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孙哲 杨威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伴随外语教学改革,形成性评价因其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式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而备受关注。本文围绕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片面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育者本身,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仅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出现了诸如题海战术、语法突击等不科学的教学现象。据此,本文通过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和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即为学习者的理解记忆,也就是自主自觉地学习。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于1967年第一次针对课改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监控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
作为外语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和主动参与者。它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运用语言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四、形成性评价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实施
形成性评价领域的项目层次多,内容丰富,因此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前,我们首先确定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方式。以我校2012级预防专业3~4班新视野视听说课程学习为例:
评价对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评价范围:教与学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当中,任课教师将贯穿在教与学的始终。通过对课堂事件、教学活动、网络学习情况、学生间相互交流情况等的观察,任课教师采用日常记录、教学评估表、记事薄或评价量表的方式对学生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记载并及时将记录提供给学生,供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要把最能体现自己努力和进步的学习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以数字化共享的方式向别人展示,即客观上促使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个人测试记录表,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1可以检查自己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个人说明”一栏旨在让学生表达心声、述说困难,或记录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兴趣的话题。
在相互评价的环节,结合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需要,任课教师在合理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2或3人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起组织和协调作用,旨在从学生互评等级和评语中去发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中存在的错误或盲点,设计如下:
其中,评价内容的1~3侧重口语表达过程中的使用技巧,评价内容4侧重口语表达的效果。
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处于形成性评价总结阶段的教师评价侧重点和观察要素,如:内容清晰、组织结构连贯、设计创新等。
综上,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改进,而相互评价过程是学生最看重的,当同伴不能给与自己角色扮演的完全认同时,学生会自发地在下一次努力把角色表演到位。在上述过程基础上,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把握,并给与指导、激励学生进步。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后学生成绩的整体变化:2012级预防专业3~4班(共55人)评价前后成绩对比,视听说课程期中测试成绩合格34,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44人;视听说课程期末测试成绩合格42人,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51人;课后自主学习人数36人,评价后合格53人。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自评、互评、师评,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后自主学习,进而培养英语文化素养。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形成进行评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一次考试定终身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正是这种过程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反思教与学,弥补教法的不足,提高课堂利用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关键特征之比较 [J].现代远程教育之研究,2006,(3):64-66.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4):287-289.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伴随外语教学改革,形成性评价因其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式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而备受关注。本文围绕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片面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育者本身,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仅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出现了诸如题海战术、语法突击等不科学的教学现象。据此,本文通过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和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即为学习者的理解记忆,也就是自主自觉地学习。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于1967年第一次针对课改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监控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
作为外语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和主动参与者。它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运用语言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四、形成性评价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实施
形成性评价领域的项目层次多,内容丰富,因此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前,我们首先确定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方式。以我校2012级预防专业3~4班新视野视听说课程学习为例:
评价对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评价范围:教与学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当中,任课教师将贯穿在教与学的始终。通过对课堂事件、教学活动、网络学习情况、学生间相互交流情况等的观察,任课教师采用日常记录、教学评估表、记事薄或评价量表的方式对学生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记载并及时将记录提供给学生,供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要把最能体现自己努力和进步的学习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以数字化共享的方式向别人展示,即客观上促使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个人测试记录表,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1可以检查自己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个人说明”一栏旨在让学生表达心声、述说困难,或记录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兴趣的话题。
在相互评价的环节,结合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需要,任课教师在合理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2或3人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起组织和协调作用,旨在从学生互评等级和评语中去发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中存在的错误或盲点,设计如下:
其中,评价内容的1~3侧重口语表达过程中的使用技巧,评价内容4侧重口语表达的效果。
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处于形成性评价总结阶段的教师评价侧重点和观察要素,如:内容清晰、组织结构连贯、设计创新等。
综上,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改进,而相互评价过程是学生最看重的,当同伴不能给与自己角色扮演的完全认同时,学生会自发地在下一次努力把角色表演到位。在上述过程基础上,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把握,并给与指导、激励学生进步。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后学生成绩的整体变化:2012级预防专业3~4班(共55人)评价前后成绩对比,视听说课程期中测试成绩合格34,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44人;视听说课程期末测试成绩合格42人,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51人;课后自主学习人数36人,评价后合格53人。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自评、互评、师评,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后自主学习,进而培养英语文化素养。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形成进行评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一次考试定终身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正是这种过程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反思教与学,弥补教法的不足,提高课堂利用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关键特征之比较 [J].现代远程教育之研究,2006,(3):64-66.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4):287-289.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伴随外语教学改革,形成性评价因其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方式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而备受关注。本文围绕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片面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育者本身,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仅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出现了诸如题海战术、语法突击等不科学的教学现象。据此,本文通过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和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来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发挥,是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即为学习者的理解记忆,也就是自主自觉地学习。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于1967年第一次针对课改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监控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
作为外语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和主动参与者。它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运用语言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四、形成性评价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实施
形成性评价领域的项目层次多,内容丰富,因此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前,我们首先确定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评价方式。以我校2012级预防专业3~4班新视野视听说课程学习为例:
评价对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评价范围:教与学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当中,任课教师将贯穿在教与学的始终。通过对课堂事件、教学活动、网络学习情况、学生间相互交流情况等的观察,任课教师采用日常记录、教学评估表、记事薄或评价量表的方式对学生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记载并及时将记录提供给学生,供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要把最能体现自己努力和进步的学习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动画和视频等以数字化共享的方式向别人展示,即客观上促使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个人测试记录表,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1可以检查自己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个人说明”一栏旨在让学生表达心声、述说困难,或记录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兴趣的话题。
在相互评价的环节,结合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需要,任课教师在合理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2或3人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起组织和协调作用,旨在从学生互评等级和评语中去发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运用中存在的错误或盲点,设计如下:
其中,评价内容的1~3侧重口语表达过程中的使用技巧,评价内容4侧重口语表达的效果。
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处于形成性评价总结阶段的教师评价侧重点和观察要素,如:内容清晰、组织结构连贯、设计创新等。
综上,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改进,而相互评价过程是学生最看重的,当同伴不能给与自己角色扮演的完全认同时,学生会自发地在下一次努力把角色表演到位。在上述过程基础上,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把握,并给与指导、激励学生进步。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后学生成绩的整体变化:2012级预防专业3~4班(共55人)评价前后成绩对比,视听说课程期中测试成绩合格34,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44人;视听说课程期末测试成绩合格42人,实施评价后合格人数51人;课后自主学习人数36人,评价后合格53人。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自评、互评、师评,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后自主学习,进而培养英语文化素养。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形成进行评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一次考试定终身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正是这种过程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反思教与学,弥补教法的不足,提高课堂利用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关键特征之比较 [J].现代远程教育之研究,2006,(3):64-66.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4):287-289.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