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艳,王宏涛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林业局,陕西 宝鸡721100)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对实现“国土增绿、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奋斗目标,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千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千阳县林业工作围绕生态林业建设一个中心,突出造林绿化、资源保护两大重点,坚持生态增效、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三项要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千阳”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县等多项荣誉。全县生态林业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1.1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全县共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4.3万hm2。四旁植树560万株,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0.4万多hm2,建设新品种核桃经济林0.1万hm2,全县核桃林面积累计达到0.7万hm2。
1.1.2 造管并举,生态林业建设格局趋于合理 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切实加强公益林建设工作的同时,把管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省政府封山禁牧令,全面推进舍饲养畜,造林“两率”明显提高。全县成立天保工程集体林管护站13个,其中县站1个,乡镇管护分站12个,落实护林人员121名。
1.1.3 保护与利用并举,林业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现有森林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林木种苗、经济林和森林旅游产业,促进了群众增收。以新品种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产业逐步壮大,以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1.1.4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 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大幅度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森林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局部地区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大的自然灾害。
千阳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经过近十年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特别是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与“十五”初相比,林业用地面积由3.3万hm2增加到6.4万hm2,有林地面积由2万hm2增加到4.3万hm2,森林覆盖率由24.2% 增加到43.33% ,森林面积虽然不断增加,但是,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来看,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分布不均。
1.2.2 现有林地生态、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林种树种结构不够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病虫鼠为害等因素影响,加之抚育措施不到位,现有林地生产力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还不高。
1.2.3 新造幼林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林分质量不高 从现状看,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新造幼林面积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投入不足,浇水、除草、修枝、施肥等抚育管护措施没有跟上,幼树生长不良,林分质量不高。
1.2.4 林业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快 以新品种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生态旅游、木材加工起步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后劲不足,种苗花卉虽有一定规模,但因品种不全,分散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
1.2.5 林业改革力度不大,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缓慢林业建设投入不足,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和林业重点项目实施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长远与当前、保护与发展、治理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到2015年,使全县有林地面积由“十二五”初的4.3万hm2,增加到4.5万hm2,净增林地面积0.2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初的43.33% 增加到“十二五”末的45.50% 。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和“绿色千阳”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以新品种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和以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林业生产总产值逐年增加,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幅度有较大提高,林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目标,扩大县城绿化面积,提升园林城市建设水平。以千河两岸水系绿化为主线,以县城小区和街巷绿化为基础,以南北两条环线绿化为衬托,以南山和城北台塬绿化为背景,形成完整的山水园林城市绿化体系。加快城乡绿化,到“十二五”末,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45.50% 。
按照“抓重点、建精品、扩规模、上水平”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宝汉高速南引线、千湖湿地公园、工业园区、县乡主干公路沿线和县城、乡镇驻地及农村中心社区规划村绿化美化,全力争取天保工程二期、三北造林五期工程造林、封山育林;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核桃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
抓好林木采伐审批、过程监管、迹地更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全县123株古树名木建档挂牌管理工作,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强化全县护林网络建设,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措施,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切实抓好有害生物防治,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确保病虫害防治“四率”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继续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级档案分类整理、林权发证工作,确保发证到户率100% ;完成集体林确权到户林地的林种划分到户工作,全面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做好林改配套改革工作,逐步推进林地流转交易、林权证抵押贷款等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加快生态旅游建设步伐,全力抓好莲花山狩猎场建设管理工作;围绕千湖湿地公园,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做靓生态旅游名片。
做好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加大扑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我县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完善防火预案、健全应急机制,为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保证。全县组建专兼职扑火队伍12支,队员360人,确保全县森林火灾发生率低于0.2‰。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本着“名、特、新、优”的原则,在全县建成“四横六纵”十个新品种核桃经济林产业带。到2015年,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1万hm2。引进1~2家以加工核桃饮料、核桃食品、核桃保健品为主的精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500 t左右。进一步完善和组建千阳核桃种植产业协作组织及联盟,组建和完善10个核桃种植基地农民合作组织,积极推广核桃种植标准化产业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温作民.生态林业与发展[M].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