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格何宗辉
中外信息消费比较分析
●吴君格何宗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当前信息消费增长迅速,但这些高增长是建立在低起点的基础上的,我国信息消费起步晚、起点低,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解中外信息消费的差异,进一步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文章从信息消费规模和信息消费系数等两个方面对中外信息消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信息消费发展的建议。
信息消费 信息消费系数 居民消费支出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继传统消费热点后,随着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大量涌现,信息消费已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近年来,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国家为刺激需求,平衡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但见效甚微。而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信息时代,消费具有便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的特点,信息消费随着信息消费市场的建设完善蓬勃发展。一般来说,信息消费是指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狭义的信息消费以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广义的信息消费还包括对信息含量相当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沙勇忠,高海洋,200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消费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量文献研究考察国内信息消费的现状和特点。
胡智、史毅华(2001)考察分析了当前中国信息消费的现状,并指出我国信息消费和国际比较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等问题;和淑萍(2004)在对国内信息消费现状分析过程中发现当前国内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经济发达区信息消费水平要高于欠发达地区的,并进一步指出人均收入、信息产业结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是影响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郭妍、张立光(2007)构建信息消费函数,并运用分离出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田凤平、周先波、林健(2013)以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分析比较城乡信息消费差异,指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张鹏(2001)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进行比较分析,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的结果;叶元龄、赖茂生(2012)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地区间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意愿不平衡的原因。
以上对我国信息消费的文献研究主要是从信息科学和情报科学的角度做出分析,而且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对我国信息消费的国际比较研究并不多,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对国内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差异或区域信息消费水平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很多文献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信息消费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快速的增长是建立在低起点的基础上的,我国信息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了解我国当前信息消费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对提高我国信息消费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2012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3.18万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速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信息消费增长势头明显,消费市场活跃,对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被认为是消费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未来方向(朱焱,2002)。蒋序怀(2000)在其研究中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三项支出之和作为信息消费额,笔者沿用该做法,整理了2004-2011年我国信息消费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信息消费概况(单位:亿元)
分析表1数据可知,国内居民信息消费需求非常强烈。从2004年开始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不断增加,每年都保持着13%以上的高增长率。居民消费支出中,信息消费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加,2004年信息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的29.37%,到2011年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到居民总消费支出的30.73%,上升1.36个百分点。上表中的所有数据都显示出我国当前信息消费发展势头良好,信息消费绝对额和相对额增加趋势明显。
信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信息消费市场发展也日趋成熟。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与2011年相比新增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同时,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此外,《报告》还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网络购物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
当前我国信息消费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当前的信息消费是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发展的,我国信息产业起步较晚,国内信息消费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信息消费现状比较。第一,从信息消费总体规模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不仅在信息消费总额方面相差较大,而且在居民消费结构中,信息消费比重也偏低。如表2所示,对2011年中美日三国信息消费数据进行比较发现,2011年美国信息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44.92%,日本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1.06%,而我国的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7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我国信息消费总体水平要落后于美国,无论是信息消费总额还是信息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比较分析,我国和美国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信息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上我国与日本相近,但日本居民消费总额基数要大于我国,因此在信息消费的绝对额上日本和我国相比存在数量上的优势。
第二,从信息消费市场发展水平来看,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信息消费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市场扶持,而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发展还存在欠缺。如表3所示,美国每千人电话主线使用量是我国的2.22倍,移动电话拥有量是我国的1.4倍,宽带用户是我国的2.48倍,国际互联网用户是我国的2.04倍,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发展要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信息消费起步晚、起点低,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上网速度、网络覆盖率及用户普及率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影响到居民信息消费的便捷性和可行性,对我国信息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表2 信息消费规模的国际比较
虽然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同时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分析表3可知,我国的信息消费市场发展水平要高于和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我国电话主线每千人使用量是印度的7.65倍,宽带用户是印度的11.24倍,国际互联网用户是印度的3.81倍,这些充分说明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建设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国电话主线、宽带用户和国际互联网用户这些信息产品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这与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有很大关系。
