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逵 编辑/田宗伟
川川盐盐古古道道上上的的传传统统聚聚落落
文/赵 逵 编辑/田宗伟
三峡地域早期人类文化和聚居点分布图。据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绘制。 制图/田宗伟
盐是人类生存必需品,早期人类必须逐盐而居。
人类对盐的吸食,经历了在本能驱使下到盐泉处吸食盐泉、制盐自食、制盐交换几个阶段。大量人类遗址考古资料显示,人类因盐而聚众、聚众而成邑,在经过了本能吸食、制盐自食、制盐交换、盐业成熟四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后,逐步在盐产地及盐运道路节点上发展出众多“因盐而兴”的人类聚居聚落。
三峡地域早期人类文化和聚居点多是分布盐场附近。如巫山、大昌之于大宁盐场,奉节之于奉节盐场,云阳、云安之于云安盐场,忠县之于泔井盐场和涂井盐场,彭水、朱砂之于郁山盐场。正是由于三峡地区这些天然盐泉的分布,才使长江与这些河流的交汇地区成为古人类遗址及文化的富集区。
本能吸食期 原始人类开始聚集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以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体内所需的盐可以从动物身上获得,一旦离开丛林,改食植物,体内所需的盐就得不到补充。为求生存,本能促使人们去寻找盐泉。在长期与动物为伴的过程中,人类因见动物舔食盐水而找到了盐泉,进而向有盐泉盐场之地迁徙。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几十万年,人类完成了食物和住地的转变。
四川盆地东部大量的考古挖掘,充分证实了早期人类曾在盐泉裸露地表处大量聚集。在渝东三峡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及人类化石遗址达20多处,仅早期文化遗址就有6处之多,其中,巫山人距今201~204万年,系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化石,属更新世时期,比元谋人还要早30万年,人类学家称之为“亚洲金牌”。1995~1997年在丰都县高家镇挖掘出大量石器,其年代距今约有20万年。稍晚的长阳人距今19.5万年左右。这些考古遗址的挖掘地,几乎都位于古代重要的盐产地附近,如巫山有大宁盐场、丰都附近有东岩碛坝盐泉,而流经长阳的清江河水,古时曾被称作“咸水”,意为被盐水染咸之河。由此可见,早期人类的聚集地与渝东自然盐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制盐自食期 原始聚落产生
当人类学会用泥土烧制陶器时,便开始用陶器煮盐。这时从采集卤水到烧煮成盐,已不再是本能驱使,而是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学会制盐技术后,起初只是为了自己食用,但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便开始进行交换。从学会以陶煮盐,到盐产品开始到市场上交换这一时期,虽有盐的生产,却未形成产业,这期间产出的盐以自食为主,学界称为自食起步期。这一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早期。
忠县遗址群中出土的尖底杯、花边陶釜或花边圜底罐。 摄影/赵逵
三峡地区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多达200多处,其中,巫山县的大溪古镇遗址最具有代表性。该遗址有大量人类早期构筑物的痕迹,距今6000年,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聚居聚落之一。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制釜器,从大至小形成系列,被认为是古时盛盐的量具。这说明长江边上在人类文明之初,便已有大量与盐业相关的生产活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化层中的鱼骨渣和墓葬中的鱼葬品遍及整个三峡地区。1993年在三峡工程坝址中堡岛处发现一鱼骨坑,深达100多米,而在大溪遗址至中堡岛遗址区域,发现有100多个这样的鱼骨坑。这足以证明,三峡地区沿江两岸的先民曾普遍以渔业为生。
发展渔业必须以盐业为支撑,因为鱼容易腐烂,必须用盐腌制,才能贮藏和运输。因此,盐业保证了渔业的生存与发展。反过来,渔业生产又扩大了盐的需求量。因为有了盐,人们能够储存多余的食物,不必为食物而四处迁徙奔走,便开始在盐产地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渔猎以外的活动,如构筑房屋、进行祭祀、供奉长者、抵御外敌。这时,原始的聚居聚落开始产生。正是由于有盐的便利,人们可以长期驻守一地,不断地建设家园,持续发展部族的经济与文化。
制盐交换期 盐业集镇出现
