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15日,100多个国家参与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下称“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Uruguay Round)最后文件签署。
1993年12月15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会议终于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结束。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出席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最后文件,以及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时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上述文件。至此,乌拉圭回合谈判正式宣告结束。
关贸总协定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通过谈判来要求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从 1984年关贸总协定成立开始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起,至乌拉圭回合谈判,关贸总协定共有过八轮关税贸易谈判。
其中,第一轮至第五轮谈判主要是关税减让谈判;第六轮谈判涉及关税和反倾销措施等议题;第七轮谈判主要是关税、非关税措施和“框架”协议,亦称东京回合。
通过谈判和实行关税减让,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已经从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4.7%,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也下降到13%左右。这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结束后,特别是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危及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展各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发展国际贸易来刺激各国经济增长,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
经过关贸总协定历次谈判,各国的关税水平已经大幅度降低,而且受到关贸总协定的约束而得不到提高,所以各国政府转而采取歧视性的进口限制措施,对农产品或工业品的出口实施补贴,或迫使竞争能力强的国家自愿限制对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数量。
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的现实出现脱节与滞后。如服务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加重要,关贸总协定则被侵蚀,农产品的多边体系有很大的空子可钻,以及关贸总协定的组织结构工作效率不高等。这样,种种因素使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确信必须进行新的努力来加强和扩展多边贸易体系。
为创造一个新体系,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该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七年半。谈判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等。乌拉圭回合是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第八轮多边谈判,也是最后一轮谈判。
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八次谈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谈判,有74个国家(地区)参加,18个国家和21个国家组织派观察员列席,分为“货物贸易谈判”和“劳务贸易谈判”两部分。
除了继续解决传统的关税问题,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谈判内容:1.第一次将劳务贸易列入谈判;2.重点解决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问题;3.使多年来背离总协定精神的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灰色区”商品贸易回到自由贸易的原则上来;4.改善总协定本身的机制。
在1986年启动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部长宣言中,明确了此次谈判的主要目标:一是为了所有缔约方的利益,特别是欠发达缔约方的利益,通过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进一步扩大市场。
二是加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改善建立在关贸总协定原则和规则基础上的多边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置于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
三是增加关贸总协定体制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促进必要的结构调整,加强关贸总协定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
四是促进国内和国际合作,以加强与其他影响增长和发展的经济之间的内部联系。
此次谈判对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效果,尤其是强化了管理国际贸易的多邊纪律框架,进一步改善了货物和服务业市场进入的条件。
此次多边谈判的主要成果包括:一是强化了多边体制,特别是将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自由化的轨道,并加强了争端解决机制;二是进一步改善了货物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这轮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三分之一,发达国家制成品平均关税税率降为3.5%左右。同时通过谈判达成了服务总协定,与有关的措施和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三是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其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本刊记者 许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