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云
(辽宁宽甸县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丹东118200)
杂交榛子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科研组,以平榛为母本,以欧洲榛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培育出的F1代杂种榛,经20多年选育研究而培育的新经济树种。2000—2003年丹东地区先后引入杂交榛子优良品种18个,经引种栽培试验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丹东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栽培品种13个,使丹东地区杂交榛子实现了园艺化栽培,发展规模迅速升温。目前,全市区杂交榛子栽培面积0.1万hm2,并具有继续扩大规模的态势。
杂交榛子栽培主要苗木的来源,是利用植物体组织器官繁殖的无性系苗木,因繁殖材料生理成熟度高,既保持了品种的遗传性,又能提早结果,并且苗木可直接定植建园。目前,丹东地区杂交榛子苗木的繁殖方法主要依赖压条繁殖,因而繁殖系数较低,苗木产量依然满足不了现实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制约了杂交榛子的快速发展。
杂交榛子无性繁殖苗木有硬枝扦插苗、嫩枝扦插苗、硬枝压条苗、绿枝压条苗、茎尖组培苗、茎段组培苗等方法,丹东地区主要采用绿枝直立压条苗繁殖技术。
压条时间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物候期差异而定,丹东地区应在6月中旬至下旬进行为宜,大体划分时间为,丹东地区南部可提早进行,丹东地区北部稍晚时间进行。过早过晚都将影响生根效果。具体标准可观察萌蘖条生长发育状况,当萌蘖条基部半木质化,直径不小于0.3 cm以上,苗高50~70 cm时操作,此时压条的最佳适期约为10天左右,最迟必须在7月5日之前结束。
2.1 准备0.3~0.5 mm铁线或0.35~0.45 mm铜线、用2 mm铁线自制,类似建筑用的钢筋钩绑线钩、选用2 mm宽板毛刷、自制划皮刀、锯末子或河砂、油毡纸、盛装药液的器皿。
2.2 生根剂 选用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其中药剂一种即可,95% 医用酒精。
2.3 苗木准备 压条开始前2~3天将苗木丛进行整理,剔除小苗、弱苗和尚未半木质化苗;将准备压条的苗木高度25 cm以下摘除底叶。
压条共分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一气呵成。
3.1横缢
在苗木基部距地面2~4 cm处,将事先剪好的长8~9 cm铁线对折成双线,用绑线钩绞紧。松紧程度以绑线处有树液溢出为准,过松苗木生根不好,过紧影响苗木继续生长。
3.2划皮
用划皮刀在绑线处上方划皮;苗的两侧各划1刀。深度以划破皮层为宜,划皮高度8~10 cm。
3.3涂药
3.3.1 配药 涂药前将生根剂配制成1 000×10-6药液即0.1% 浓度。以1 g生根剂为例:用95% 酒精500 ml溶解生根剂,待全部溶解后加水500 ml,即配制成50% 酒精浓度近似1 000×10-6药液。药液随配随用,以2 h内用完为限。药液配好避光保存。
3.3.2 涂药 苗木划皮后立即涂药,用板刷在苗木两侧划口处涂药,涂药要细致、全面。
3.4圈茓
将事先裁好的25 cm宽油毡纸在苗丛四周圈成茓子。茓子大小视苗木多少而定,茓壁应距苗木10 cm以上。用土做培覆材料的不圈茓。
3.5培覆
培覆材料可根据情况选择,以锯末子最好,河沙和园土次之。锯末子要用阔叶树锯末子。使用前调整好湿度,以湿润,手握又不见水为宜。培覆高度以培覆物下沉后高度不低于30 cm为宜。
4.1 经常检查压条苗,对倒伏苗及时扶正。
4.2 检查培覆物干湿度情况,干燥时及时补水。
4.3 用土培覆的压条苗应及时除草。
4.4 及时防治病虫。尤其对黑煤病、叶斑病、锈病要严加防范。
4.5 用土培覆的压条苗,如没使用茓子圈,暴雨过后及时补上。
秋季起苗在榛苗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进行;春季起苗在土壤解冻后到榛苗萌芽前进行。压条苗起苗只能人工作业,起苗时在横缢处剪断,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须根保留长应20 cm以上。
起苗时边起边分级,根系避免日光直射和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分好级的苗木尽快进行临时性假植。
苗木应按如下标准进行分级:Ⅰ级苗:苗干高40 cm以上,地径5 mm以上,木质化根系5条以上;Ⅱ级苗:须根发达,苗高或径粗达不到Ⅰ级标准的为Ⅱ级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凡须根稀少和弱小的苗为不合格苗。Ⅲ级苗不能出圃,要在次年移植继续培育。
7.1露天地沟贮藏
7.1.1 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壤干爽的地方,按东西方向,挖贮藏沟,沟深25~30 cm,沟底宽25 cm,沟北侧做成60°~70°斜坡,将挖出的土叠在沟北的沟沿上做枕。
7.1.2 将不同等级、不同品种苗木分别摆放沟中,苗茎向北倾斜摆放,摆放密度以苗根互不重叠为准,做好品种,等级标记,然后再挖第2行沟,第2行与第1行平行,沟距10 cm,沟长、沟宽、沟深与前相同,将挖出的土均匀的覆盖在第1行苗根、苗茎上,苗茎上部露出约20 cm,踩实。第2行苗木摆放好后,再挖第3行沟,将第三行挖出的土培覆在第2行苗木上,以此类推,此法类似农民栽葱的方法。
7.1.3 土壤封冻后,用玉米秸或稻草、杂草等将贮藏苗覆盖,覆盖厚度10 cm即可。
此法优点是操作简单、省工,春季撤除覆盖物后,土壤解冻快,可提早取出苗木。
7.2塑料大棚贮藏
根据需要贮藏苗木的多少建塑料大棚,塑料棚上覆盖草帘,用揭、放草帘调解棚内温度。大棚骨架要结实牢固,能抗雪压。
棚内苗木斜摆,用湿润河沙培苗,苗茎露出15~20 cm,摆一行用河沙培一行,直到棚满为止,留出过道。品种、等级做好标记,注意检查河沙湿度,及时补水。此法出苗早,方便苗木销售。
7.3地窖贮藏
贮苗方法与塑料大棚相同。
此方法优点:窖内温、湿度可以控制,河沙始终保持相同湿度,不用补水,苗木萌芽晚,自用方便。
参考文献:
[1]梁维坚,董德芳.大果榛子育种与栽培[J].中国林业,2002(7):178
[2]夏国京,郝萍.大果榛子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