2.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系数定义为居民用于信息类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吴钢华,杨京英,闾海琪, 2007)。信息消费也被称作新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系数作用相似,恩格尔系数指标表示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反映;而信息消费系数则是反映一国的信息消费水平的指标,信息消费系数越高,则表明居民消费中信息消费所占比重越大,信息消费水平也就越高,通常相应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越高。引用文献10中的信息消费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CC(Information Consumption Coefficient)表示信息消费指数;表示信息消费总额,ei是居民消费支出中信息消费有关的部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文化支出);E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根据上述公式及《国际统计年鉴》计算出中国、日本和美国信息消费系数如表4。
分析表4中信息消费数据可知:
表3 部分信息产品每千人用量的国际比较
表4 各国信息消费系数比较
第一,我国信息消费系数与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均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到2011年,国内信息消费系数上升1.36个百分点,信息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信息消费系数反映的是一国信息消费的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因此信息消费系数并不是唯一反映一国信息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它更多的是对一国居民信息消费意识的反映。信息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以网络购物、网络视频、手机支付等为依托的信息消费也逐步渗透到居民的生活中,据统计,2012年我国网上购物市场的总体规模达到1300亿元,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信息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
第二,我国信息消费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更稳定。2008到2010年我国信息消费系数分别为28.49%、29.95%、30.60%,同时期美国信息消费系数为43.59%、43.35%、43.33%,日本信息消费系数为2008年为31.58%、2010年为31.06%。观察数据可知2008年到2010年美国和日本信息消费系数均出现下滑,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受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各国消费市场不景气,居民消费支出减少,信息消费支出也因此受到影响,但美国和日本国内居民消费支出构成部分中信息消费支出减少的比例要高于居民消费支出减少的比例,因此造成信息消费系数下降。反观我国自2008年以来信息消费系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与同期日本、美国信息消费系数下降的趋势相比,我国信息消费系数的正增长显示了国内信息消费强劲的增长劲头,信息消费稳定发展。
第三,我国信息消费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信息消费起点低、起步晚,虽然近年来不断在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以2010年为例,2010年我国信息消费系数为30.60%,远低于同期美国44.33%的水平,虽然和日本31.06%的信息消费水平相比差距不大,但信息消费系数反映的只是一国信息消费的相对量,日本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要高于我国,与日本相比我国在信息消费绝对量上还存在差距。
信息消费在挖掘消费市场潜力、刺激市场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当前我国投资和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政府把目光转向消费,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信息消费作为新兴消费热点,对扩大内需、转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正如上文所论述的,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消费发展还存在欠缺,因此促进信息消费健康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实现中国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促进信息消费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和良好的消费环境,为信息消费发展提供发展的空间;其次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考虑,需要有充足的供给才能保证需求的实现,也需要大量的需求才能推动供给的增加。完善市场、扩大供求,双管齐下才能促进信息消费的发展。因此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出建议:
第一,建设完善的信息消费市场。信息消费发展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消费市场,消费行为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持和保障,因此要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信息消费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发展还存在欠缺,在上网速度、网络覆盖率和用户普及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认识,首先必须重点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三网融合”,为消费者创造更便利的上网条件,在发展3G的同时加快4G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率;其次,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以此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扩大信息消费需求。建设完善的信息消费市场,为居民信息消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丰富信息消费产品。充足的供给是消费的保证,为促进信息消费的发展,必须提高信息消费市场供给能力,提供多样的信息消费产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信息消费产品单一、核心技术薄弱的现状,首先必须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加大R&D力度来推动创新发展和核心技术研发,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信息消费产品种类,引导消费者消费;其次在信息消费市场内部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通过良性竞争促使供给者不断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服务,刺激消费欲望,促进信息消费增长。
第三,培养信息消费需求。需求是市场发展的动力,为了促进信息消费发展,首先需要培养居民信息消费能力。信息消费受到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基于此认识,信息消费市场需要降低消费门槛,通过技术革新简化信息消费步骤,开发一种便利的信息消费模式,使信息消费更具大众化;其次,挖掘潜在需求,通过对消费者习惯的引导将潜在的消费者转化为现实消费者,提高社会信息消费总需求;最后提高居民信息消费意愿,通过拓展信息产品形态和创新来刺激消费者消费,最终达到促进信息消费的目的。
互联网时代,信息消费的发展对我国消费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当前国内信息消费势不可挡,但不能盲目乐观,需要认识到的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在信息消费上还存在差距,我国在信息消费数量和消费水平略有不足。只有认识到这些差距,采取措施完善信息消费市场,从供给和消费两方面入手,才能促进我国信息消费进一步发展。
[1]沙勇忠,高海洋.关于信息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1(5)
[2]胡智,史毅华.发展完善信息消费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1(2)
[3]和淑萍.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商业研究,2004(15)
[4]郭妍,张立光.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8)
[5]田凤平,周先波,林健.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1)
[6]张鹏.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6)
[7]叶元龄,赖茂生.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的区域比较[J].情报杂志,2012(5)
[8]朱焱.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2(3)
[9]蒋序怀.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0(5)
[10]吴钢华,杨京英,闾海琪.信息消费系数及其测算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2)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100876)
(责编:贾伟)
F014.5
A
1004-4914(2014)06-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