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思考

2014-04-18 10:04臧春荣庄忠钦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科院科研成果福建省

臧春荣,郑 轶,杨 扬,庄忠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产业管理处 350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科技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对于科研院所来说,知识产权工作尤为重要,只有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转化、保护的关系,才能更好实现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转化的基础,知识产权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目的,可以激励与推动科技再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保护的重要手段,它赋予知识创造者对创新成果享有法律上的权利,保护知识成果创造者的权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1 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工作概况

福建省农科院近几年十分重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努力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2013年12月,福建省农科院共申请专利588项,其中发明专利413项、实用新型162项、外观设计13项;获得专利权361项,其中发明专利197项、实用新型152项、外观设计12项;申请植物新品种46项,获得农业部新品种保护权25项。特别是近年来,不仅知识产权数量在增长,申请单位也由以前集中在5~6个研究所扩大到16个研究所,反映出福建省农科院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当前,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转化基本包括三种模式:转让、开发 (包括授权开发与合作开发)、实施许可。2011~2013年,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转让涉及合同金额达1600多万元。

福建省农科院授权的专利中,“捕食螨”相关专利的实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销售捕食螨的公司,目前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成果转化为一体,年生产8000亿只捕食螨的商品化基地。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捕食螨(专利产品)被评为福建省自主创新品牌产品。产品销售占我国市场份额的85%~95%,产值占我国份额的90% ~95%。2000~2013年胡瓜钝绥螨作为天敌产品已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的1832个县市的柑橘、棉花、茶叶、苹果等20多种农作物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培育创新型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因此“人才兴院”战略一直是福建省农科院实施的强院战略之一。首先是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形成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把遴选、造就具有创新性构想、战略性思维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内外学科前沿、研究大课题、出大成果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的突破。福建省农科院设立了人才基金、科技服务基金、青年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测试基金,每年举办“三创”大赛,推进“科技英才”培养计划,调动了中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已培养博士 (生)108人、硕士 (生)381人。

2.2 打造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为了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综合竞争能力,通过整合资源、协作创新,凝练重点科研方向,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优化资源配置,在衔接“十五”期间院首批重点学科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福建省农科院启动了首批10个科技创新团队。各团队以人才队伍培养为着力点,以提高科技综合实力为目标,重点推动科学研究的“四化”,即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围绕影响和制约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加强团队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性技术、产业缺失技术的研究,突出特色,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仅仅几年时间,10个科技创新团队共承担国家、省级各类科研项目1506项,承担省68个国家、省、部下达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任务。

2.3 搭建创新平台,提供条件支撑

创新平台可以为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福建省农科院目前已建成39个创新平台,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野外观测站、种质资源圃等平台。另外,通过科技创新与服务,福建省农科院也与企业共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工作站40个,构建了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新型创新体系。随着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投入使用,福建省农科院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4 创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体系

成立机构,配备人才,制度与资金保障,形成福建省农科院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福建省农科院设有知识产权办公室,挂靠院产业管理处,配备3位专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成立由院长挂组长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每个院属研究所配备专职所领导和专管员各1名配合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形成了院所两级管理的模式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根据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知识产权内部规章制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暂行管理办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交易实施细则》。每年设立20万元知识产权专项管理资金,用于知识产权申请资助、发明专利前3年年费资助及获授权后的专利奖励。

3 当前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福建省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转化能力有所提高,但知识产权转化率还有待提升,主要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迟,部分科技人员仍存在重成果、论文,轻专利;重品种审定,轻植物品种权申请的思想,知识产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加强宣传与学习,积极营造氛围,让更多科技人员参与到申请与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列。

3.2 科研立项缺乏市场导向

有些科研成果由于在立项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与效益,与市场脱节,难以实现转化。因此,立项阶段就应准确把握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明晰企业具体的科技需求,确定合作伙伴,既容易得到政府立项与企业的投资,又可更多地利用企业技术平台进一步开展相关研发活动。

3.3 评价引导需要建立产学研新机制

当前,有不少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难以实现转化,今后应完善公益性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机制和人才评价、职称评审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包括利益分成、设备资源、技术培训、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科技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等内容。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龙头、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这是科技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4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对策建议

4.1 搭建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各种交易会与转化平台,展示推介福建省农科院的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和成果。如国家专利展示交易会、植物新品种展示交易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建省“6·18”高新技术转化交易平台及各种农业专场对接会等。

应将福建省农科院的知识产权分门别类加以管理,积极寻求交易合作伙伴。当前,一般采用企业需求与福建省农科院知识产权信息对照筛选的方式,积极寻求交易企业,与有意向的企业进一步沟通协商,促成交易;个别重大的知识产权,挑选有可能成交的一些企业直接发函推介。如福建省农科院的1个国家一类兽医证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以200多万元成交。

4.2 加强技术经纪人培养

知识产权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项目挖掘、项目评估、项目签约和项目实施等环节。因此,技术经纪人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福建省举办的技术经纪人培训,目前已有十几位技术经纪人获得资格证书。

4.3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积极性

为了激励知识产权转化,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知识产权转让与实施许可方式实现交易,所获收益按院、所、完成人分配比例为20%、40%、40%,对知识产权实施转化的发明人给予较大比例的奖励。

4.4 合作研发,推进科研成果孵化

为实现成果孵化能力的突破,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启动建设10家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针对福建省支柱或重点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技术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及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合作开发,做好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可行性分析论证,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生产力。

猜你喜欢
农科院科研成果福建省
科研成果转化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