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不足问题,尤其是融资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内部原因,也有中小企业所面临环境不完善的外部原因。其中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主要为我国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战略,经营机制、信贷管理方式、金融产品和担保体系等不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据此,本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几点建议。
中小企业基本理论与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面临世界性金融危机,对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我国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按照销售额、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对工业企业、零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七个行业进行划分。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近,有利于国家统计数据的采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是探讨融资问题的基础。
融资次序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并不是以最优的资本结构为目标,因为所有者担心所有权被稀释导致控制权丧失。所有者往往倾向于那些对企业干预程度较小的融资方式,首先选择的是投资人的内部融资,优势在于无交易成本。其次是低交易成本的债务融资,诸如: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企业借款等,最后才是股权融资。我们将中小企业划分为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初始期,企业没有发展基础,从零开始,企业组织系统不完善;成长期,这一阶段企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优势明显;成熟期,这时的企业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有着复杂的组织系统,其关注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其融资类型和融资方式也有差异。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大类。股权融资包括上市融资、期股融资和风险投资;债务融资包括公司债券、银行贷款、商业信贷和融资租赁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政府政策和银行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障碍得到一定的缓解。在政府的倡导和税收优惠政策下,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发展,形成3000多家的规模,为累计近38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多达4200万家,另有3800万的个体工商户,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融资仍然以自筹方式为主,贷款条件严格,加上中小企业自身产业层次低,使其较难获得银行授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内源融资能力较差,融资不足。依靠内部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式,但自身生产经营积累的资金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融资不足体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不均衡,且普遍较高;会计上使用的折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②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要求严格。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获得的外部融资中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准入门槛高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资产的客观因素导致了其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足额贷款。③缺乏长期融资渠道和长期权益性资本。中小型资本市场不健全是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中长期的贷款和股权投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企业自身条件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其中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内部原因,也有中小企业所面临环境不完善的外部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看,首先是经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差,高开工率和高倒闭率共存。据统计,每年破产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其平均存续年限为7.02年,也就是说,30%的中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60%在五年内被淘汰,而运行期超过十年的则不足10%。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峻的2008年1~9月份,仅我国广东省倒闭的中小企业就达5.6万家,全国有7.5%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
其次是中小企业不具备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经营,小作坊式管理,虽然在组织形式上是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但实际上是家族控制,实行老板说了算的一言堂式的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较差,管理不规范、不科学。
融资市场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具有严格的准人条件,对于债券融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则不得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对于股票融资,准人的门槛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发行股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另外,证券市场政策倾斜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其开通良好的融资渠道。但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成本高,手续复杂等,使得其难以满足上市的严格条件,即使能发行债券和股票也是采用高交易成本和风险的柜台交易方式。资本市场交易方式单一,难以发挥良好的资本市场机制,不利于对资本市场整体风险的调控。
各类金融机构比例不合理
为防范和规避风险,现有商业银行均建立起了风险预防机制,各大银行纷纷回收基层信贷审批权,出现银行的分支机构只存款不贷款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我国金融行业缺乏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机构中,独立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较发达国家过少,正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例,其有中小型银行13980家,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占美国金融机构总数的75%。而我国的类似中小型银行却只有90家,占我国金融机构总数的45%,相比之下,劣势明显。一些原本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合作社也合并为合作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愈发变窄。
企业忽视信用积累
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薄弱,合同履约率低,贷款偿还率低,使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思路endprint
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抵抗风险和经营管理能力。第一,企业信誉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层必须加强守信誉的意识,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这是获得间接融资的重要保证。第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部分企业为求生存,只重市场拓展而轻视了内部财务管理,财务制度不规范。第三,必须增强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追加资本金,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企业分配对留存收益的侵占。第四,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第五,要与银行建立起良好的银企关系,为解决融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大力帮助,给予政策性融资扶持
我国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诸多因素导致其仍处弱势,迫切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第一,要制定和调整优惠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自身资金积累。尽管现行的部分财税政策使中小企业受益,但从整体而言,优惠的财税政策依然不够全面,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应当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税收政策扶持高新技术、农副产品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第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创造企业诚信经营的外部环境。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可以消除出资方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意愿。同时,政府应当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协助银行和各有关职能部门,为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档案,供全社会共享。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发展,为深化金融体系建设,必须进行体制改革。第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确保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健康发展。只有国有银行成功地进行股份制改革,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才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二,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等中小企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第三,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金融行业不断需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第四,要完善和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应的信用担保法律法规,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建立与银行之间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并建立多层次的融资市场
资本市场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投资方对风险、收益的偏好差异较大,只有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融资市场,才能提高企业和出资方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市场的效率。一是要继续完善中小企业创业板块。要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入市条件,鼓励更多的企业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二是要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风险投资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达不到上市要求的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三是建议逐步恢复地方性交易平台。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可以为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创建融资和退资的平台,实现交易灵活性和低成本性。四是放宽企业债券募集条件,增加融资可能性。推进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依照不同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共同按照市场状况确定合理的利率,实现筹资方和投资方双赢的目标。
建立以政府扶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担保体系由商业银行引进,就不能摆脱利益驱动的刚性,由政府主导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担保。政府应把扶持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各种基金,由无偿拨付使用,改为以此为出资额注册担保公司,商业化运作,专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担保,适度收费,以丰补歉,必要时财政核销,促进中小企业在公平的资金使用环境下,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商业银行的策略
首先,转变经营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大客户的融资手段已成多样化趋势,银行融资不再是唯一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取得低成本资金,同时银行对大客户谈判经常处于不对等地位,议价能力不强,收益水平较差,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应将业务发展目标的重点逐渐转向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对银行的贡献度也在逐步上升,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直接把市场目标定在中小企业上,实施与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的经营发展战略。
其次,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建立能够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有效机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企业特点和业务特点的研究,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收集信息,分析动态,定期为市场部门提供优质中小企业名录指导,引导客户经理有的放矢地开拓市场,选择中小企业中有核心竞争力、订单充裕、成本优势突出的生产型企业,有良好品牌、完善渠道、服务优势的商贸型企业,以服务城市交通枢纽为中心的港口、航空、公路等仓储物流型企业,技术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企业择优扶持。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指标体系上准确反映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在贷款调查和审查上,要重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也不要忽视企业未来营运中所形成的偿还能力,要重视抵押担保第二还款来源,更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经营所产生的还款能力。要简化程序,手续繁杂,环节增多,并不就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对低风险业务、额度内循环使用业务建立快捷程序,走快速出账通道。
再次,商业银行要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要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把银行授信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条件等要素进行必要改造,开发设计出针对性、适用性强的金融产品。对能够提供足值抵押和有效担保的,可以发放额度内循环贷款、结算账户透支贷款,一次性审批,一次性签订法律文件,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对为大型优质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处于物流链和供应链中端的,可以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办理保理业务、商业汇票保付保贴业务;对拥有著作权、著名品牌、商标、专利技术的,可以办理专有权质押贷款;对于连锁经营的,可以发放法人按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对于卖场式商铺经营的,可以发放联保贷款、卖场经营者统一担保贷款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