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信传心声

2014-04-26 16:31金薇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4年3期
关键词:收信人问候语书信

金薇

现代社会,科技通讯十分发达,大家互通消息基本上都已经不用写信了,手机电话暂且不说,E-mail(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微信等通讯方式层出不穷,又方便又快捷,所以各种“即时通讯”出现之后,“书信”这种通讯方式,就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这样一次作文活动,估计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书信”为何物了。不过一些调皮的同学,可能在课堂上或者课外互相传过纸条,这纸条,倒是最接近“书信”的了。

书信,是写在纸上的应用文书,大多时候密封在信封里,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注意,它是一种“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托人传话的,叫作“口信”,写在纸上的,叫作“书信”。古来对书信的别称很多,如信、简、柬、札、帖、笺、函、手书等,关于书信的发展历史,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

书信既然是一种应用文书,它就有一定的功能和格式。功能,前面说到了,它是用来向收信人述说某事情的原委,或者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就意味着,信,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抒情散文,根据需要而定。但不管写的是什么内容,正式的书信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这是在写信时一定要注意的。我们就先来看看书信的格式吧。

一、称呼。称呼也叫“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关于称呼,这里面的名堂很多,这里仅就我们现在常用的称呼简要说说。(要是说起古人书信的那些套路,可就一时说不完了。)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爸”“妈妈”“哥哥”“妹妹”等;若是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大伯”“二叔”“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何叔叔”等。基本上与生活中使用的称谓相近。

2.给平辈的信。给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华生”“老王”“小李同志”“李小林同学”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礼华”“小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春霞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或其他相应的称呼,如“唐老师”“覃教授”“陈大夫”“王师傅”等。对于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 “周老”。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委员会”“ ××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二、称呼之后,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写问候语。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三、现在,终于要写正文了。书信的主体部分,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如前所说,是要交代一件事情,还是要表达一段感情,还是要针对某人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这在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四、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作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面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或者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五、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右侧的地方。如果是写给亲属、朋友的,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或单位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况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下一行。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下面以一封信为例,重点谈谈书信的格式。当然,我们也要学一学这样的写作手法。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信中充满母爱,表达了强烈的鼓励慰勉之情,谆谆善导,情真意切。由于篇幅很长,这里引用时删了大半。

亲爱的儿子:(称呼)

时光如梭,日子过得好快啊,一转眼,你已经慢慢长大,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母亲给十岁的儿子写信,问候语比较特别,比较亲切。)

儿子,再过几个月你就满十周岁了。十年的岁月,因为有了你,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快乐和幸福;十年的岁月,因为有了你,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烦恼。……虽然你时常生病,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体弱多病的你又是那样天真、活泼、惹人怜爱。……由于妈妈工作调动,你上幼儿园时我们从江城来到了无锡。不久你也背着小书包顺利进入了无锡的这所名牌小学。……看到你的成长,妈妈由衷地为你高兴。妈妈相信,我的儿子已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事。儿子,在这里,妈妈想对你说:妈妈真的很为你骄傲,为你自豪。(回顾儿子成长的过程,有苦有乐,有欣喜,有安慰,为儿子感到骄傲。这是对儿子的鼓励。)endprint

儿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也会更加艰辛,在这里,作为你的妈妈和朋友,我借你们学校这次心灵之约的机会,针对你身上还存在的问题和你交流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也让我们共勉,好吗?(话题一转,下文要说的,才是这封信的重点。写这封信,主要目的是要和儿子谈谈成长过程中要培养的品质、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妈妈希望你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儿子,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好的习惯包括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等。好的习惯,可使你终身受益,它可以让人插上翅膀,飞向天堂;坏习惯可以让人铐上锁链,坠入地狱。[然后一条一条列举说明,条理清楚。首先,要养成良好习惯,并教导儿子如何养成良好习惯(这部分内容此处省略)。]

第二,妈妈希望你做一个坚强的人。儿子,意志是否坚强可能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啊!意志坚强的人,成功的机会肯定多多;反之,则可能会经常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所以你一定要记住:面对失败绝不灰心,面对成绩绝不骄傲,面对挫折绝不气馁,面对责任绝不推诿,面对痛苦绝不流泪,面对委屈决不后退。……妈妈希望你从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第二,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并指点儿子如何练成坚强的品格。)

第三,妈妈希望你做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成功的奠基石,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一个有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信心能够激励一个人有决心去克服困难,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成为强者。……当一个人非常自信的时候,做起任何事来都是那么起劲,那么有动力,好像大地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与希望,让他看眼前的事物都充满喜悦,似乎能使他看见胜利的累累硕果和甜蜜的笑容。自信是奇妙的力量,它是生命的动力。……(第三,要有自信,并指出自信是多么的重要,教导儿子如果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夜已深,我还在敲打着键盘,妈妈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妈妈还希望你诚实守信、希望你有责任感,希望你懂得爱……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结束语。以母亲和朋友的双重身份给儿子写信,语气诚恳,既把道理说清,又打动儿子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达到最好的效果。)

快乐、健康!

学习进步! (祝颂语。也是母亲的愿望。)

永远爱你的 妈妈(注意署名前面的修辞语)

2007年3月28日(日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信人问候语书信
感谢比你想的更温暖
失窃的书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短思
论问候语的历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常见问候语的汉外对比考察
聪明的儿子
打招呼
拼得好连得准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