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加速结构优化 调整发展战略
——第十一届中原肥料(农资)产品交易暨信息交流会侧记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4月14至17日,由河南省农业厅主办,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省肥料协会、郑州恒达会展公司、郑州国际会展公司联合承办的,以“培育新型主体添活力,优化肥业结构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原肥料(农资)产品交易暨信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吸引了300余家企业参展,约计2万余人参加。大会关注当前农村出现的大批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化肥厂家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产需双方的直接有效对接,成为此次大会的一大特色亮点。与会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结构积极创新,行业专家更是献言献策为行业发展高擎明灯。《中国农资》记者 通过采访交流,现将他们的所思所做汇聚于此,以飨读者。
从当前及今后氮、磷、钾肥产业状况来看,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分析表示,2013年全球氮素产量已过剩950万吨,过剩比例为6.3%,尿素过剩1400万吨。但是,2013—2017年,全世界还有50多套尿素新装置将要投产。预计将净增产能4300万吨,2017年达到2.36亿吨。到2017年,预计全球尿素需求将达到1.95亿吨,年均增长3.8%,预计东亚、南亚、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尿素需求将显著增加。但是无法阻挡2015年之后潜在过剩将开始加速。
2013年全球磷肥消费量为4090万吨,相比上年下降了1.1%,但还有潜在的过剩量460万吨,相当于全年消费量的11.2%。而2012—2017年,世界上将会有近40套新建磷肥装置。随着磷肥供应增多,过剩也会相应增加。
2013—2017年,钾盐计划扩产项目约有30个。预计全球钾盐产能将从2013年的约5000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5960万吨。预计全球钾盐2017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均增长5%。由于产能扩大和供应增长,钾盐供需关系也呈现持续潜在过剩状态。
修学峰认为,虽然局部市场存在供需缺口,但化肥产业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已十分严峻,同时,随着氮肥使用效率的提高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推进,氮磷肥施用量将逐渐下降。所以,一方面行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加剧;另一方面亟待优化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兴旭表示:“微利时代,将促进产业的整合,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一些科技、规模、成本控制做得相对比较好的一些企业,将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肥料行业发展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荣风,就目前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目前化肥需求增长率仅仅为1%左右,而产能增长率却达到5%左右,产能过剩严重,企业利润率下降;二是行业发展与农业需求还不适应;三是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将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四是国家正加大行业政策调控力度。
随着全球肥料供需均衡状态被打破,以及粮食安全、生态环境质量受到极大关注,肥料行业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肥料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荣风说,从行业资源整合加快来看,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利用基础原料优势,目前大多数氮肥企业都在进行复合肥生产,像鲁西、美丰、心连心、联盟化工、华昌化工、云天化等。产业链扩展,复合肥企业向上游扩张,像金正大、史丹利、等。下游销售体系向上游扩张,像吉林隆源、黑龙江倍丰、苏农连锁、徽农连锁、华农连锁等。资源——肥料生产——销售一体化扩张,包括中化、美丰、云天化、安徽六国、天脊等。另外,外界力量也介入行业发展,像邮政、中储粮等进入农资销售领域。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会长白由路也表示,未来肥料产业的集中度会大幅度增加,提高集中度将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万华表示,新洋丰肥业根据“基础肥料生产基地靠近资源地,二次加工肥料生产基地靠近市场终端”的原则,历经8年奋战,在全国5个省区建立了7个生产基地,完成了全国战略布点工作,迎接资源整合的风暴来袭。
肥料利用率低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资源、能源浪费及污染环境。国家钙镁磷复肥研究中心主任许秀成表示,2005年全国化肥施用环境成本总计188亿元。所以,未来肥料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与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力争在未来20年,我国肥料产业实施质量替代数量发展战略,化肥用量力争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在肥料使用中,过于重视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投入不足,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许秀成说,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提供的氮素各占1/2是最佳的配比。他提出,将有机肥提供的养分从目前的3030万吨增加至4000万吨,将化学肥料提供的养分从目前的5100万吨降低至4000万吨,将可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生态效益(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会长白由路把目光聚焦于目前氮肥的利用率。“施入土壤的氮肥当季利用率在32.36%之间,损失率为11.32%,土壤残留率为56.32%;第二季夏玉米对上季氮肥还有5.73%的利用率,第二季后,土壤氮的残留为30.72%,两季累积利用率为38.09%,总损失率为31.19%。”他表示,肥料利用率的研究是施肥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要重视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速效性养分,特别是氮肥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是肥料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过去的解决方法是多次施肥,现在缓控释肥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物化载体。另外,根据不同作物、土壤、气候类型对养分要求的比例、数量均不相同的专用型的新型肥料也是我国肥料发展的重要趋势。
河南骏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国表示,骏化特别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目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围绕效率提升。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推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作物品质的优质高效肥料——锌腐酸尿素、锌腐酸复合肥,并进一步使中国农科院的研发优势和企业的生产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进行有效地结合。
企业风采
在展台前,经销商正在向金正大农化服务人员详细咨询水溶肥新产品。
在心连心LED屏幕前,参会者正在感受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光荣风采。
双交会上,中化化肥小型智能配肥机旁边围满了参观咨询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