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伟
中国人不被别人信任的后果是什么呢?当然是被随便侮辱和欺负,特别是在执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现在,经常出国的中国人都明显感觉到一种巨大的落差:一边是中国经济的越来越强大,一边却是中国人文形象和公共形象的步步下跌。
2014年春节假期刚过,伴随着中国人的又一轮“震惊和惭愧”,泰国清迈市民对中国游客的不良评价再度被广泛传播。
泰国《旅游贸易周报》发表了一篇《中国人言行举止不文明》的文章,以清迈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清迈市民将中国游客视作“讨厌鬼”,希望生活中没有他们的打扰。
清迈曾长期作为泰国的首都,除了保留着众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迹,还因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深受全世界游客的青睐,素有“北方玫瑰”之称;而目前拥有15000名学生的清迈大学是泰国北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于1964年1月由普密蓬国王殿下批准创建。2012年年底,红极一时的中国影片《泰囧》播出后,许多热爱旅游的中国人持续疯狂涌进泰国,清迈大学及其宁静的湖畔更成为中国游客“必看”景点,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与非议。
3月5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提示称:近一个月以来,泰国连续发生3起中国游客在机舱和机场因琐事争吵引发肢体冲突的事件,个别中国游客的上述行为给自身造成身心伤害和经济损失,威胁到航空安全,有损中国公民对外形象;并提醒来泰中国公民,应文明出行,包容谦让,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理性解决问题矛盾,以免以身试法、追悔莫及。
不少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改善中国游客形象仍然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清迈大学的调查报告
2005年以来,泰国经济重新起飞,房地产及酒店业逐步复苏。经过多方面的努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阴霾逐步消散,尤其旅游市场始终没有衰败。
“旅游业仍然是泰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这是很难改变的情况,泰国也很难找到取代的项目。”《曼谷邮报》的一名旅游记者说,“而且泰国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和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任何人都不会觉得信仰宗教的泰国人不讲礼貌。”
泰国一直都给外来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无论是繁华气派的大都市曼谷,还是美丽的海滨芭缇雅、普吉岛,或者北部美丽的古城清迈,当地人都保持着平和有礼的仪态,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在微笑中为游客提供着满意的服务。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一直得到中国游客的喜爱。2013年,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中国游客为泰国带来的旅游收入达1000亿泰铢(约合2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无论是在亚太地区,还是整个世界,中国都是泰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国。
2014年1月28日,中国公安部宣布全面放开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出境,中国公民前往包括泰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地区)可以直接放行,大大方便了中国人游泰国。此前,中国人想获得泰国落地签证必须通过第三国中转。
相对于游客数量的巨大,中国人留给泰国清迈市民的印象却非常糟糕,某些时候甚至“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为此,清迈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还特意进行了一项调查,除了在网上用问卷方式,还通过社交网站搜集相关数据,最后共有2200名清迈市民填写了调查问卷。
2月27日,泰国《旅游贸易周报》对清迈大学的这份调查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篇名为《中国人言行举止不文明》的报道表示:“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泰国多数充斥中国游客的城市都表达过类似的批评观点。”
调查报告称:有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给清迈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吵吵闹闹,拒绝排队,喜欢推搡,在公共场合抽烟,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中国游客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中国游客在旅游景区、公共场所甚至大学校园里都不遵守规定。
调查报告又称:还有70%的受访者表示,宁愿不让中国游客来到他们的城市;51%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游客的到来给本就有限且维护不佳的公共设施增加额外负担;53%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并没有制定严格的政策,也没有解决方案。
此外,还有48%的受访者表示:当地人并没有因中国人带来的旅游业兴旺而动容,38%的人表示中国游客涌入会带来犯罪问题;30%的人表示中国游客会给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旅游贸易周报》还报道了清迈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负责此次调查的研究员科拉万·桑哈库恩的观点:“中国游客增多给当地人造成很大影响。由于部分中国游客不文明的举止,来自其他国家的高品质游客人数有所减少。”而该项调查最后的结论是:清迈市民将中国游客视作“讨厌鬼”,希望生活中没有他们的打扰。
该调查报告经过泰文、英文和中文的报道、传播后,立即在中国民众当中引起震动,赞同者和反对者都情绪激动:前者不断希望中国人进行反省,后者则认为泰国人心胸过于狭隘。而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态度是:来泰中国公民应文明出行,自觉维护中国公民对外形象。
“粗鲁的”中国游客
“如果你不知道这里是座大学,还会以为来到了公园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到处盛开着鲜花。”这是一名中国游客游览清迈大学后发出的真切感慨。
2014年的春节“黄金周”,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着实让清迈市民体会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力量,但同时却不断发出哀叹声。清迈大学表示,每天有多达500名中国游客在校园里游逛,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在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后,清迈大学终于发出通知,决定自2014年3月4日起对进入校园参观的游客收费。同时还禁止游客自行驾驶车辆进入大学,而且要收取停车费用;游览方式仅为由大学服务人员带领乘坐电瓶车参观。
