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Z A R A 选择了第五大道;在巴黎,ZARA落户香榭丽舍大街;在中国上海,ZARA坐落在繁华的南京路。每登陆一个新市场,Z A R A都会先在大城市中心区域的最繁华路段开店,在不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让品牌影响力辐射开来。“这就像一滴油在织物表面慢慢延展的过程。”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把这种策略称为“油污模式”。
阿曼西奥·奥特加( A m a n c i oOr t e ga),19 3 6年3月2 8日出生于西班牙西北部贫困的加利西亚地区,父亲是一名铁路维修工人,一个月的薪水只有300比塞塔,供一家五口吃饭都有困难。这是西班牙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经济条件稍好的居民大多搬到其他省份,或者移民海外。
8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奥特加全家迁往拉科鲁尼亚。这个偏僻的弹丸之地,竟成为奥特加事业起步与腾飞的所在。奥特加既没有设计天赋,也不是“富二代”,曾经还有媒体形容他是“来自小渔村的穷小子”。但正是这个穷小子,在今年3月,以640亿美元的净资产,将股神巴菲特从福布斯前三甲的宝座拉下。
1948年的一个普通下午,母亲到学校接奥特加。回家的路上,在一家店铺买糖,店主却不愿再给赊账。当时奥特加就想,一定要去挣钱,这种事情再也不能发生在妈妈身上。童年的奥特加敏感而害羞,同时又有一股傲气,很怕被人瞧不起,自己的母亲受到这样对待,比自己受辱更难受。
于是,13岁的时候,奥特加辍学去了一家服装店当学徒。他开始给裁缝当助手,逐渐接触到服装设计的核心领域。打工过程中,他发现了时装界的“潜规则”,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摆上商店的货架,这一过程蕴涵着巨大的利润。他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从中赚到钱,因此,他开始着眼于如何跳过中间商,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
1963年,他创建了 ConfeccionesGoa服装厂 ,专门生产价廉物美的睡袍,并送到当地商店售卖,结果大受欢迎。这年他 27岁。10年间,ConfeccionesGoa 由三四人的家庭小作坊扩张至 500 多人的大型服装厂,还拥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此时,奥特加缺少的只是一个零售渠道。
上世纪 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企业破产潮席卷欧洲。1975 年,一家德国企业临时取消了一笔大订单。濒临破产的奥特加决定自救,临时成立了 ZARA 品牌,自产自销。这一年,他在拉科鲁尼亚最繁华的商业区开了全球第一家 ZARA 门店,店址选在了中央大街最有名的商店正对面。ZARA很快就因其时尚的设计和平易近人的价格,获得了欧洲青年消费者的追捧。
ZAR A 的每一款产品从设计到上架只要5周,而已有款型的翻新所需时间就更短,大概只需两周,遥遥领先于业内大多数公司 8 个月甚至超过一年的时间。《哈佛商业评论》称之为“ZARA 的 15 天神话”。奥特加因此被外界称作“快时尚缔造者”。
成名后的他仍然保持低调,不印名片,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他说:“人生只有3件事需要出现在报纸上:出生、结婚与死亡。”在 1999 年之前,他的照片从未在媒体上出现过,直至 2001 年 Inditex 首次公布年报时,他才有了第一张正式官方肖像。简朴的作风一直伴随着他,中午用餐,他会走进员工餐厅,与下属们坐在一起吃饭。除了正式宴请,私底下,他总是喜欢点一份煎蛋香肠配薯条,从不浪费。在 Inditex 集团总部,虽有一间名为“总裁专属办公室”,但你却很难在那里见到奥特加的身影。已步入老年的他依然穿梭于公司各部门或工厂车间,关注服装设计制作流程中的细节,和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设计师聊天,他也因此被戏称为“没有办公室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