古人用陶罐煮制的盐,因石膏等杂质没有除去,呈锅巴状,故将盐称为“盐巴”。在没有度量衡的时代,一块盐巴就是一个计量单位,既好计量,又便于携带,还不腐烂,是具有货币职能的理想中介物。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换回更多的东西,就需要千方百计地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能力、增加盐巴产量。这样发展的结果,使一部分人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制盐专业户或专业制盐工,盐业逐渐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过渡。而促进这一过渡的动力来自交换,所以称这一时期为交换过渡期。这期间,制盐产业已经出现,但还不成熟。
这一时期,盐产地盐业作坊大量出现,并开始在盐产地附近形成一些小型商业集镇。忠县涂井溪遗址群出土的文物,恰好说明了这一演化过程。忠县遗址群遗存的实物中发现了大量尖底杯、花边陶釜或花边圜底罐,这些陶器的堆积相对单一,但数量很大,考古人员初步认定它不是生活用品,而与盐业生产有关。另外,在中坝遗址处还发现了大量龙窑,被认定是古人煮盐的龙灶。除此之外,在盐产地附近的遗址挖掘中,还出土很多贝类、玉石类装饰物,这显然不是原产地的器物,应该是与外域进行商品交换的结果,这说明该地区已开始出现进行小规模商品贸易的集镇。
盐业成熟期古代城镇得到充分发展
因产盐而兴的城镇,目前存留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四川自贡和渝东长江沿线,如现今仍保存有大量遗迹的有巫山大宁(大宁盐泉)、云阳(云安卤泉)、万县(长滩盐泉)、忠县(涂井溪盐泉)等。两汉时期,盐业经济是支撑三峡地区城市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空间布局看,在四川自贡和渝东长江沿线,西汉新设的县全是产盐中心,而且是所在郡的经济支柱,如临江、朐忍、巫县、汉发等。这些盐业中心又分出若干县,如朐忍之于羊渠、汉丰,涪陵之于汉发、永宁,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并且,新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多为产盐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汉末年,巴郡、固陵郡、巴东属国新设8个县,产盐地有4个(汉发、羊渠、汉丰、北井),而不产盐的4个县中,3个县(乐城、常安、丹兴)很快被废除。可见,当时这一地区已是“无盐不成镇”。
偏离现代公路的老街。 摄影/赵逵
传统聚落分布。 摄影/赵逵
运盐之利有时远大于产盐之利。于是在盐运路上,水岸码头处逐渐形成一个个盐运集镇。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盐业贸易,彻底脱离农业生产。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正是盐业引发的贸易,使川盐古道上的城镇逐渐发展起来。
这种繁荣景象《山海经》中曾有过生动的描述:“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这里的人们不耕不织,不狩不猎,却衣食丰足,成天生活在莺歌燕舞其乐融融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够这样,正是因为巫峡-巫山一带的巫臷国的盐业已进入到产业成熟期。
负重步行每日不过30~60里,因此每隔30里必有一小场(小集镇),60里一大场(大集镇)
山区的道路分布与平原的道路网明显不同。平原道路多呈发射状与格网状,具有较大的人为随意性,聚落分布也主要以大城镇为中心,呈点状向四周发散布局。山区道路多沿山谷、溪河呈线性分布,在山间坪、坝处汇集,受环境、地形、地貌制约较多,具有明确的走向。由于山路形成不易,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山地聚落分布也多沿山路、河谷成线状展开,有明显的地貌影响。
现存古盐道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界的山区。其境内崇山峻岭、江河密布,山脉与河流以东北至西南走向为主。主要山脉有:绵延在南部的武陵山脉、横亘在北部的巫山山脉、延伸于西部的大娄山余脉、以及盘踞在东北角的大巴山余脉。这些山脉交汇在长江三峡上游地段,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的造山过程中,相互碰撞挤压,形成许多褶皱隆起和逆断层,因此境内奇峰险峻,溶洞石林、天坑地缝等自然奇观随处可见。
盐道的起点都源于该区域北部的长江口岸,其主要延伸路线由北至南,几乎垂直于境内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这就意味着盐道沿途必须翻越重重高山,跋涉条条江河。
人负重步行每日不过30~60里,因此每隔30里必有一小场(小集镇),每隔60里必有一大场(大集镇)。现在,当地山民还有逢双日赶大场、逢单日赶小场的习惯。当遇到高山横亘阻挡去路时,人们大多会寻找谷口或山隘穿越(土家人称谷口、山隘为“垭”或“坳”,盐道上许多村镇名都有此地理特征,如梭布垭、大树垭、理智坳等)。当遇到江河阻挡时,人们或架桥或摆渡以穿越。这些群山的谷口、山隘和江河上的桥梁、码头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它们附近也最容易出现为过往商旅提供住宿的驿站和进行商品交换的集镇。
