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党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新举措

2014-04-28 13:06傅凯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3期

傅凯

[摘要]党代表任期制成为一项被全力推进的党内制度后,党代表联系群众作为一项新的要求被提出。2011年以来,永顺县在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改革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了“四联四访”的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机制,现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并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基层党代表;群众联系机制;党代表任期制 ;“四联四访”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在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改革工作中,永顺县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了“四联四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机制,搭建起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平台,走出了一条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

一、时代背景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和实践,党代表任期制作为重要补充制度,得到了全党的认同和推动。党代表任期制意味着党代表在任期内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正代表群众意志履行代表职责、参与党内事务。同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对群众主体的构成复杂性和利益多样化的特点,要拓展党的社会基础,就必须加强党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一)党代表任期制已经成为党内的一项重要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1]“应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2]。虽然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初期继承了代表大会年会制,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从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便终止了代表大会年会制度。在党的八大提出党代会常任制的设想后,由于受国内紧张的反右斗争影响,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从八大到九大只经历了短暂实践就中断了。党的十三大重新提出党代会常任制问题后,经过前后两轮的试点,党的十七大指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并把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写入党章。200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任期制暂行条例》的印发,标志着党代表任期制已经成为一项被全力推进的党内制度。

(二)构建完善的党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是推动党代表任期制的关键。随着党代表任期制的提出,党代表不再是仅仅参加党代会的形象代表,而且在任期内都享有代表权利的代表,能够在党代会届期内享有代表资格并履行代表职责的代表。这就要求党代表必须常态化、经常性地发挥代表作用,要求党代表真正地参与到讨论、处理、监督党内事务中。同时,在推进党代表任期制的实践中,党代表不仅要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力联系群众,而且还必须要以健全的机制为依靠。

(三)党代表联系群众是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根本。“一个社会中,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最终和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政治统治者的统治或指挥得到该社会最高价值的支持。”[3]这就是讲,执政党获得广泛的民众基础是最大的执政合法性。党代表是党内普通党员选举产生的代表,同时,也是在征求群众意见和尊重群众意志的基础上产生的代表。在一定意义上,党代表也是群众意志的表达者和维护者。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党代表是党的重要组织资源,也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力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对群众主体的构成复杂性和利益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党代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让群众能够在与党代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目标,从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赢取民心。

二、实践经验

2011年以来,永顺县按照“边实践、边总结、边探索、边创新”的思路,历经“探索、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四联四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机制。“四联四访”活动机制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坚持“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按照“县委常委联系县委委员、县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四联机制,党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和各行各业采取“坐班接待、参加民主生活会、走访调研、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开展“访发展、访党建、访民生、访维稳”活动。根本目的凸现党代表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在具体操作中突出做到“五个有”。

(一)建立“组织机构”,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平台”。县委在组织部、代表团、乡(镇)、村(社区)分别设立了县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代表团办公室、乡镇党代表联络站、村党代表工作室,负责处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工作。一是县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发挥统领作用,负责全县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办理和督导检查工作。二是代表团办公室,负责本团日常管理工作。三是乡镇党代表联络站发挥中轴作用,负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反映事项的收集、汇总、分送工作,处理乡镇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事项,并牵头督办属于村(社区)职责范围的事项。四是村党代表工作室发挥阵地作用,负责接待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群众反映事项。力求通过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四级机构,推动全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面落实。

(二)明确“目标任务”,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抓手”。在实行“县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开展“访发展、访党建、访民生、访维稳”的活动机制上,规定每名代表都要联系1-2个基层党组织、5—10名党员群众,代表每季度深入联系点开展工作不少于3天,代表要将联系群众工作情况向所在代表团每年至少汇报一次,代表团汇总后报县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在次基础上,县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把全县315名县级党代表和部分乡党代表分到30个乡镇324个村(社区),结合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群众工作站工作、党员干部结对班扶、建设扶贫等工作,整合人、财、物资源,开展“党代表工作室”工作,规定每月的11日为代表工作日。明确强调党代表联系群众的任务:一是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二是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接待党员群众,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呼声,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三是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党员、群众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开展以来,县党代表深入基层接访、走访党员群众1700余人次,提供生活帮扶资金80多万元。反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诉求2000余件(次),解决党员群众实际困难1400余个。endprint

(三)深化“相关制度”,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权威”。建立“党代表提案、党代表提议、党代表视察调研、列席党内有关会议、党内重要情况向党代表通报”等制度。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年会),党代表于会前围绕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深入调研,向大会提交提案;每月召开一次县委常委会,党代表于会上提出提议,反映其在联系基层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县委按照“7日内交办、1月内面商、3月内答复、年底前办结”的要求,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对代表提案(提议)进行办理。规定重要决策制定、重大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征求县党代表意见,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县党代表所在单位党组(委)会议定事项及其他重要情况通过党代表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及时向党代表通报。通过开展党代表列席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干部任免考察会等,充分征求党代表对全县重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党代表对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视察。永顺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2011年),广大党代表提出提案135件、意见建议900余条,全县先后有120余人次列席了党内重要会议,150余名党代表参与了干部考察工作,30余名党代表参与了重要工作督查,3个重点项目(工程)接受了县党代表视察。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深化,使党代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有了强大的保障。同时,县委县政府及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和采纳党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激发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热情。

