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夫美
一天清晨,一个就读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他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说道:“这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你这样的好孩子。”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在教育生活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也许很多人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一通,其教育效果将是天壤之别。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孩子犯了一个小错,或一个荒诞的行为,教师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我们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劈头一句:“你还有理了?”或者用“闭嘴!”“不用解释了!”“不要再说了!”“你犯了错还狡辩?”等等封杀了孩子的嘴。接下来是教师喋喋不休的训斥,又是让学生写检查,又是面壁思过。教师自认为对学生做到了“教育到家”。实际上,教师忽视了一点,就是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没有去研究学生具有这种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自认为了解学生,其实只是了解了皮毛。教师经常是从学生的行为本身出发展开,只是制止他不再犯同样行为的错误。不从心理上去根治,只是批评、说教,教育收效自然甚微。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大多数的教训之所以等于白说,其原因是由于老师的过错而不是由于学生的过错。”因此,教师在对教育犯错学生的活动中,关键的是自己的教育行为能否激起学生心理上的波澜。只有让孩子把话说完,才能敞开思想交流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而后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认识上的误区,你可以纠正;他看法上的片面,你予以补充;生活上的迷茫,可以为他导航。
你会发现,老是被“住口”二字打断话头的孩子,慢慢就变得沉默了,他也就懒得跟老师说话交流了。让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受重视,说了也是白说。孤僻、叛逆、自私等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不足为奇。这对于他的成长和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也许你误认为孩子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当你,静下心来,等一等孩子把话说完,会收获一个阳光世界。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妈妈问自己五岁的儿子一个问题:“有一天,你和妈妈一起出去玩,我们两个人都渴了,但是没有水喝,只有你的小书包里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办呢?”小男孩说:“我会两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孩子还不谙世事,但妈妈的心里忍不住还是有些失落,她刚想开口训斥孩子几句,然后教育他该怎样做,但就在话还没出口的一刹那,她转了个念头,然后她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告诉妈妈,为什么呢?”小男孩天真稚气的回答:“因为我想两个苹果都尝尝,然后把甜的那一个给妈妈吃。”那个做妈妈的把孩子紧紧抱住,非常庆幸自己让孩子把话说完了,不然,她怎么能听到后面那句那么动听的话呢?
让孩子把内心的话说完,这不仅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更是必备的一种修养。他们的声音里有孩子的欲望和需求,有孩子的情感,有孩子的思想,有孩子的烦恼和忧愁……教师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了理解、尊重、接纳、期待、分担痛苦、共享快乐。它的意义远不是仅仅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尊严,铸成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点燃的或许是行将熄灭的思想火把……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期待每一位教师把倾听作为一门必修课,当孩子犯错或行为怪异时,冷静、冷静、再冷静,多思几个为什么;耐心、耐心、再耐心多听孩子话中的为什么。不随便打断孩子,不轻易作出评价,等一等孩子,让他们把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实现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成长,最终酿成教育的甘露。
(作者单位 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小学)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