而在山区的某些低坪高坝处,由于土地相对平整充裕,也就自然成为山民的聚居地——村落。这些村落在形成之初完全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存,与盐道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居住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土地不能满足耕种需要,一部分人便从农耕生产中脱离出来,特别是在清末与民国初年,由于解除了“蛮汉不相通”的禁令,商业活动在巴蜀地区地区开始异常活跃,盐巴、茶叶、布匹、木漆、桐油等物品成为土家人交易的主要商品。大量商品的运输必然要借用在大山中已然成熟的运盐网络。
在上千年形成和修建盐道的过程中,盐道不断修正完善,得以穿越或连接尽可能多的村庄和街市。可以说,鄂、渝、湘、黔交汇山区规模较大的村落,不是分布在盐道主线上,也多能通过支路与盐道相连。只是随着现代公路的贯通,它们有些因偏离交通干道而失去发展动力。也正由于这些村落落后于现代化进程,因而多能保存下来。
不少大型聚落乃至现代城市多为盐道集市发展而来
巴蜀场镇大多兴起于宋代。然而,明末清初的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巴蜀场镇的发展一度中断。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政府颁布《入籍四川例》,即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引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后,巴蜀场镇才逐步复苏,发展成为今天所见之分布格局。巴蜀场镇建筑多为木构建筑,不易保存。巴蜀场镇虽有千年的历史,但今之所见的场镇建筑至多为三百多年前所建。
清朝中叶以前,当地大山中的商业集市极少,且大多集中在土司城内,而城外散布在群山间的集市,则大多因盐业贸易而形成。清朝中叶,清政府为削弱土司权力,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把土司手中的土地归还农民,取消土司间的疆域割据状况,使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得以相互交流,集市贸易应运而生,并逐步扩大。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政府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发起规模宏大的“川盐济楚”运动,使这一地区的盐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许多新的场镇在这一时期形成。
传统场镇集市多沿着千百年来在山区形成的盐道线路分布,盐道重要节点上的集市规模也自然较大。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许多重要街市扩展为大型聚落直至现代城市。鄂西的重要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城、咸丰县城即是如此。重庆的场镇,如龚滩、西沱、龙潭等更是依赖四川盐运得以生存、发展。
盐业移民之宫、庙、馆、堂建设,把各地的建造技术带入盐道上的山区聚落
古代盐业生产没有机械动力,各道工序的操作和物流搬运,全靠人力,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一个盐场既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又是一个经济中心。一般说来,一个年产盐1000吨以上的小盐场,即可容纳就业人员数千人,而它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如燃料业、木船运输业、造船业、短途搬运业、长途运输业、制桶业、编织业、制绳业、打铁业、饮食服务业等所容纳的就业人员,远远超过制盐工人的数量。
大量移民的涌入,必然会形成许多帮派组织。有组织就有聚会,要聚会、要活动就得有场所。于是,各种宫、庙、馆、堂如雨后春笋般地修建起来。
在一些重要的产盐地,本地人兴建祠堂,外地人则修建宫、馆。江西人建有万寿宫,福建人建有天上宫,广东人建有南华宫,陕西人建有陕西馆,湖北人建有湖北馆,黄州人建有帝主宫。不仅如此,外来移民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神灵的保佑,还将各地的崇拜之神也迁移到盐场来定居,如山西人在盐场修建关帝庙,湖南人建有长沙庙,福建人建有东岳庙。
这些林立的宫、庙、馆、堂,是盐道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的建筑风格丰富多彩,是极为珍贵的盐业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在数千年产盐、运盐的历史中,形成了一批因盐而兴的古镇。这些古镇,或因产盐而生,或因贩盐而兴。前者像资中罗泉、川南盐源、巫溪宁厂、云阳云安、开县温泉、彭水郁山等,后者如自贡仙市、石柱西沱、酉阳龚滩、武隆江口、綦江东溪等。
两类古镇又有哪些特点呢?
