料应用的普及性:在美国,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均施用水溶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已达90%以上;在以色列,水溶肥技术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他们以占5%的农业人口,提供了全国95%的食物。

据统计,我国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巨大。全国拥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共2700万亩、蔬菜2.68亿亩、玉米4.48亿亩、马铃薯1.7亿亩、甘蔗0.26亿亩。不过在中国,目前微灌和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大约只有0.65%,低于世界1.1%的平均水平,其中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约占25%~30%,这个数字同样远低于美国、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到处叫好的水溶性肥料,为何长期以来没有在中国扎下根呢?据了解,2007年前,水溶肥还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高端肥料,市面上仅有以色列、美国等进口肥在售。然而,由于这种舶来品售价非常高昂,动辄一吨上万元,农民一则无法接受价格,二则不知道如何使用,因此市场并未迅速打开。此外,相关设施也会增加施肥的成本,使用水溶肥,还需要配备相关的灌溉施肥设备,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由于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农产品价格较低,水肥一体化无法普及,也就难以让水溶性肥料的市场发展。

不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农民意识到水溶肥的优势所在。

国际硫研究所樊明宪博士表示,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缺水”比“缺地”更严峻。从世界范围灌溉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来看,美国的滴灌和微喷灌占整个灌溉的比例为5%,以色列为80%,而中国仅为0.13%;美国灌溉施肥在微喷灌中的比例为65%,以色列为90%,而中国仅有40.8%。水肥一体化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所长王道龙说道:“新型水溶性肥料的研发和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是国家的需求所在,是改善人类美好生活所必须。我们期待中国水溶性肥料产业可持续发展,赶超国外产品树立民族品牌,为我国的高效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我国颁布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按照农业部规划,2015年之前,全国水肥一体化增加5000万亩;国家前不久还提出,建设8亿亩标准化农田。标准化农田就是要旱涝保收,这就对灌溉、施肥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政策都显示出水肥一体化及水溶肥产业都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水肥一体化:设施与肥料的捆绑

水溶性肥料要获得发展,其发展路径一定是水肥一体化。但在我国这条路则显得有点曲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包括灌溉设备和灌溉肥料。其中提高肥料水溶性是水肥一体化的前提,而灌溉设备则是水肥一体化良性发展的保证。施用灌溉设备施肥的主要优点是施肥均匀、准确,可以稳定且高精度地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等参数,从而提高了水和肥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土壤和环境污染。

而要做真正的水肥一体化,还要靠喷灌设施的推广应用。据了解,美国是世界上微灌面积推广最大的国家。在微灌技术的基础上,美国大力发展了精准变量施肥技术,开发并大量应用了化肥—农药注入泵、文丘里化肥注入系统、40站电磁阀控制器等先进的施肥控制器。目前,美国在精准变量施肥领域处于先进水平。

但我国施肥设备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难度。自1974年由墨西哥政府赠送我国三套滴灌设备开始引进滴灌技术以来,微灌技术在我国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微灌技术在设备研制生产和科学试验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灌水器、管材与管件、净化过滤设备、施肥设备、控制阀及安全阀等装置五大类设备产品和配套比较齐全、品种规格多样化的微灌设备产品系列。我国施肥设备产品种类有所增加,由第一代单一的压差式钢体化肥罐,发展到胶囊钢体化肥罐、开敞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水力施肥泵等,品种规格已达到十多种。

目前,我国温室中普遍应用的还是简单的压差式施肥器,比较好的由计算机控制的变量精准施肥设备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成熟的产业化产品比较少见。记者调查发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我国温室园艺的实际需求,开发了移动式温室精准施肥机等多款温室专用的智能施肥机,该机器性能可靠,目前正在推广阶段。另外,上海交大的“基于GPS的多功能精准变量施肥复合机性能改进及示范应用”项目也完成了验收,目前该项目的延伸应用范围也在推进中。在水溶肥领域,众多专家也意识到,让设备企业和肥料生产企业共同探讨如何“联姻”,才是产业做大的保证。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战祥就表示,精准农业要落到实处就是要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大禹节水主要是做喷灌设施的,现在我们在考虑如何与化肥生产企业合作,通过水肥一体化,让水肥有效地输送到根系。”只有性能可靠的施肥机械,才能促进水溶肥的推广应用。

新标准助产业规范发展

统计显示,水溶性肥料产业在我国起步时间为2005年,但该行业发展较快,到2013年末,登记水溶肥生产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总产量约为350万吨以上,登记产品超过5000个。不过,记者也发现,虽然在过去的三五年中,我国水溶肥料用量每年都是翻一番,但国内的水溶肥生产企业并不占优势,反而是一些进口水溶肥获得了百姓的认可。通过询问相关专家和用户,记者得知由于我国水溶性肥料技术还不成熟,该行业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一些企业一味追求高含量,配方浓度盲目,施用效果反而不好;另外,很多企业正是为了大利润才生产经营水溶肥,出价虚高,效果又不好。农民用了一次觉得很吃亏,以后基本就不施用该品牌了。

