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誉
(1.福建省政和县星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600;2.福建省政和县白岩农业科技示范场)
福建省政和县是中国锥栗之乡,锥栗是其主要经济林之一,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2万hm2。随着锥栗面积成片种植,锥栗病虫害逐年加重,损失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政和县白岩农业科技示范场锥栗园进行多年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为害锥栗的主要病虫害为“四病四虫”,其中“四病”是指栗疫病、皮疣枯枝病、炭疽病和黑根立枯病,“四虫”是指栗瘿蜂、桃蛀螟、栗大蚜和透翅蛾。现将锥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锥栗种植户提供参考。
1.1.1 发生特点 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等。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分布广、为害重。是当前政和县锥栗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以分生孢子器、子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树树头和主枝上的病皮层内越冬[1]。主要为害锥栗树的基部和主、骨干枝,为害初期病斑呈褐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肿皱隆起,皮层组织腐烂,天气潮湿时,分泌出酒糟味汁液,遇到空气氧化成黑色,黄蜂经常出现在病斑上。病斑逐渐扩大,造成全株或全枝枯死。
1.1.2 发生规律 该病主要以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枝干。政和县一般在3月底开始发病,5~6月初进入发病盛期,感病枝干陆续枯死,并延续到9月中旬,10月后病情停止发展。此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借接穗和苗木传播。凡是栽培管理粗放、病虫为害、冻害、肥力不足、过度密植、修剪过度、机械损伤等,都会加剧病害的发生和扩展蔓延。
1.1.3 防治技术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等,防止病苗木、接穗、果实、种子引入无病区。②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水,注重磷、钾肥施用,严防过度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冻害、日灼和机械损伤。③药剂防治。出现病斑时要及时刮除,在刮除病斑时应刮除干净,宜见绿不见白,即不能见到木质部。刮干净后涂上10倍液的“402”抗菌剂和80%敌百虫或80%敌敌畏混合液,每7 d涂1次,连续3次。④冬季清园。剪除栗树上的病枝、枯枝、密枝,改善栗园通风透光条件,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对栗园内所有栗树主干基部涂白1 m。
1.2.1 发生特点 皮疣枯枝病又名粗皮病,近几年在政和县发生较多,主要为害2~3年的嫁接苗,该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枝上越冬。发病初期枝干表皮孔周围疣状隆起,形成浅银灰色小肿块。随着病情加重,疣点增多并突起,用手摸像摸砂纸的感觉,俗称粗皮病。发病时,叶芽萌发、长叶和抽梢均明显滞后,且新枝伸展乏力、变短,多呈丛生状。严重时春季不抽新梢,整枝枯死。剥开患病皮层可闻到淡淡酒糟味。病枝治愈后皮孔常会开裂成火山口状,同时隆起皮孔四周常有凹陷的红褐色晕圈,次年凹陷处常见有新皮孔生成。[2]
1.2.2 发生规律 根据多年观察,该病主要为害嫁接后2~3年的锥栗树,早熟品种处暑红发生较重。发病时期都在开春时期即锥栗的发芽期,初现发芽迟或不发芽,发出的芽细小,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出现整株死亡。进入8月份病害逐渐停止发展。病菌是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枝上越冬,来年借助风雨传播,从伤口、皮孔等侵入枝条。
1.2.3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等,防止病苗木、接穗引入无病区。②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水,注重磷、钾肥的施用,严防过度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防止机械损伤。③药剂防治。以防为主,在锥栗发芽前用“402”600倍液加40%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雾。对已发病的锥栗树用“402”600倍液加40%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雾,7 d喷1次,连喷3次。④冬季清园。剪除栗树上的病枝、枯枝、密枝,改善栗园通风透光条件,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对栗园内所有栗树主干基部涂白1 m。