因“产盐”而兴的古镇
以宁厂古镇、云安古镇试说之。
巫溪县大宁河上游的大宁古镇,春秋战国时就有先民逐盐而居,唐代,已被列为全国“十监”盐场之一,到清道光年间,已有盐灶336座,熬盐锅10080口,号称“万灶盐烟”,有“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美誉。
宁厂古镇7里长的街区完全沿着产盐的宝源山和大宁河沿岸展开。由于古镇用地狭窄,一边峭壁,一边悬崖,房屋在绝壁之间断断续续沿江边延伸,多为一边是房,一边是崖坎的半边街。而今的老街,已是冷寂的街区、衰败的厂房、破损的房屋。而随着三峡大坝的完建,这一切已永沉水底。
云阳的云安古镇建镇有1700多年,其凿井煮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在辉煌鼎盛时期人口曾一度达到6万余人。小镇曾经宫殿会馆云集,盐业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呈现多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江古镇”,可惜随着长江水位的提高,沿江的许多古镇都将被淹于江底。
因产盐而兴的古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的长江边上或长江支流附近。2.这些地区都曾建造过大量供外地人祭拜的祠堂庙宇和聚会的楼堂馆所。3.产盐区大多还留有废弃的盐井和产盐作坊等遗迹。4.当地仍留存许多与盐有关的神话传说及民风民俗。5.当地村庄普遍因盐井枯竭逐渐衰落,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运盐”而兴的古镇
运盐之利有时远大于产盐之利,于是在盐运路上,水岸码头处逐渐形成一个个盐运集镇。
长江边上的西沱古镇即是这样。早在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西沱已是“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起点和货物集散地。元代川江水路在此设“梅沱”驿站,清乾隆二十七年,在此设巡检司。四川的盐以及百货、丝绸、蜀绣等天府特产,经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涪陵等地运到西沱,再由西沱转运去湖北省恩施、利川、来凤等地。三尺宽的青石板路全程300多公里,是宋代著名的陆运交通线,有“长江千里古盐道”之称。西沱镇就是这千里盐运大道的转运站,以经营食盐著名而得“盐镇”的美称。云梯街古民居和街铺,就是当时客栈老板们为抢夺盐生意和招徕盐商而在长江边兴建的,最后房屋随山势向上延伸,一直修建至山巅,终于形成了“云梯街”这一长江奇观。
鄂西、湘西、黔东南地区有许多因盐业贸易而兴起的少数民族村落,由于近代四川盐业的衰落,这些古镇因失去重要的经济支撑而迅速衰败。不过,衰败又使古镇免于现代文明的同化,许多古老的事项得以保留。
因运盐而兴的古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村镇大多以商业老街为中心呈带状展开。2.村镇中仍有盐店铺的遗址或与盐店名相关的街道名,如“下盐店”便是常见典型的街店名。3.古镇附近大多有过去贩盐留下的石板路,旧称“三尺路”、“盐大路”或“骡马路”。4.古镇中大户人家的
宫庙馆堂——盐道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盐业移民之宫、庙、馆、堂建设,把各地的建造技术带入盐道上的山区聚落。
左上为罗泉镇盐神庙,拍摄于2009年2月,摄影/赵逵。
右上为龙潭镇万寿宫,拍摄于2007年1月,摄影/赵逵。
左下为自贡西秦会馆,拍摄于2014年8月,摄影/谢洪。
右下为牛佛镇万寿宫,拍摄于2007年5月,摄影/赵逵。
因“产盐”而兴的古镇
