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反思:孩子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孩子们一份什么样的教育?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一个“对话”、“情感”、“开放”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到语文课堂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才能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主体;对话;情感;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5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笔者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新课程真好!但是,仅仅高呼“新课程真好”似乎太简单了。于是,笔者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新课改以新的内涵。
每当笔者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纯真、探求的眼睛,笔者不能不问自己:孩子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下面,笔者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中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孩子需要“对话”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谈不上去和谁对话。
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 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还指双方的互相吸引、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他们头脑中建构的一种意象,教师无法直接看到、摸到,但教师可以倾听、观察、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师生对话,对学生既有的文本进行修正、补充、从而在对话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应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的手去“拉”一把,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2. 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文本的认识、感受和体验。而学生的心理年龄较为接近,个体经验积累也相差无几,他们之间的对话容易互相感染,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生生对话,要注意有学习伙伴才可以交流。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上,我们应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心与心交往,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于是,笔者常常依据教材特点,为孩子们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提出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让他们在“生生对话”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长带领组员协同学习,从而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生生和谐对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 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关键是要看学生头脑中的文本是否已经通过对话、激活,在互动、平等的平台上是否产生新的突变。在语文课堂中,笔者经常会这样问孩子:“如果你是书中的某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与文中人物去对话,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问学生,例如你就是这只大黑骡子,当你听说彭德怀做出要将你枪杀的决定时,你会想些什么,或者对彭总说些什么?让孩子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二、孩子需要“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生观”,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对话”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感情去学习。
1. 激情导入,引发情感
新课改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任何一首诗,一幅画,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素。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每篇教学的开始,我都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从而引领孩子们度过那“激情燃烧的”课堂。例如在导入新课《大江保卫战》时,笔者在录像洪涝灾害记录片的背景下,激情地描述:“同学们,看啊,1998年的夏天接连不断地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来亲身感受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学生一下子就被带进了那特定的长江水泛滥的情景中,为后来的语言表达开启了一扇门。
2. 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离开具体的情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故在教学中,须引导学生们细细品味优美文字,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打动你的细节,让你感受到爱的温度的词句”,引导学生精读,通过读来体会父母之间的如茉莉般的爱,当读到病中的妈妈仍然想着答应爸爸的饺子,而出差回来的爸爸没有吃饺子,没有听“我”的谎言,便直奔医院的“饺子图”时,孩子们读出了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和心有灵犀的直觉都是爸爸妈妈之间真爱;当读到妈妈嘴角带着微笑睡在病床上,而爸爸握着妈妈执的手,伏在妈妈身边的“执手图”时,孩子们读出父母为了能让对方休息好,而牺牲了自己睡眠的平淡而感人的真爱。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学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与文中主人公同样的心声——爱如茉莉。
3. 尊重学生,倾听情感
有了个性化的思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情感。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满,采取了避让的措施,笔者让学生讨论蔺相如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有学生说:这样很对,可以使问题变小,使廉颇冷静的思考问题,这是顾大局,识大体的表现。也有学生说:这样做不对。对于孩子的回答,笔者很是意外。他的理由是:作为赵国的上卿,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如果廉颇一时不能醒悟,那不是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吗?笔者认为蔺相如应该主动找廉颇谈心,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他一定会成功的。笔者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激动和幸福。笔者想这一幕一定会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对课本、对问题作出的不同思考,并对其独立思考的行为给予表扬,来呵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孩子需要“开放”的课堂
1. 融合教材,加强学科间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言文字是载体,教材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使语文学科和思想品德、科学、社会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又使语文学科和音乐、美术息息相通。传统的课堂教学割裂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制造了人为的分科教学。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
《咏华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这篇课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学生画的画,贴的贴,各展其能,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教师展示一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民主评议,“你觉得他画得怎样?”学生有的表扬学生画得很好,说“他把太阳画在小孩头上很好,因为华山离小孩很近。”,有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要画在山的中间,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
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采用让学生读读、画画、评评的方式,达到了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并且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2. 走进生活,加强与生活联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一大语关”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源泉,是课室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为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学习语文。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语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对话”、“情感”、“开放”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到课堂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谷实验小学 0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