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军等
本文以普通高校拓展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发展前景、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的场地器材、师资薄弱;学生对于拓展训练具有很高的兴趣,开展前景比较乐观。
拓展训练高校体育现状前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由“增强体质”转变为“身心全面发展”。然而,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极大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体验式的教学使学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课中引入了拓展训练。本研究主要对普通高校拓展训练的现状以及前景进行调查研究,为高校的拓展训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高校的拓展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收集和检索有关国内外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几十篇,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部分高校以及拓展公司的老师、资深培训师,探讨拓展训练在高校的现状以及前景等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利用问卷调查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8所高校的学生和拓展训练课教师,其中教师问卷发放21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发放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为92.1%。
1.2.4 数理统计法
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归纳和整理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的意义
2.1.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传授,比较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而对于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出发点,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2.1.2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但是不太擅长沟通与协作,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而拓展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这些素质,有助于学生由院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参与的,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合理分工、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本着心理挑战最大的原则所设计的个人项目则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坚强的意志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能极大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
无论拓展训练的项目有多少,在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模式都是一样的,即体验项目、分享感受,反思问题、总结经验、实践应用等五个部分,整个活动是以体验为基础,回顾分享为核心,总结应用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后发表感受,大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进行分析并形成理论,学生再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下一个项目中或者以后的生活中,进一步指导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2.3 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的现状
拓展训练自从2002年进入高校以来,就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欢迎,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程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三百多个高校先后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而且还有不少高校正打算开设该课程。
2.3.1 场地器材
拓展训练场地设施是进行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场地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拓展训练课程的效果。调查发现,本校的场地设施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只有9.5%,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本校器材不能或者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影响了很多项目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只有北大、地质大学等很少的高校拥有自己的全套地面、高空拓展设施;很多高校只是安装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器材,像背摔台、求生墙等,没有高空项目的装备和设施;大部分高校只是利用足球场等开展了一些地面的拓展训练项目,没有专门的场地设施。因此,场地、器材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开展。
2.3.2 师资情况
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的效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是31~40岁的具有硕士学历的年轻教师,从业时间普遍较短,从业经验有所欠缺,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经过资格认证。大多数高校以1~2名拓展教师加几个学生助教的形式开展教学。由此可见,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时间比较短,拓展师资比较紧缺,师资水平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引进。
2.3.3 教学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将拓展训练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部分高校以选修课和专项课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几乎所有高校都是开课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大部分高校以每个班级分为两到三个学习小组,每小组12~18人,每堂课以1个大的拓展训练项目为主要内容。大部分高校以地面项目为主,以高空项目为辅。在评价方式上也是更加灵活多样,以教师评定为主,结合学生互评。
2.3.4 学生情况
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拓展训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对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是满意的;84.6%的学生认为参加拓展训练对自己有很大的作用。可见,拓展训练之所以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认可,是因为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很好的效果。将近90%的同学认为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在高校是很受欢迎的,而且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是非常大的。endprint
2.3.5 存在问题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时间不是很长,课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满足学生需求,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课程。由调查可知,教师认为存在问题的前三位是:师资水平、场地器材、经费不足;而学生则是:场地器材、授课时间、师资水平。因此可见,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是目前制约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最主要因素。需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和场地器材的建设,注重安全管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以促进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4 发展前景与策略
2.4.1 发展前景
高校一般都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为拓展训练引入高校课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高校体育老师一般都具有比较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稍加培训基本上就可以胜任教学需要。此外,拓展训练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有助于增强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由院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等,这些好的经验都将有助于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调查也显示90.5%的教师和92.8%的学生对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前景持肯定态度。这也说明他们是认可拓展训练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因此,拓展训练在高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4.2 发展策略
2.4.2.1 加强高校拓展训练师资的培养
拓展训练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将项目布置清楚,还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活动、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有很强的总结、提升能力以将项目中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因此,拓展训练教师除了具有一般的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之外,还要不断学习有关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知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拓展教师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到专业机构进行带队学习,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使拓展训练课程能够更好地和高校体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4.2.2 建立完善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譬如在入校之初可以和军训结合,使新生迅速融入新的环境;在大一时可以将一些拓展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二可以开展拓展训练专项课;大三时可以开展拓展训练选修课程;大四可以进行一些企业新人融入课程,使之提早了解、适应社会;在平时也可以和班级管理、心理辅导以及学生运动会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与培训。
2.4.2.3加快建设高校拓展基地
高校拓展基地设施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拓展训练的开展,因此高校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器材购置和拓展基地建设,以促进拓展训练课程的完善。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基地或者与专业公司合作加快拓展基地建设的进度。
3 结论与建议
3.1拓展训练对于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2普通高校的场地器材、师资水平比较薄弱;绝大部分高校以选修课开课16周,每周2学时,以每个班级分两到三个学习小组,每小组12~18人,每堂课安排1个大的拓展训练项目结合部分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地面项目为主,以高空项目为辅;在评价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以教师评定为主,结合学生互评。
3.3 拓展训练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效果是非常满意的并且认为参加拓展训练对自己有很大的作用;将近90%的同学认为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3.4 拓展训练在高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加快高校拓展基地的建设,加强拓展师资培养,建立更加完善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思宇.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6.
[2]邱少茹.福建省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6).
[3]简波.浅谈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前景[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