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答题模板回答原因类综合题

2014-04-25 18:27:36文有庆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气温

文有庆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的知识没完全转化为高考分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理解试题的设问要求,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得分率不高。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将地理学的主干知识归纳总结成答题模板,并在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答题模板原因综合题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多数学生感觉自己精心钻研学习到的知识没能完全转化为高考分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完全理解试题的设问要求,答题方向不明,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得分率不高。原因类综合题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中所占比重更大。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将地理学的主干知识归纳总结成答题模板,并在平时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答题模板,明确答题方向,高考中就不会出现要点不全或无话可答的现象,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转化成分数的效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原因类综合题常见的设问形式有“分析……的原因”“说明……的主要原因”等。如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011年全国卷);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常见的原因类综合题及其应该回答的内容如下:

1.影响气温高低的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海拔高度、阴阳坡),洋流、天气状况(影响短时间内的气温高低)、人类活动等。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原因:纬度位置(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越小,日较差越小,低纬相反);天气状况;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小尺度范围内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范围内高原、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平原、盆地大)。

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原因: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越大,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海陆位置;海拔高度(海拔高的地区夏季受地形影响多云雨,且上空空气不断向四周散发热量,因而温度不高,冬季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影响小,且冬季多睛天,太阳辐射相对较强,因而温度不是太低,故气温年较差小);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比裸地气温年较差小);天气(云雨多的地区比云雨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小)。

4.影响降水多少的原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影响短时间内降水多少)。

5.多大风的原因:气候干旱、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平坦、植被稀疏、狭管效应等。

6.多雾的原因:空气湿润,水汽充足;温度低,水汽易凝结;空气污染严重,多凝结核;大气稳定,风小,雾不易吹散。

7.干旱区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少等(温带干旱区)。

8.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多暴雨(季风气候、台风或气候异常);流域面积大,支流多,集水区广;扇形水系,多条支流同时汇入干流(如海河);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缺少入海河道,排水不畅(如淮河)。

中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变浅,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加之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洪能力下降;地上河(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容易泛滥。

9.内流河下游径流量减小的原因:沿途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下渗严重;气候干旱,空气干燥,蒸发旺盛;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等。

10.沼泽的形成原因:地形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容易泛滥;多凌汛,易泛滥;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多年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河道中水生生物多,滞水性强(多出现在气温较高、水体富营养化的地区)。

1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多暴雨;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坡度陡,流水侵蚀强;不合理开发破坏植被等。

12.土地荒漠化(多沙尘天气)的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地表覆盖着深厚而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冬春季节土壤缺水,容易起沙(多沙尘天气的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等原因引起植被破坏。

13.土地盐碱化的原因: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上涨。

14.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地形崎岖,坡度陡;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多暴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

1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在地区间不具有流动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16.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或气候异常);无河流流经,区外流入的径流少;蒸发旺盛;下渗严重(干旱区、石灰岩地区),地表水不易保存;地势起伏大或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存留时间短;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17.能源短缺的原因: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生产量小;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等。

18.我国核电站位于沿海的原因: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核电能量密集,冷却水源充足,技术先进,资金充足。

19.渔场的形成原因:大陆架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温带海域冬季冷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20.产业转移的原因:劳动力成本(产业向劳动力丰富、质优价廉的地区转移);内部交易成本(产业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市场(产业向市场广阔的地区转移);原生产地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以上答题模板中罗列出了不同地理现象形成的多种原因,而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同一种地理现象在不同区域的形成原因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学生学习时应该结合不同区域的特征具体分析问题,合理选择答题模板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准确回答问题。

猜你喜欢
综合题答题气温
巧用不等式,妙解综合题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8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