左上贡井老街,拍摄于2014年8月,摄影/谢洪。左下宁厂古镇,拍摄于2012年12月,摄影/小米/C F P。右上云安古镇,拍摄于2005年5月,摄影/王绪波。右下涂井古镇,拍摄于2007年5月,摄影/赵逵。老宅许多以青砖砌筑,马头墙、西洋柱、坡屋顶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式样。5.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有到附近盐产地或盐运码头贩盐的经历。
另外,有些因躲避战乱、逃避自然灾害由外省人迁徙而来产生的聚落村寨,其兴建伊始偏离盐道,但随着盐行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盐道在其后百年间的演变修正中自然地连接了这些村寨,使这些村寨成为新的盐道聚落。宣恩彭家寨即是如此。
古镇分布
城市格局与城市性质有关。比如政治文化型城市必是交通要冲、军事重地、土地肥美、资源丰富,进可攻、退可守。城内衙署林立,街道纵横,官署区、生活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往往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形态有很强的人工痕迹。
商贸型城市须得交通便利,在水陆交通之要冲,位于不同经济区域的结合部。盐道古镇属于商贸型城镇。但从城镇发展的考察中又发现,这类城镇在不同时期也曾作为一级行政机构衙署所在地,只不过城镇布局围绕盐的产、运、销展开。
产盐古镇以盐业开采生产为依托形成城镇格局
产盐古镇在形成初期,一般都围绕盐产地聚集人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聚集地的功能开始细化,形成生产区、运输区、生活区。经过进一步的发展,运输区依靠水陆运输的方便,往往会在与生活区的结合部形成商业区,进而发展成商业街市。而随着人口的增多,盐产地对周边辐射影响力的增强,许多重要的产盐城镇又发展成地区或州、县的行政中心。
比如,在古蜀地区,由于广都井的开凿,在汉代四川就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包括广都、新都、临邓等县在内的古蜀经济发达地区,也大致就是今天古蜀郡的区域。民国时期,在民食军用情况下,国民政府将产盐中心富荣盐场的自流井地区和贡井地区分别从富顺县和荣县分离出来,取两井首字组合成立自贡市。其它如郁山镇、云安镇、宁厂镇等都曾设置过地区的行署衙门。
清末民初时期,自贡地区已经是遍地盐井的城市了,有12000多眼盐井,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大坟堡地区周围不过1.2平方公里,就先后钻井198口,均每60平方米就有一口井。民国初年,自贡盐场进行盐区调整,以上地坡为界分为“富荣东场”和“富荣西场”。
当时“富荣东场”沿着盐井河沿岸形成了一个繁华区,两岸建筑密集,设置了行署委员、场长署、稽核分所等机构。这个区域也正是现在的自流
重庆石柱西沱古镇
重庆石柱西沱是个因运盐而兴的集镇,图为西沱古镇云梯街。左为写意全貌;中为近景,拍摄于2005年6月,摄影/王绪波;右为特写,拍摄于2014年7月,摄影/黄豁/FOTOE。井区——自贡市的市中区。富荣东场和西场当时的中心区同时也是现在自贡市政府和自流井区政府、贡井区政府所在地。由此可知,民国时期自贡市的盐业分布区划基本奠定了现在自贡市城市经济政治中心和城市区划的格局。
19世纪末对大坟堡岩盐体的首次开发,使得城市东北的大安地区盐业生产迅速繁荣。虽然富义井在明朝中叶就衰落了,但盐区的开发已经形成了城市的主体骨架:自东向西排列着大安、自流井、贡井三个井盐生产中心地区。在此环境中,人们因盐而作,顺水行舟,择水陆两便之处而居,傍河岸井灶而聚集建城,形成了以釜溪河、旭水河为主干,以自流井、大安、贡井为骨架,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城市格局。这种以自然矿藏开采为依托的城市格局也一样影响到城市的主要建筑布局,特别是会馆建筑的分布。由于会馆建筑是一种由经济繁荣带来的建筑形式,其分布格局往往也受到城市格局的影响,因此它也随着城市中心的分布状况而呈现出松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这种状况是随盐卤资源的分布而形成的,使得这一分布状况显得无人工痕迹,自然古朴。
