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发展

2014-04-25 00:24文/乐
音乐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古琴文化遗产艺术

文/乐 声

古琴艺术发展

文/乐 声

1994年春天,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在北京举行,73位来自中国和美、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琴家、学者出席会议。琴家们用唐宋以来的名琴演奏了历代古琴名曲。演奏者中既有鹤发童颜的琴界前辈,也有新一代的后起之秀,又有移居异乡的海外炎黄子孙,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学者。相同的曲目,各有独到的演奏风格和特色。对于古琴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会议期间,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新落成的古琴展厅“知音斋”,笔者向琴家们讲述了馆藏珍品古琴。与会者还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了唐琴“九霄环佩”、“大圣遗音”和“飞泉”等藏品,故宫研究院古琴专家郑珉中先生还向大家介绍了每张琴的制作风格特色、以及宫廷琴制与民间琴制的区别与不同。琴家们认为,今年上海、杭州、苏州、成都等地纷纷成立琴社,举办演奏会、研讨会,内地及香港台湾录制发行了古琴名家的专辑等等,这是难得的“古琴热”,反映出古琴艺术的复兴。

1998年春节,中央民族乐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会”,龚一、杜次一、曾绍斌以琴、箫、埙三重形式演奏古琴名曲,这是中国古琴音乐首次进入世界音乐殿堂。同年,李祥霆、龚一等四人在新加坡举办了两场古琴音乐会,演奏形式有古琴独奏与乐队。

2001年,“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有来自国内14个省市和美、日、韩、加、英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出席会议,并举行了古琴文化和两场琴人雅集,共打谱29首,提交论文40篇。

同年,“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会社成立。2001年11月,全国性的古琴研究艺术团体中国琴会在北京成立,原中国音协主席吕骥担任名誉会长,聘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吴钊为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和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为副会长。秘书长杨青。琴会隶属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升),中国琴会将唤起全国琴人和古琴爱好者的巨大热情,把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创造古琴艺术的新辉煌。

2002年8月,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八种)独奏比赛,古琴首次被列入比赛项目。来自全国的百余名青少年琴人欢聚一堂,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有43名选手进入复赛,最后,巫娜获青年专业组金奖,龚幽兰获青年业余组金奖。少年专业、业余两组金奖空缺,评选出银奖、铜奖选手。这是我国艺术教育界最具权威的专业艺术大赛,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其总部法国巴黎宣布:“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中国乐器首次获此殊荣。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方针。对古琴音乐艺术的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使他们通过创造性的传承途径和手段,使古琴能够继续在原生态基础上传承与发展。有效的传承是最好的保护措施,传承人是古琴艺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古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后,媒体开始关注古琴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主动为古琴作专题节目,介绍和宣传古琴。2006年元宵佳节,国家九大部委在北京民族宫礼堂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李祥霆用古琴演奏了《流水》,作为重点节目介绍给嘉宾。

大型古琴演出活动和庆祝活动频繁举行。2005年,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北京乐器学会等单位在长城举行了“56张古琴,56个民族共庆祖国56华诞”大型演奏会。嗣后又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了《中西合璧古琴与钢琴两琴联奏大型音乐会》纪念古琴入遗两周年。2006年,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天津音协等单位主办首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艺术节活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活动。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苏省文化厅、常熟市政府在常熟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其间开展了古琴流派继承、打谱研究、古琴教学、古琴制作等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古琴艺术保护论坛”活动。

全国兴起学习古琴热潮,带动了各地古琴制作行业。进入新世纪后,古琴被列入民族乐器考级项目,显著激发了人们学习古琴的兴趣,对古琴艺术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五岁幼童,纷纷进入古琴培训班,并在全国古琴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打破了“儿童不宜学古琴”的悖论,古琴事业也因有少年儿童的加入而生机勃勃。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代茹很早就开始古琴教学和传承活动,2005年创办了梓又琴馆。在成都,会弹古琴的有七八百人,而初学或在学的有200余人。成都目前有9家琴馆,每个琴馆活动频繁,每周都有雅集。在国内古琴生产重镇扬州,目前有二三十家古筝厂在制作古琴,专门制琴的琴坊也有十几家,过去的产量很少,如今有的厂年产200张古琴,有的厂月产40张古琴。扬州华韵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步高,20多年来研制古琴到成批生产仿唐古琴,从举办“百琴书画博览展”到2006年建立国内第一个古琴古筝博物馆——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他为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尽心尽力。2007年,田步高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他研制的双面板古琴,2008年在首届民族乐器制作大赛中荣获科技创新金奖。

中国古琴艺术进入了一个人文关怀下的保护和传承的崭新时代,目前经过打谱的琴曲约200余首,还不到琴曲总数的十分之一。当今琴界急需抢救整理在世老一辈琴家和有代表性中青年琴家的艺术资料,出版有关学术著作、通过复原性“打谱”,使古谱得以“再生”,还要培养各派琴家的传人。

2009年,我国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公布了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是郑珉中(84岁)、陈长林(75岁)、吴钊(72岁)、姚公白(59岁)、刘赤城(69岁)、李璠(92岁)、吴文光(61岁),林友仁(69岁)、李祥霆(67岁)、龚一(66岁)。

2013年,中国民族乐器学会、北京乐器学会的重点工作为:实施“双十”工程,推出十位民族音乐演奏家、艺术家、演唱家和十个基层培训基地、艺术团队;纪念古琴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10周年;出版《中国古琴民间典藏》大型图册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2013年将继续办好相关活动与研讨会,举办面向全国的“龚一古琴研习班”、“传统琴学研究回顾暨古琴研究新视野拓展”学术研讨会和第三届国际西湖琴会等活动。

猜你喜欢
古琴文化遗产艺术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纸的艺术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