1.3.1 发生特点 栗炭疽病在各锥栗产区普遍发生,主要造成果实腐烂、落果、干瘪果实挂果现象。病原菌属真菌性病害,有性阶段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3];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主要侵害果实、芽、叶片和枝梢。叶片受害初期形成褐色、不规则或圆形的病斑,多沿叶脉和叶柄扩展蔓延,常有红褐色细边缘;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早春嫩芽和新梢受害后呈水渍状,如开水烫过,迅速萎蔫,最终芽或新梢枯死;潮湿时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球苞受害出现红苞现象,造成落果,后期果实干瘪出现挂果现象;果实受害造成果肉腐烂空洞等。
1.3.2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组织内潜伏越冬,或随感病果球越冬。翌年春季锥栗萌芽时形成分生孢子,经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至锥栗嫩梢、叶片、枝干、幼篷,最后引起果实发病。锥栗炭疽病是锥栗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果实发病多从顶端开始,也有的从侧面或底部开始,感病部位果皮变黑,常有白色菌丝。病菌侵入果仁后,种仁变暗褐色,随着症状的发展,种仁干腐,失去食用价值。
1.3.3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水,注重磷、钾肥施用,严防过度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科学修剪,剪除栗树上的病枝、枯枝、密枝,改善栗园通风透光条件,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对栗园内所有栗树主干基部涂白1 m。②药剂防治。每年在3月下旬锥栗发芽时、5月中旬谢花后、8月份果实膨大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402”600倍液、 “大生M-45”10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
1.4.1 发生特点 栗黑根立枯病病原菌有两种,即急性和慢性,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急性发病树,在盛夏时锥栗树叶急速萎蔫、卷曲、干枯;慢性发病树,生育期锥栗树叶片缓慢黄化、干枯、落叶,病树根变黑腐烂,细根皮层易剥离。[4]急性发病树早期不易发现,慢性发病树落叶早、春天发芽迟、长势弱。
1.4.2 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土壤中病组织上越冬,以病菌孢子或病、健根接触传染。土壤黏重、通气不好及排水不良的锥栗园发病重。
1.4.3 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及时排出栗园积水。增施农家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抗病能力。②发现树叶发黄时,扒开根土剪除病根。用1∶1∶100波尔多液1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用40%五氯硝基苯 (药∶土=1∶80)进行土壤消毒。
2.1.1 发生特点 栗瘿蜂又称栗瘤蜂,属膜翅目瘿蜂科。枝、叶上形成瘤状虫瘿,引起枝、叶枯死。此虫分布很广,为害锥栗、茅栗等,分布在国内所有锥栗产区,福建各锥栗旧产区和新产区均有发生。被害锥栗春季长成瘤状虫瘿,在虫瘿形成过程中,消耗树体养分,不能抽生新梢,叶片畸形,小枝枯死,不仅影响当年产量,也影响翌年产量和质量,若干年后不易恢复,严重时全株枯死。栗瘿蜂为害锥栗芽,在芽内蛀食,膨大成瘤瘿,受害芽春季不能抽发新梢,直接长出栗瘿,属于芽瘿型;在枝梢内蛀食,膨大成瘤瘿,着生在当年新梢的顶端或下方枝条上,属于枝瘿型,常使枝梢枯死,导致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和结果;着生在叶片主脉上或叶柄基部形成虫瘿,属于叶瘿型。
2.1.2 发生规律 栗瘿蜂是为害政和县锥栗的主要害虫之一,锥栗受害面积大、损失严重。据调查,目前受害最严重的品种有处暑红、大叶尖嘴、小叶尖嘴、乌壳长芒。栗瘿蜂在本地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锥栗芽内越冬。来年开春后幼虫开始活动取食。随着发芽和新梢的生长,受害的部位开始出现瘤瘿,每个瘤瘿内有幼虫3~4只,5~6月幼虫在瘤瘿内化蛹。6~7月为化蛹期,羽化为成虫,在瘿内停留10 d左右,然后飞出,并在树冠下部及内膛枝健芽内产下3~4粒卵。
2.1.3 防治方法 ①进行冬季修剪,清理内膛细弱枝、过密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也利于降低栗瘿蜂虫口数量。②保护天敌,收集冬季修剪下来的枯瘿,带回室内置于笼中,待第2年春天挂入栗林内,使天敌羽化产卵寄生栗瘿蜂。③在3月中旬,采用40%乐果对水1倍液涂树干防治。在栗树主干基部用刀刮去粗死树皮,约40 cm宽的一圈,以露出绿色嫩皮为度,用稀释1倍的40%乐果涂刷2遍。④6月上旬成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对树冠喷雾防治栗瘿蜂成虫。