运盐古镇多沿水陆运盐道路分布
运盐古镇多是沿河岸展开,以方便盐船靠岸运货,如酉阳县的龚滩古镇;或是垂直于河岸呈梯状逐层展开,如石柱县的西沱古镇。总之,多分布在水陆运盐道路的节点上。
龚滩古镇作为乌江流域的重要口岸,始自蜀汉,经唐宋逐步明显。明万历元年,凤凰山岩崩塞江形成险滩,其上下江运货物均不得不在此换运,使乌江水运在此分为上下两段,来往船只均以此为起止点。自贡、忠县、郁山等盐场经长江运营的食盐和贵州境内的山货均须在此经人力盘驳过滩,另行装载。于是,商业、交通、文化同盛,各地商贾云集,遂成人口密集、商肆繁荣的集镇。建筑组群与其功能结构相对应,上下码头是古镇客货运水陆路交通的转折点,也是古镇的黄金地带,古镇相当比重的盐仓、盐号、堆场、客栈、商业点等皆在码头附近的区域就近择地设立,而凤凰山的走向在下码头及红庙子两处附近均呈内弯之势,两边相对平坦的用地得以扩展。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古镇两个扩展放大的居住生活集中片区,并且以祠堂或宫庙为中心,汇集客栈、茶肆、商铺其它娱乐设施和居住院落,形成商贸中心。每一结构中心相对应的较完整的建筑组群,同时就是在该片区层层叠叠形成的山地院落空间体系。
忠县西沱古镇则是另一番景象。古镇依山顺势而建,一改长江沿岸集镇平行江面等高线的建筑方式,独树一帜,街面垂直长江。街道共有118个台阶,1111步青石梯,号“云梯街”。街道两旁保存着明清遗留下来层层叠叠的土家民居吊角楼,加之紫云宫、禹王宫、万天宫、二圣宫、桂花园等古代著名建筑镶嵌其间,形成了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累。
盐运古镇不同于政治文化古镇,一般紧靠河岸布置,其中心多是商业街,不是官府衙门,街心大多有盐神庙、火神庙、河神庙等盐业庙宇。
运盐古镇布局也不同于普通民居古镇。一般自然形成的民居聚落,每一村落基本都有祠堂、牌坊,用来祭祖怀宗。宗祠或祖祠一般是古镇布局的中心。盐运古镇中由于外乡人居多,他们客居异乡,同宗很少,同乡而聚较多,他们在赚得坛钵满贯后,大量建造同乡会馆,这些会馆名为宫庙,实则是外地人聚会议事的场所。
古镇盐业建筑选址
(1)选址多在交通便利处
盐业古镇的建筑主体,既不是官府衙门,也不是宗祠庙堂,而是盐商会馆。盐商会馆最初主要是供盐商或工人办事、议事、集会、娱乐,但随着盐业经济的日益膨胀,会馆的权利也随之扩大,渐渐成为在政治、宗教、社会等诸方面都有影响力的机构。但盐业会馆建设之初选址时,考虑最多的,还是交通的便利。
自贡在正式设立行政市级建制以前,虽然有过近百年设分县县府的历史,但从未成为过统治集团的政治中心。荣县、富顺的衙署都在近百华里之外,自贡会馆建筑则多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繁荣之处。从盐商会馆的选址地往往就能找到城市曾经辉煌的中心区域。
比如,自贡西秦会馆的选址不仅是在自流井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而且离陕西“八大号”的所在地“八店街”仅一步之遥。当时最长的两条纵横交错的主街之一便是起于正街与八店街之间,因此交通也十分便利。桓侯宫更是处于人烟稠密、商业黄金地段正街的街口处,其西面的新街,东面的八店街、三圣桥都是商业繁荣地带。
(2)重视风水古人立宅讲求风水。比如“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概括起来就是后有靠山,前有流水(或水池),左右有砂山护卫,构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单元。产盐古镇对风水尤为看重,因为产盐靠“水”(卤水),晾盐靠“风”(风吹),晒盐靠“日”(日晒)。好的风水布局,是保证盐产量的重要因素。而运盐古镇,由于运盐主要靠水路,水更是古镇布局的首选因素。
