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强 张敏芳 陈建泗 苏续军
摘要:围绕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从认清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构建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及如何发挥校园文化体系的铸魂育人功能三个问题入手,对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及其体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初探。
关键词: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加强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院校全面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学院建设的全局,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增强学院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努力构建有利于提高官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的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
一、充分认清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在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军队院校作为传播践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培养军队干部的基地,只有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充分认清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促进学院全面建设的迫切需要。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大力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学院建设科学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紧迫,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统一发展共识,凝聚发展意志,激发精神动力,切实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学院发展硬实力。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具有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的阵地作用,鼓舞士气、履行使命的激励作用,陶冶情操、培育人才的引导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全面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创新发展,才能为学员成长成才提供丰厚的精神营养和多样的文化舞台,才能培养学员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他们真正成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真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成为全面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二、构建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体系
(一)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主要特征
1.内容广泛。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涉及到思想文化宣传领域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是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宣传单位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开展文化活动、培养骨干队伍、完善设施装备等等,这些都是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绝不仅限于组织几次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需要准确全面地把握。
2.特色鲜明。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既要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又要具备特殊的校园文化的特征,还要具备更加特殊的军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与地方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比较而言,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既有醇美的校园气息,又有浓厚的“军味”,它是由普遍性和特殊性构成的统一体。军校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既要能体现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军队特色的个性,二者缺一不可。
3.功能强大。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不仅能起到娱乐休闲、活跃生活、强身健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体现出强大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聚合功能、示范功能和激励功能,具有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全方位抓好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发挥功能,提升效能,全面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二)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一般构成
1.军校精神。军校精神是一所军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军校的校(院)长、教员、学員和管理人员从建校起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体系和优良传统,植根于历史和深厚的军校文化内涵之上,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能够彰显一所军校的形象、特色和风格;她是一面旗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以其内在魅力对在校学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军人核心价值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在校学员成长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院)训、校(院)风等即是一所军校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军校精神的重要内容,比如:军械工程学院“求真知、砺军魂”的院训,“团结、创新、严谨、求实”的院风,以及历经战争烽火而积淀形成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的老军械精神,赋予了时代内涵的“忠诚使命、听党指挥,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金戈文化,都长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械人”。
2.军校环境。军校环境是指一所院校的建筑、设施、景观等硬件校园环境,特别是要完善院史馆、荣誉室等文化设施,建好名师园、桃李园、英模墙等文化景观,建强艺术团、文化特色队等文化队伍。军校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应有科学规划,规划内容要体现办学理念和鲜明特色,规划制定要长期管用,防止规划随领导班子更替而改变;其次,应依规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选择和实施新的工程建设项目,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第三,应兼顾旧有环境设施,合理“用旧”、“修旧”,修旧出新,把旧的设施经过改造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防止割断历史、推倒重来。通过科学规划,长期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绿化美化雅致、文化元素丰富多样、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硬件环境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
3.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以学员为主体,以弘扬时代主旋律教育和培养学员综合素质为宗旨的载体和平台,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不竭动力源泉。学员在亲身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展示的同时,也就参与了校园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快乐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发现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从而大幅提升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军队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1.更新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应树立“大文化观”、“大建设观”,要赋予校园整体大环境以文化内涵。文化体系建设绝不只是建雕塑、设灯箱、挂标语、搞活动,也不是文化基础设施建好了文化体系功能就与生俱来了,更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把文化建设当成文化主管部门一家的事。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院校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性基础性工程,要顶层设计、通盘考虑、系统谋划,达到文化建设处处是课堂、时时有教育、人人受熏陶的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效果。
2.做好融合。地方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的精髓是一笔巨大的宝贵遗产,军校文化要与驻地文化相融合,以驻地文化丰富和促进校园文化。以军械工程学院为例,学院驻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所积淀而成的,以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的传统文化精神,忠君报国、隐忍包容的畿辅文化精神和向海开放的现代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燕赵文化精神”,与学院文化有很多共通之处,拿来借鉴,提炼精粹,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继承传统。坚持用传统文化育人,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本身就是成熟的文化产品,传统的继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经过深入挖掘还会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机活力;同时注重优良传统与创新文化内涵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弘扬优良传统,赋予时代内涵,体现传承而不守旧,坚持创新而不忘本。
4.注重创新。利用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载体,创新校园文化传播内容和渠道;发挥文化受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注重青年教师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创造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形式;坚持高格调、多样化、群众性,积极开展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的文化活动。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体系的铸魂育人功能
(一)以文铸魂
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传播党的理论、宣传党的政策、颂扬党的成就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加强理论武装中强基固本,在强化思想引导中凝魂聚气,在活跃文化生活中陶情励志,在浓厚文化氛围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培养坚定举旗人、合格接班人输送精神营养、提供精神动力。
(二)以文励志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院校的使命任务,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己任,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把全体官兵的精神意志凝聚好,把大家的智慧才干汇集好。要用学院的办学思想、院风、院训、院歌鼓舞士气,用院史馆和本单位荣誉室振奋精神,用学院和本单位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广泛开展向优秀教员、学员和先进单位学习活动,使大家在学习先进中陶冶情操,修正言行,升华思想,从而焕发出推动学院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以文育人
校園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主线,以骨干队伍为支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全面提升全院官兵特别是广大学员的综合素质。按照每开展一次活动、突出一个主题、弘扬一种精神的要求,立足学员营、连、排抓好每周经常性活动,结合任务抓好每月群众性活动,突出重点抓好每年主题性活动,使学员在校全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接受先进文化良好熏陶。注重加强教员、部系机关干部和学员队干部这“三支队伍”的建设,教育引导大家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做到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员求知的师长、人生的楷模,始终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塑造学员。结合重大任务磨砺,引导全体人员把担负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视为战斗精神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机会,通过任务牵引、使命感召和荣誉激励,使文化理念内化为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由秀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6).
[2] 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 唐君.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六个结合——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