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云,江文清,谢冬容,周仕全,邱慧明,胡忠全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建阳354200)
圣丰1优319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稻新品种。母本为不育系圣丰1A[1],父本为优质恢复系南恢319,父母本均为南平市农科所自主选育而成。圣丰1优319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30)。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圣丰1优319于2009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6.1 kg/667m2,较金优207(CK)增产3.8%;2010年参加续试,平均产量500.2 kg/667m2,比金优207(CK)增产4.9%。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88.1 kg/667m2,比金优207(CK)增产4.3%。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01.9 kg/667m2,比金优207(CK)增产1.6%。区试评价该品种适宜在湖北、浙江、湖南、江西以及安徽等长江以南稻瘟病轻发稻区作晚稻种植。
圣丰1优319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浙江、湖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9 d,比金优207(CK)长0.5 d。
圣丰1优319有效穗为22.1万/667m2,株高105.4 cm,每穗总粒数124.4粒,结实率79.4%,穗长23.3 cm,千粒重25.7 g。国家区试2 a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高感稻瘟病、黑条矮缩病、褐飞虱、感白叶枯病,抽穗期耐冷性弱。其中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黑条矮缩病发病率63%,褐飞虱9级,白叶枯病7级。圣丰1优319米质优良,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整精米率为55.5%,长宽比为3.2,垩白粒率为14%,垩白度为3.2%,胶稠度为78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5.3%。
秧田畦面不宜有水层,原则上保持畦沟有水,畦面湿润。圣优1优319在福建省作双季晚稻栽培,适宜在6月中下旬前播种,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秧田播种量12.5 kg/667m2,每667m2用15 kg左右复合肥作基肥,当秧苗长至1叶1心期用15%多效唑200 g对水100 kg喷施秧苗,促进秧苗矮壮、增加分蘖。秧苗长至3叶1心,每667m2秧田施尿素5 kg作断奶肥,移栽前3~5 d施送嫁肥。秧龄控制在 25 ~ 30 d[2]。
圣丰1优319分蘖好,高产栽培强调合理密植,注意促蘖,足蘖,在壮秧前提下,可适当密植,插植规格采用18 cm×(18~21) cm,丛插2粒谷秧,每667m2插足基本苗8万~10万。在密度适宜的基础上,确保足穗大穗。
圣丰1优319较耐肥,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早施追肥,酌施穗肥,后期适当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氮、磷、钾肥比例1.0∶0.5∶0.8,每667m2用纯氮12 kg。具体施肥方法: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田插秧前每667m2秧田施有机肥1 000 kg,另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30 kg,基肥用量占肥量50%左右。分蘖肥用量约占总量40%~45%,移栽后5~6 d第1次追肥,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即每667m2施碳酸氢铵20 kg,过磷酸钙25 kg;移栽后14 d第2次追肥,以氮、钾肥为主,每667m2施尿素6 kg,氯化钾10 kg。幼穗分化期应早施穗肥,施好平衡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齐穗后可适量喷施KH2PO41~2次,延长叶片寿命,促进籽粒灌浆结实,增加千粒重。
水管采取“浅水促蘖、有水抽穗、适时烤田、湿润灌浆,不宜断水过早,后期干湿交潜”方法。插秧时浅水插秧,浅水能更好地掌握栽插深度、密度和质量;返青期深水护苗 3~4 d,深水升温快、氧气足,有利于活棵返青;分蘖期保持薄水,薄水有利于分蘖的产生,特别是低位分蘖,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确保产生足够的有效分蘖,此阶段注意中耕除杂草,分蘖后期够蘖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再生,并防止植株徒长导致植株过分荫蔽,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也便于通风透光;幼穗分化期即可开始复水灌溉,适当深水,确保幼穗分化对水分的需求;孕穗扬花期宜采取浅水灌溉;灌浆期,干湿交替,增加土壤透气性,可有效壮籽,养根保叶,增强根系的活力,延长功能叶持绿时间,达到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腊熟期一般掌握在收割前 5~7 d断水为宜。
在防治措施上,要做到“勤查、早测,及时防治”,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圣丰1优319高感稻瘟病、黑条矮缩病、褐飞虱,栽培上应注意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防治。秧苗期防治稻飞虱;分蘖期防治螟虫、稻瘟病;分蘖盛期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破口与齐穗期注意防治稻瘟病。
[1] 邓云,江文清,谢冬容,等. 温度对水稻不育系圣丰1A生育期影响的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12(1):4-6.
[2] 马妙明,谢冬容,周仕全,等. 水稻新品种秋优12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