仙市原有“五庙”,均是背山面水沿盐井河(古称“汀江”)左岸排列,“‘鹦鹉’‘象鼻’被‘虎’牵,‘狮子’回头望‘牡丹’,‘天潭’河内‘朝鼓’纳水”之意。这座船形古镇全长2000响,桥墩坝上会神仙。”这是描绘仙滩周围山水风貌的民谣,在仙市方圆几十里,这首民谣几乎妇孺皆知,可见这一方土地正是得天独厚之处。
当然,对处于城镇中心地带的会馆建筑而言,要满足这些条件是很难的,但是它的营造者们还是竭尽所能选其风水尚佳之地。比如西秦会馆的选址除了靠近其势力范围“八店街”外,它还背靠龙凤山,并立于龙凤山中间。后来本地盐商把陕商的发迹归功于其会馆的选址,说“龙凤山,像条船,陕西庙,立中间,仿佛竖起一桅杆,自流井的钱全搬。”
犍为县东北部的罗城古镇,也按风水布局。相传,古镇虽自古产盐,却不临江河,一直缺水,“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成为产盐古镇的大忌。为弥补缺憾,村民建设主街时,特意将总平面建成船形,以示“招财
重庆酉阳龚滩古镇
重庆酉阳龚滩是个因运盐而兴的集镇。
左上为古镇沿乌江展开平面示意图;大图为古镇近景,右上为古镇沿江吊脚楼,均拍摄于2005年11月,摄影/王绪波。多米,宽约650米,主街道分为南北走向,两端较窄,中间宽敞,街面起伏,恰如波涛中的甲板;街中盐神庙的戏楼高耸,如高扬的风帆,而街尾的灵官庙又如同航船的船舱,街道两侧各有一排长约200米,宽约6米的荫廊,仿佛船篷一般,又称“船厅街”。
民间风水思想从生态小环境、景观、安全或心理诸方面考虑整个选址并非完全的无稽之谈,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表现了中国古老的传统环境观。盐业古镇的布局往往对风水观念异常重视,“盐”与“水”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产盐靠卤水,运盐靠河水。但由于外在环境上的局限性,常常不能完全选择理想的风水环境,人们会采取一些风水补救措施,这使得城镇平面格局达到环境与心理诸方面的平衡。
古镇盐业建筑布局
盐业古镇在城市布局、建筑主体分布上深受盐业生产和运输的影响,对盐业建筑自身的形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盐业建筑或以盐商会馆为中心呈辐射布局,或顺着盐运河道串联布局,或沿中心街道毗邻布置。
(1)以盐商会馆为中心呈辐射布置
自流井地区的正街,从清末到现在一直是自贡市市中心最繁荣的商业大街。从这条正街向外辐射,西面的新街、东面的八店街、三圣桥一带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地带。盐业建筑便围绕这个中心呈辐射状布局,三圣桥的西秦会馆、沙湾的王爷庙、正街的桓侯宫、贵州庙(己毁)等盐业建筑就簇拥在中心地带周围。
(2)顺着盐运河道串联布置
风水理论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盐业建筑多遵循此道面向河道呈线型展开。从光绪版《巫山县志》可以看出,巫峡镇和大昌镇在形成之初,完全按照风水观念,环水背山而建。从河对岸看去,整个古镇城郭环抱,高大的宫、堂、庙宇错落其间,一派娴静自然的风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盐业移民人口的增多,座座民居沿街道簇拥在会馆之间,民居和会馆建筑串联一起形成街道。
(3)与中心街道毗邻布置
与中心街道毗邻布置的会馆建筑群往往出现在比较小或次等的城镇。由于土地有限,各籍盐商皆毗邻街道修建会馆建筑以争取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情况在贡井地区的会馆群布置中表现得特别典型。
