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伪哈佛校训源于“校训饥渴”

2014-04-28 02:15雷振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饥渴哈佛大学校训

雷振岳

2013年12月31日多家媒体报道,网络上一直流传着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洋洋洒洒20条激励了不少的学生,然而近日哈佛大学校方在图书馆官方网站上表示,网上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都是假的。哈佛大学任何墙壁上都没有什么校训。

就算是这些网传的哈佛校训是假的,比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还有“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等,这些语句还是以亲切、睿智、新颖、视觉冲击力强、富有可操作性,给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震撼、灵魂启迪,告诉更多学子们,自己的前途和方向,把握在自己手里,穷尽自己的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探索激情,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算是这些经典语句不是哈佛大学的校训,它们仍然发挥了积极的励志功效,传达出别样的教育关心和进步,不失为一种积极。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绝对不是传播者的责任,恰恰是国内校训文化的缺憾和不足。虽然我们都知道校训是学校的眼睛、一校之魂,是重要的德育载体和教育发展方向,可看看我们的校训,仍有太多的僵化和说教,垄断、威严、高不可攀、互动性差,不少校训甚至就是抄袭他校的或是拍脑袋产生的,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调查显示,能够完整地说出自己学校校训的学生屈指可数。这就是对校训的“无声批评”!

比如上海的一些小学,“四词八字”的校训占了相当部分,“团结”、“勤奋”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某地教育行政部门曾对50所小学的校训进行了调查,发觉有49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式的口号,而且这50所小学的校训用词范围十分狭窄,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勤奋”、“团结”、“创新”、“文明”这4个词,竟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校在使用。海口九中校长汪鹃用“流于一般、缺乏个性”概括如今的校训,再恰当不过了。在这种“励志饥渴”、“校训饥渴”的态势下,人们将目光投向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借助那些别致而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提升自我发展动力,也就不稀罕了。

要对校训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调整。其一,走出“假大空”,多一些“小而美”,比如“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就很有哲理性、美感和精神深度,让人钟情。其二,走出权力审美,多一些师生互动、集思广益等,让校训更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学校特色,更适合学生的精神需要,易于被学生接受,有现代化和个性信息等,这要比那些口号式的校训更有意义和价值。当然,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用盲目追随哈佛大学的“伪校训”了。

猜你喜欢
饥渴哈佛大学校训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校训展示墙
我是一块铁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