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2014-04-26 16:29李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特色职业医院

李杰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依据名校工程的建设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实训、师资、文化等方面进行打造,成效显著,在全省名列前茅。现把护理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与同行商榷。

高职教育护理专业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展示其社会形象的品牌标志,是谋求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院护理专业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山东省“十百千工程”示范专业。在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凝练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把护理专业特色办学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院积极探索,更新观念,在原有“融合递进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与多家医院深入合作,探索“院校循环、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体验临床的培养理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1.成立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发挥其在护理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增强护理专业实力。

2.建立“院中校”。第一年在校内学习期间,利用校内的仿真环境进行教学,每学期到医院见习一周,到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通过2次学训交替,加深学生对医院环境和疾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逐步提升生活护理能力。第二年部分班级到医院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由医院的护理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医院为学生提供见习场所,校企合作共同管理学生;其余班级在校内仿真环境中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每学期到合作医院见习1周,授课任务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通过2次的学训交替,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责任心和职业操守,逐步提升整体护理能力和护理操作技术。第三年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顶岗实习,形成校内仿真环境学习、医院实境见习、顶岗实习的实境育人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也充分体现了“院校循环、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逐级提升。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开展护理专业岗位调研,校企双方共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临床护理需求细化专业方向(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军队护理),逐渐达到专业对应岗位的目的。

4.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由护理学院领导、督导委员会、教研室、学生、医院兼职教师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领导、督导、教研室主任不定期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听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学生每学期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4次网上教学评价,畅通多方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分析总结、评价反馈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通过日常教学检查、学生信息员座谈、督导听课等措施随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形成“预警—纠偏”的教学质量监控循环过程,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5.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体系。制定并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方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成立校友会,通过校友会的活动了解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采取在线调查、电子邮件问卷、电话调查等方法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家长等进行多方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

二、课程体系及教学特色

1.创新课程体系。护理学院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了由护理骨干和医疗管理人员参与的调研小组,负责对护理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及职业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进行分析调整,以此指导课程建设,对接岗位需求。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和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框架,突出能力培养,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将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两个平台,设置专业方向、素质拓展、能力拓展和集中实践教学四大模块。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即母婴、儿童、成人、老年等时期)建立了符合认知规律的“渐进型”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项目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学内容精挑细选,紧跟临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在公共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调研,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开设专业方向课,如《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救护理》《老年护理技术》《军事素养》《灾害医学》。

2.创新职业素质教育。我院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渗透到每门课、每次课中。通过开设《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伦理》《护理礼仪》《护士条例及行为规范》等必修课程来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南丁格尔精神系列活动”“老年护理院义工活动”“5.12护士节活动”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也适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仪容仪表、护患交流、职业道德无不渗透在每堂课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诚心换取病人的放心和舒心。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外,多次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与学生深入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等。

3.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继续深入进行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普通高职和对口高职生源的不同,创新分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特色

聘请教育名家及知名医院护理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指导护理专业建设及专业群的建设,参与社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而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优先培养本院护理专业带头人,通过培训学习,吸收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经验,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剖析,指导护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建设,提高其在国内护理业的影响力;重点培养护理专业骨干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医院中选拔一线优秀技术骨干组成兼职教师资源库,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每年举办2次职教能力培训,平时安排专任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服务。建立兼职教师评价体系,将授课情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依据评价结果发放酬金奖励;对新近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教研室负责安排专人进行指导,考核合格者才能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和教研室主任将定期听课,对其教学能力进行监督和指导;成立“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学成果。

四、实训基地建设特色

我们把实训基地打造为仿真的医院环境,依据医院工作实际设置实训项目。充分与医院工作实际相衔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营造医院职业氛围,复制医院文化,培育学生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每年举办护理技能大赛,强化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以赛促学。

五、社会服务特色

支持基层卫生院建设,定期举办医疗讲座和护理基础操作培训。

积极承担社会培训,进行急救、乡村医师、老年护理员、护理心理咨询师等培训任务。承担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任务。帮扶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发展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六、专业文化建设特色

高职教育如果不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就会陷入培养“机器人”的误区!学校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我院每年都会邀请教育家及道德模范进行专题报告。以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形势,将医院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营造医院氛围、创设专业格言、建设专业制度、培育职业情感,打造具有护理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郑焱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其路径选择刍议[J].职教论坛,2012,(04):80.

[2]范保兴,孙菁.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49.

[3]张乐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职业医院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医的特色
职业写作
完美的特色党建
我爱的职业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