具体收费情况是:成人收费50泰铢(约合10元人民币),儿童20泰铢;骑自行车的游客付50泰铢可以游玩4小时,或者付100泰铢游玩一整天;摩托车停车费是4小时100泰铢或一天200泰铢;小汽车收费是4个小时200泰铢,一天500泰铢。endprint
清迈大学的解释是:“在游客的游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扎帐篷露营、穿着校服冒充学生拍照等,严重影响了清迈大学校园秩序和师生的学习生活。”
虽然清迈大学的公告上同时使用了英文、简体中文和泰文,没有特别指明针对中国游客,但是泰国的中文媒体却毫不客气地报道说:“中国游客进了清迈大学让学生觉得不满的有:在大学食堂抢了学生的食物和座位;骑自行车成行列挡路、有轿车在后按喇叭也不让路;随处停车;上了紫色校车让学生赶不上上课,尽管校车上贴有只接学生不接外国人的标记;随处扔垃圾,喷色写名字,宿营。”
《曼谷邮报》3月2日也报道,中国游客的粗鲁行为包括在校园的安娇湖边搭帐篷,用颜料在地上书写“我们在这里”,引发交通事故,偷偷溜进教室偷拍教师和学生,把餐厅弄得乱糟糟等。一名大学生在网络论坛里表示:“我在清迈大学待了快一年了。各种劣行跟这里说的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游客来几天就走了,不顾形象留的坏印象要由我们这些长期在清迈的华人买单。”
不过,清迈大学并不想彻底谢绝中国游客。该校负责对外关系的副教授罗姆·齐让努洛姆表示很欢迎中国游客,但最大的问题是游客引起的校园交通混乱,他很巧妙地表示不满,“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沿路的另一侧开车,与泰国规则不同”,并且告诫“清迈居民必须明白,6成来这里的中国游客是首次出国。我们走出国门时,也会经历文化冲击”。
有中国留学生在有关泰国的论坛上感慨:“清迈大学从来都是开放的,现在对中国游客像防贼一样。”还有中国留学生回忆:“去年12月,清迈大学门口还有志愿者给游客散发学校地图,很是友好,今后不知会咋样了。”
当然,也有市民对清迈大学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50泰铢根本不能浇灭远道而来的游客进入校园游览的热情,“从未听说世界上哪所大学进门要收费”。清迈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则表示,通过清迈市民对中国游客看法的调查情况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即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中国游客改善自身行为。
由于泰国一直被誉为“微笑国度”,所以清迈大学的抗争令中国方面非常尴尬。一些中国主流媒体也借机进行了报道,并开展各种讨论,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够“醒醒脑”。长期居住在泰国的中国企业家徐根罗说:“这关系到中国的国民素质问题,没有那么容易就解决。现在一些中国人很有钱,钱多得不知咋用,只知道去境外潇洒扫货,却不会拿点出来再教育。”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对这样的情况并不满意,但大家对这样的现实似乎都束手无策。一名中国留学生说:“素质好的不用检讨,素质差的不会检讨,每次恶心到的是谁呢?”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程度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物质财富的多寡,还取决于其道德水准的高下。有热心人建议:“应该把不守规矩并引发事端的中国人列入黑名单,尤其那些在国外违法犯罪被处理过的人,应该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再跨出国门。”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乐意接受泰国方面的评价或指责,也有中国网友认为“泰国人太苛刻、太排外,没有中国人去消费,泰国人都饿死了”。
缘何异国“很受伤”
近年来,中国人在异国他乡似乎“很受伤”,被歧视、被侮辱、被肆意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排除一部分在国外违法犯罪的中国人咎由自取外,许多正常出国的人也遭遇不友好对待。
“在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国,中国人被欺负、被敲诈的情况非常多,无论是警察还是当地的恶势力都想在我们身上捞点好处,但对于欧美日商人,他们却是不怎么敢招惹的。”一名中国外贸商人表示。
有观点认为,中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在境外遭侵犯事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担任国际重要角色的中国的尊严,事实上还是外交执政能力缺失的表现,因此中国政府需要从立法等多层面综合开展工作。
上述外贸商人表示,除了无法控制少数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外,不少中国人在国外的种种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被人歧视的原因,比如在公共场所衣冠不整、高声喧哗、随地吐痰扔垃圾,公开抹鼻涕等等,虽然在中国人自己看来是一些很小的事,但是在外国人尤其是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居民看来,中国人的形象非常差。
“一个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见到美食了,反应会是如何?首先不是考虑如何斯文地吃,如何优雅地吃,怎样吃才更有营养,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吃相了,不在乎旁人的眼神了,先吃饱了再说。”长期出入东南亚地区的一名中国商务人士说,“中国人现在出去旅游,就是典型的‘旅游饥饿症。假如中国人特别是具体到个人,每年都有能力出去旅游时,解决了自己的旅游饥饿症后,有关种种因旅游饥饿而出现的不文明表现,就会好得多了。”
中国媒体对中国人“出国献丑”的类似报道和批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随时在提醒、呼吁“中国人不能没有精神,呼唤道德变革”,但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事实上,自从中国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国民开始大量出国旅游、经商和求学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并日益引发关注。而在许多东南亚国家,已经形成了“中国人就是不遵守公共文明和违法犯罪的代表”等不良形象。
中国人不被别人信任的后果是什么呢?当然是被随便侮辱和欺负,特别是在执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现在,经常出国的中国人都明显感觉到一种巨大的落差:一边是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大,一边却是中国人文形象和公共形象步步下跌。
也有认为观点,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见识增加后素质已有所提高,逐步有了遵纪的意识,只是,他们回到国内还是老样子,恶习不改。
现在,中国政府和民间都不断掀起关于社会公德的大讨论和大变革,以此为契机建立良好的道德环境,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够接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