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庆 曹鹏 王双
【摘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量”的概念,我们分析了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了改革,注意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案例,充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实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使用。
【关键词】分析化学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院教改课题(YJG2011B10 )。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78-01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测定方法的一门学科,重视“量”的概念及与此相关的原理及实验技术[1]。通过学习《分析化学》课程,能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因此,大多数工科院校将分析化学列为化工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3]。
一、分析化学教学内容选择所面临的问题
1.学时数缩减,如何精简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分析化学的课时及教学内容不断缩减,我院分析化学课程的学时数仅32学时,在这有限的学时数内,能讲透多少知识?因此,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需要精简。
2.专业种类多,如何协调教学内容
我院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专业均将分析化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如何按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大班教学时,需要对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调研,在考虑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取其共性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小班教学时,补充各专业特点内容。
3.学生热情不高,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
受到当前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成为分析化学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1.分开设课,保障授课学时
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化学分析部分涉及了分析化学的许多基础知识,仪器分析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仪器分析单独设课,这样化学分析的课时得到保障,四大平衡、定量测定等基本概念有充足的学时讲解透彻。
2.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结合近几年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精讲酸碱滴定,把酸碱滴定分析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等基本概念讲透,对配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强化数据处理章节知识的讲解。
另一方面,结合讲授的内容,加强课程与专业的紧密联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析对象和方法的选择区别讲解。例如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分析的对象肯定也是环境污染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这些教学内容,针对这些环境污染物,将所适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对号入座,使学生们既深刻理解到了环境污染物的相关内容,又掌握了这些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调整,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3.革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融合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化学基础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实际分析技术案例搬到课堂上,采用学生分析讨论的方法,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5]。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分析方案,比如在讲到蛋白质的分析测定时,联系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奶粉含三聚氰胺问题。又如,水的硬度测定,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课上讨论交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武现丽,韩国胜.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浅谈[J].河南化工,2010,27(4):63-64.
[2]曹红,杨金凤,刘红,等.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4):81-84.
[3]王一菲,程琼,王红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09,33:807.
[4]吕保利.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和探索[J].河南农业,2010(8):25-32.
[5]吴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2-44.
作者简介:
楊晓庆(1982.09-),女,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教师,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