有些大集镇由于分布在盐道的重要节点上,借用水路、陆路的交通之便,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慢慢聚集人气,逐步扩展为大型村镇直至现代城市。鄂西的重要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城、咸丰县城便是如此。
有些小集镇,随着现代道路的建设,慢慢偏离交通干道,孤独困守大山之中,逐渐走向衰败。宣恩的椒园镇庆阳坝老街、两河口老街、恩施的屯堡老街,利川的老屋基是其典型。盐道上这些衰败的老街,因其特有的历史和风貌而成为我们研究城市发展、社会经济、民风民俗的活化石。
有些分布在江河边的盐道古镇,因为水电站的修建,而遭受灭顶之灾。清江边的现长阳县的盐池镇,云阳县云安古镇即是如此。
罗城古镇“船形街
罗城古镇“船形街”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穿逗木构架,从空中鸟瞰,古镇就像搁置在山顶的一只船。据传,古镇建成船形系因罗城不靠大江大河,年年干旱,所谓“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要得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为此,数百名能工巧匠精心构筑,修建了这个“船形街”。上世纪八十年代,澳大利亚的建筑专家经过数次考察后,仿造“船形街”的布局,在墨尔本市建造了一个船形的“中国旅游城”。
右上为罗城古镇“船形街”鸟瞰示意,右下及左图为船形街全貌与中心区,拍摄于2014年2月,摄影/曾幼灵/CFP。
盐业古镇的形成可追溯到人类的起源时期,而古镇的发展与成型期主要在清末太平天国和民国抗战期间的两次“川盐济楚”时期。
中国大多数早期的城市,一般规模较小,职能单一,基本上都以政治职能为主,且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多,但城址迁移频繁。如在夏代,夏后氏都城即发生十迁,至于商代,更是“不常厥邑”。但是,川、渝、鄂这些因盐而兴的城镇却不同,由于产盐的过程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并且一直平稳发展少有间断,因此这些城镇的历史都较久远。又由于它们地处深山,很少经历大的战乱破坏,一般都呈现较强的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积存。这些古镇从布局、选址到建筑群落分布都极具特色,再加上以盐为线索的发展轨迹明确,是研究巴蜀场镇形成发展历史的绝好场地。
另一方面,川盐古道对沿线山区的地域文化、传统聚落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盐道古镇深受移民文化影响,呈现出南北交融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但是近几年,“现代移民”在量和力度上都远超过去几个世纪在盐道上艰难渗透的移民潮。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强势文化,随着现代公路的贯通,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传统建造技术进行着致命的打击。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村庄迅速地消失,只有那些偏离现代公路的传统聚落因失去发展的动力而暂时得以保存,成为我们研究历史与传统的珍品。在整个社会趋于大同而慢慢丧失自我的时候,人们会越来越看重这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同化的异域“净土”,但愿它们能在努力保存传统聚落地域特征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