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猛
继2013年9月中央三部局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对机关会议的规模、类别划分、费用标准作出硬性规定之后,中央在贯彻“八项规定”上又出新规,2013年12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提出了包括公务接待禁供燕窝鱼翅在内的38项禁令,此令一出,肃杀之气顿起——以往依靠公务支出生存的服务企业可谓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然而笔者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些企业如何摆脱危机、获得新生的问题,而是穿过历史的长河,去探寻那些决定了一个政权存亡或一个时代兴衰的重要“会议”。
一、 春秋时期的“高峰会谈”:弭兵会盟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围绕战争与和平而引发的诸侯间的“会议”时有发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发生在晋、楚两国之间的两次“弭兵会盟”,被称为春秋时期的分水岭。弭兵会盟,顾名思义,即是为了消弭兵戈,停止战争举行的双边或多边会谈。晋国和楚国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国家,两国经常为了争夺霸权打得不可开交,夹在两国之间的小国饱受战乱之苦。周简王七年,即公元前579年,在当时的中立国宋国大夫华元的斡旋之下,晋楚两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了第一次弭兵会盟,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次会盟并不稳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怨恨和仇隙不是一纸盟约所能化解的,不久之后两国便爆发了鄢陵之战。于是,在周灵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546年,在宋国大夫向戌的外交活动下,以晋、楚为首的14个诸侯国在宋国西门外举行了第二次弭兵会盟。与上次一样,这次会盟依然在剑拔怒张的环境下进行,“楚人衣内皆裹甲”,准备动武,以求做盟主。楚国令尹子木曾一语道破会盟的不得已:“晋、楚无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 ”不过这次会盟的成果还是值得肯定的,此后的40多年间,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这两次“大会”(尤其是第二次)为数十万人的生存和十几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西汉的“公推大会”:迎立文帝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历经14个皇帝,211年,是我国仅有的四个200年以上的封建王朝中的第一个。西汉初年吕后专权,排斥异己,残害刘氏宗亲,招致朝臣的不满。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联合刘氏宗亲发动兵变,铲除了吕氏一族。周勃、陈平等人诛除诸吕后,便召集群臣“开会”,讨论善后办法,其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商定新君的人选。
与会大臣认为小皇帝(少帝)为吕后所立,与诸吕关系密切,为了免除后患,不能再留。群臣商议,应该从刘姓诸王中物色一位贤能者来继承帝位。有人提出,齐王刘襄带头起兵反对诸吕,又是汉高祖的长孙,可以继立。但这种意见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众人的反对。群臣认为,吕氏以外戚专权,残杀诸侯,祸乱朝政,几危社稷。而齐王的舅舅驷钧,行为暴戾,十分凶残,若立齐王,必然造成新的外戚专权。又有人提出迎立淮南王刘长,也被众人以同样的理由否决。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代王刘恒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因为刘恒素以仁孝宽厚著称,舅舅薄昭又是个老实人,于是刘恒被迎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这次“公推大会”,众臣也许是各怀心思选择了刘恒,但是却在客观上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序幕,奠定汉初的繁荣和大汉200多年江山的基础。这次在历史上并不起眼的“会议”实在是功莫大焉。
三、被取消的“办公会”:万历怠政
在封建社会,早朝作为皇帝和大臣处理政务的“工作例会”,是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石,然而这么重要“会议”却在明朝被取消长达数十年,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有关史料显示,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长达20多年不上朝,而他的孙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罢朝长达近30年。因此,后人认为明之亡自万历始——“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登基之初,万历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推行一条鞭法,是做出过一些成绩的。但是张居正死后,万历逐渐懈怠,自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开始连续不上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后更是“不朝”长达近30年。
不开工作会议,万历却没有停下敛财的步伐,各种矿监税使不断从紫禁城被派往全国各地,承担为皇帝搜刮民脂民膏的“光荣使命”,搞得民怨沸腾、江河日下。万历征税的项目千奇百怪,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其贪财程度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可谓是“名列前茅”。万历不仅“不朝”,史家总结,他还“不郊(祭天地)、不庙(祭祀宗庙、太庙)、不见(接见大臣)、不批(大臣奏章)、不讲(经延讲席)”,可谓是懒到了极点。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病逝,24年之后,清军入关,大明王朝灭亡。万历的疯狂敛财和30年不朝为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当下,国内正在压缩政府会议,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这么做的确很有必要,但是有些关键的会议却是不能省去的,比如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它引领着时代的方向,指引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漫步史海,那些决定一个时代兴亡更替的事件总是值得细细品尝与回味。
第一次弭兵会盟资料
会谈时间:春秋时期, 公元前579年
会谈地点:宋国的西门外
与会嘉宾:晋国的卿士燮,楚国公子罢、许偃,宋国大夫华元
第二次弭兵会盟资料
会谈时间:春秋时期,公元前546年
会谈地点:宋国的西门
与会嘉宾: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