2.2.1 发生特点 栗桃蛀螟又称桃斑螟、桃蛀野螟,属鳞翅目蛾科。是政和县锥栗的主要虫害之一,是一种食杂性害虫,既可为害多种果树的果实、还会为害多种农作物等,危害率轻者在25%左右,重者可达到70%以上。根据调查,桃蛀螟主要以幼虫蛀害幼果和成熟的坚果,引起严重落果。被害栗篷苞刺干枯,易脱落。栗果常被蛀空,并以虫粪和丝状物互相粘连,影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2.2.2 发生规律 桃蛀螟在政和县每年发生2~4代,且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锥栗堆放场所、锥栗树皮翘裂缝隙、球苞、坚果等处越冬。7月份幼虫孵化后,多从苞梗附近蛀入危害幼果,在球苞肉上取食,引起大量早期落果。少量老熟幼虫蛀入坚果危害,以老熟幼虫越冬。9~10月份,当坚果接近成熟,球苞即将开裂时,为幼虫蛀果盛期。坚果采收后,锥栗堆放期间,幼虫还会转果为害,并很快发育,食量大,危害严重。
2.2.3 防治方法 ①成虫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杀成虫和初孵幼虫。②栗苞果收后,应及时脱粒,可减轻幼虫蛀果为害,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果堆内的老熟幼虫,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③冬季要清理栗园,烧毁落叶、枯枝、枯草等,以消灭越冬虫源。
2.3.1 发生特点 栗大蚜又称大黑蚜虫。在政和县锥栗园内普遍发生,是当前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枝梢叶片背面和树干上,刺吸汁液,影响枝梢叶片生长和锥栗果实发育成熟。
2.3.2 发生规律 栗大蚜1年发生数代,整年危害枝梢和叶片。群居在枝梢叶片背面和树干的向阳部分,刺吸危害,对锥栗的树势有不良影响。每年4月上旬,卵孵化为无翅胎生雌蚜,群集在嫩梢上危害、繁殖;5月份蚜虫数量剧增,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扩散到其他枝叶上为害、繁殖;8月份,大部分蚜虫群集在嫩枝上或栗篷针刺间刺吸汁液;10月份产生有性蚜,并于11月份雌雄交尾后产卵在树皮缝隙或枝干裂缝处越冬,卵常数百粒或上千粒单层排列成块,此期也是消灭害虫的有利时机。
2.3.3 防治方法 ①在锥栗落叶后进行清园,烧毁枯枝落叶,并全园喷施石硫合剂。②于春季卵孵化时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杀。
2.4.1 发生特点 栗透翅蛾俗称串皮虫,是锥栗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部位是锥栗树的主干或主枝韧皮部。被害处呈肿瘤状突起,皮层翘裂。严重时可环绕主枝或树干一周,致使主枝枯死或者全株死亡。据观察,主要为害部位在砧穗接合处的愈伤组织的韧皮部。
2.4.2 发生规律 锥栗透翅蛾2年完成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被害树枝干老树皮下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3月中旬开始出蛰,3月下旬进入为害期,取食枝干韧皮部。排泄物填充旧食区,不外排。8月下旬老熟幼虫在虫道的木质部处筑室化蛹。9月中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进行交尾,于夜间产卵于树皮裂缝和虫道内,每次1粒,以离地面10~70 cm主干、主枝范围内产卵最多。
2.4.3 防治方法 ①保护创伤部位。对修剪口,嫁接口应及时用白涂剂、石硫合剂残渣进行刷涂保护,防止成虫产卵。②刮树皮除虫。于成虫羽化产卵期及幼虫初孵期,对近地面1 m以下主干老树皮、旧的羽化孔、被害部位等产卵场所进行刮皮,刮下的树皮收集后进行集中销毁,以消灭其中的虫卵及初孵幼虫。同时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药涂干,一般每隔7 d喷1次,2~3次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还可将煤油1.0~1.5 kg加入80%敌敌畏乳油50 mL搅拌均匀,涂刷枝干表皮失去光泽、水肿、流液、有腐臭味等被害处,一般在3月进行。
[1]瞿巧文,李启良,鲍新梅,等.栗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7):282.
[2]朗学军,陈龙飞,林福平,等.板栗皮疣枯枝病的初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99,26(1):50-51.
[3]杜云萍,刘丰举.板栗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1997(9):14.
[4]张发备.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1(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