此外,造成我国水溶肥质量不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相关标准与实际脱节。水溶肥标准主要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1107-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1428-2010)、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1429-20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NY1106-2010)四个标准,这些标准在2006年后发布。但根据这些标准,固液水溶肥的水不溶物比例达到5%,如果用户应用这样的肥料进行滴灌、喷灌,水不溶物极易造成滴头、喷头堵塞。相比之下,以色列,对水溶肥水不溶物比例限制在0.1%~0.3%之间,美国也在0.5%以下,这样的质量差异也就造成我国水溶肥质量难以与外国品牌竞争的现实了。

我国有关部门经过仔细分析,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终于,由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化工中心起草的《水溶肥化工行业标准》在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这一水溶肥行业新标随即引起行业热议。

水溶肥行业新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将固液水溶肥的水不溶物比例均由农业行标的5%降到0.5%,同时对产品包装标识进一步细化,要求标明不同形态的养分含量、来源,强调微量养分为螯合态时,应标明螯合剂名称和螯合分数等。

一个标准规范一个行业,化工行业标准出台势必将更好地规范行业,促使厂家、商家生产、销售能满足终端农民朋友切实需求的水溶肥产品,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安全,从而也促进水溶肥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刘刚表示,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确保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角度看,高门槛的水溶性肥料化工行业新标准出台意义深远。肥料用量少不仅节约资源、避免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质量能得到保证。水溶性肥新标准引领下的水肥一体化是未来高效、安全农业的必然选择。

深圳芭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付新霞表示,新标准的实施对于水溶肥行业来说是好事,可以让行业更规范。从整个行业角度来说,严格标准可以起到规范行业发展、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保护优质品牌,驱逐伪劣产品。

上海汉和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韦敏表示,水溶肥新标的实施是我国水溶肥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对促进我国水溶性肥料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水溶性肥料化工行业标准已正式在ISO国际标准项目处立项,我国将和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六国一起修订,并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升级成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将对灌溉设施和灌溉用水提出进一步要求。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水溶性肥料化工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日可待。

多重瓶颈依然未被打破

农业部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分配了任务。比如江苏省就规定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经济作物节本增收每亩600元以上。江苏省重点推广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上推广应用。

山东省年平均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水资源严重不足和干旱频发已成为制约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省在烟台、青岛、威海、潍坊、临沂等11个市的40多个县制定了鼓励发展水肥一体化的优惠政策。据统计,全省每年用于水肥一体化推广的投入达1.2亿元以上。为加快该项技术的推广,目前山东省优先选择了果树和设施瓜菜作为实施目标,将胶东的苹果和大樱桃、鲁中的设施蔬菜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重点区域。全省在果菜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共完成了400多处试验示范,初步建立起了施肥指标体系,形成了5种比较成熟的主推模式。在设施蔬菜分散生产地区,主要推广了单井单棚膜下滴灌施肥模式和重力滴灌施肥模式;在设施蔬菜集中生产区域,主要推广了深井分棚变频滴灌施肥模式;在果品生产区,主要推广了滴灌(微喷)施肥模式和恒压变频滴灌(微喷)施肥模式。

但更多地区受制于设施、水源、肥料、技术等限制,“水肥一体化”技术也明显暴露出发展速度慢、合作衔接少、推广应用难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产水溶性肥料在技术、肥料、设施还是监管上大多存在上下不协调等问题。“有些国产水溶性肥料由于受到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滴灌系统配合使用时暴露出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国产水溶性肥料的推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高祥照认为,由于相关专业人才和教育资源的匮乏,有些肥料生产商并不真正了解水溶性肥料应该具备的特质,粗制滥造的产品和不理想的使用效果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这一类产品都产生了质疑。因此只有把对接做好,水溶性肥料和滴灌系统才能相互促进。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说,“‘水肥一体化就是要求灌溉与施肥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灌溉设备企业与水溶肥生产企业要结合,共同为作物和农户服务。但由于两种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相互提供的设备和肥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衔接‘断层。” 很多种植大户也在询问,用水溶肥就要考虑铺设滴管带,那么,作物收割时大型机械怎么进去?收割完毕怎么耕地?滴管带是不是收回?但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此外,目前水溶性肥料在品种上已能满足需要,突出问题是价格高,严重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据了解,水溶肥原料多为养分含量,水溶性、吸收效率、重金属含量、产品稳定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农业级的工业级或食品级原料,这也是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表示,目前水溶肥到农民手中2万~3万元/吨,这是不行的。未来水溶肥的发展要用化学方法一次加工制成,可以将水溶肥做到5000元/吨的出厂价,而目前二次加工的水溶肥较多,这也是其价格较高的原因,他建议必须从原料等源头开始,让百姓更能接受价格。

猜你喜欢
水溶水溶性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A2B2型水溶性锌卟啉的合成及其潜在的光动力疗法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5期)2021-12-21 07:41:26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腐植酸(2019年4期)2019-03-24 01:59:29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中国农资(2018年25期)2018-08-07 08:21:48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水溶性肥料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