(四)加强“学习培训”,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能力”。县委加强党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以党校为依托,把党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常规班次,安排专门的经费,并制定学习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分类培训和普遍培训相结合等方法,以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参观调查、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党的决议决定、党的民主集中制及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等党建基本理论、提案提议及调查报告撰写等履职的基本技能”等。2011年以来,组织开展党代表学习培训相关活动10余次,各行业党代表50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每名党代表配发了《党代表工作手册》,将党代表任期制文件制度编入手册,供代表学习参阅。在2013年7月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邀请了省、州党代表联络办领导对党代表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学习培训,党代表进一步增强了代表意识,提高了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五)开展“履职测评”,使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有责任”。在以代表团(组)为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履职测评会的基础上,规定每名党代表在任期内向所在选举单位和所联系的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群众,至少1次进行述职测评。党代表就个人参加组织活动、撰写提案提议、参加重要会议、反映群众诉求、联系服务群众、加强个人学习及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述职,接受所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测评。组织采取“群众参评、党员测评、代表互评、领导点评”的方式,对党代表履职情况进行测评定等。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履职测评为“优秀”的党代表进行表彰和宣传,对履职测评为“不称职”的党代表,予以批评教育至暂停或终止其代表资格。工作开展以来,有计划地组织了部分党代表进行了述职测评。如在2013年1月24日,县委部办委、16名乡镇党委书记在县十一届第二次党代会上向县党代表大会进行了述职测评。2013年2月,朱建平、丁寿龙等20余名县党代表向所在选区党员和群众进行了述职测评。通过对党代表进行履职测评,有效地激发了党代表在联系群众中反映群众利益的内在动力。

三、几点启示

两年多以来,“四联四访”活动机制经过在部分党代表中进行试点后,现已在全县党代表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党委决策更接地气、民主监督更显硬气、干群关系更添和气、服务发展更有底气。“四联四访”活动机制的实践给了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建立有效载体。党代表联系群众,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活动。过去由于缺少规范性和操作性的活动载体,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面临渠道不畅、形式单一、活动阵地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期开展,使党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四联四访”创新活动大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用与时俱进的思维提出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途径,为推动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四联四访”活动机制之所以取得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一活动机制改变了空泛化、模糊化、口号化的“老套”做法,较好地顺应了新时期党建活动“新鲜、实在、管用”的新要求,操作性好,实践性强,架通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启示之二: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把握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作为群众意志的表达者和维护者的党代表架好党与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最为直接的途径。新形势下,面对群众主体的构成复杂性和利益多样化,党代表如何突出特殊身份,建立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发展,是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关键之点。开展“四联四访”创新活动,把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寓于创新活动之中,激发了和谐的内在动力,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启示之三: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仅靠党代表个体努力不能达到基本目标,还要依靠相关制度做保障。过去由于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相关制度缺乏,党代表广泛、深入地联系服务群众而没有支持和保障。这对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形成不利影响。“四联四访”活动机制,在确立党代表日常管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前提下,不仅规定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目标任务、联系服务方式、联系服务内容,还建立了“代表提案提议、代表视察调研、代表列席会议、党内重要情况向代表通报、代表学习培训、代表述职评议”等相关制度。这些相关制度的确立,对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形成了有机的制度合力。

启示之四: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营造社会氛围。“四联四访”活动开展以来,充分利用党组织、公共传播媒介,采用组织党代表集体到基层调研、党课宣讲、播放系列专题新闻等方式,广范围、大力度地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党代表的职责、熟悉党代表可以满足群众的何种诉求。另外,党代表在“四联四访”活动机制下,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争取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主动创造与群众的互动空间,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启示之五:创新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确立长效机制。党代表任期制,意味党代表必须常态化、经常性地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党代表要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代言人”,就要与党员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四联四访”活动机制,从制度上、实际操作上都确立了长效性:一是制定了届期规划。为确保活动的长效管理,永顺县在开始计划实施的同时,也规划了届期的推行计划,力求务实、创新、步步深化;二是实行制度化管理。实行党代表年会定内容、时常跟踪督办、定期测评考核的经常性的制度化管理,确保管理切实到位。从制度上激发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热情。这样就避免了活动机制的短期效应,较好地做到了能够使党代表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2—577

[2]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473—478

[3] 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