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宽
以理论的认识着手,引入赏识教育的相关观点、思想,通过认知论、方法论来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展开探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以赏识教育来推进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赏识教育中学德育实施方法
一、前言
赏识教育是一种人性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久以来,虽然我们在德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讨论,在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二、中学道德教育中使用赏识教育的意义
1.促进德育改革,推进德育科学化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做人的根本是道德,尽管你有很高的文化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国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对道德教育提出相应要求的书籍,包括《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公民道德指导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2004年)等。我国德育教育的重心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公民意识、品行良好以及政治思想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立者及接班人。中学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学校的工作起着推动、保证的功效。
2.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升德育教育时效性
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家长过多赏识的是孩子的文化知识,教师将过多的赏识眼光放在了“精英”学生身上,忽略了学生全体、生活及品行。素质教育一直提出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但是贯彻执行的不到位,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抹杀了学生的童真、天性、想象力及创造力。我们应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促使其优良品行的形成。因此,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要有适当的教育观念和措施,赏识教育就是最好的办法。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展现了教育的实质,达到了教育的目标。赏识教育遵守的是教育规则和学生发展的规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目的。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尊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不理想、比较容易犯错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过大,对待很多事情不知所措,此时孩子是最希望得到帮助及安慰的。如果此时教师用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鼓励,给他们讲道理,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有着十足的重视、关怀,对他们改正错误,积极学习都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还很有可能让学生在心理上与老师变得亲近,成为知心好朋友,学生的心态渐渐好转,对生活中的一切倍感珍惜,学习上发愤图强。研究者做过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力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
三、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加大赏识教育的应用
1.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对学生多加赞美
在对自身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了解后,开展人际交流的实践是提高赏识教育高效性的必要方法。因为只有在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将赏识教育的结果体现出来。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别人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自己的某方面,从对方的表现中可以看到没有被自己发现的缺点,并加以改正。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实现成功的德育教育。
2.多做沟通,提升德育教育高效性
首先,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多倾听,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消除顾虑,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尽情地和老师交流。其次,要专心的听学生讲。对学生所说的言语进行分析,发现学生话语中提到的问题以及隐含信息,全方位掌握学生讲话的含义。再者,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给予回应,以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地听。最后,可以适当的使用提问,对学生所讲内容展开质疑及确认,这往往也是交流过程中的小技巧,提问对于信息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老师应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及思想,理解他们,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他们的需要,还可以得到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被理解的,对师生的沟通是有帮助的,为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进行心理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基础。只有以对方的视角去感受问题、看待问题、体验问题,才能足够的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以及说话时的心情和行为。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起到枢纽作用的是通情达理,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因素。例如,某个学生病了,要通知他的家长或是亲自送其回家,孩子住院時去探望,进行积极地交流。学生返回学校以后,主动为其补习;天气变化时,提醒孩子增减衣物。尽管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是在学生的心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那么,孩子们必然会把感恩之情化为奋进的动力。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赏识教育不是哄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一定要坚持原则。比如,在教学中订立规定,可以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如学生的作业不可以抄袭他人的,不可以拖延时间。课堂发言时,除发言同学以外其他学生要保持安静,有问题要举手示意等,通过这些规范,养成学生的好习惯。赏识教育不是一味表扬鼓励,也要有适度的批评。赏识是学生非常渴求的一种需求,但仅仅进行表扬和鼓励,就会步入赏识理解的误区。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批评是不可或缺的,毕竟学生在不断犯错然后改正中成长起来的。要相信学生依然是好孩子,犯了错不要紧,只要积极改正就好。
参考文献:
[1]孙彤.组织行为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祖超.激励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3,(5).
[3]蒋发忠.“正激励”的负效应例说及预防[J].宁夏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