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祥,邱思鑫,汤 浩,许泳清,刘中华,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南方薯类观测试验站 350013)
甘薯是福建省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7万hm2以上,折粮总产91.02万t(2011年),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百分率均在14%以上。对保障福建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种苗繁育工作是福建省甘薯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工作。
福建省甘薯育苗情况的变化与甘薯社会需求、产业化及科技进步水平息息相关,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福建省甘薯育苗由个体或小集体进行,为分散式育苗,育苗技术以传统技术和粗放式管理为主,这是受甘薯种植水平低、广种薄收,以及对甘薯种苗繁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决定的。但各地也总结出一些快速育苗的技术及经验,如1965年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苗以后,又推出酿热物温床覆盖薄膜育苗,具有酿热适温催芽和露地覆盖薄膜保温长芽的良好效果。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福建省开展了“建立甘薯育苗基地和培育无病壮苗”的研究,创造了藤蔓越冬与薯块育苗隔年进行的培育二龄越冬苗法。克服了闽南部分地区长期以老蔓育苗造成薯苗活力与适应性下降的问题。规模化甘薯育苗基地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其中最为成功的是莆田市建立的甘薯育苗基地,逐渐成为福建省的甘薯育苗核心基地,担负着为全省薯区提供优质种苗的任务,成为这一时期福建省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左右,福建省甘薯种植受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种植面积快速下降,2012年种植面积仅为1995年的42.39%,这一阶段甘薯产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阻滞,给甘薯育苗带来了新的压力,规模化的甘薯育苗基地受到严重冲击而快速消失,福建省内甘薯育苗多以小型育苗基地+薯农自留种育苗为主,甘薯育苗产业处于低谷期。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甘薯营养保健价值认识的提高,甘薯种植效益开始回升,产业结构慢慢发生变化,甘薯产业开始有较大的发展,甘薯育苗基地的建设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及市场的推动等多重作用下又逐渐发展起来。
2012年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17万hm2左右,大约需要种苗72亿株,目前甘薯种苗生产的途径主要有企业化育苗与家庭式育苗,但二者所占的比例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笔者只能根据多年的生产调研进行大概估计。甘薯企业化育苗基地的规模以及对甘薯种植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可以反映出整个甘薯产业的发展情况,福建省内甘薯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化育苗的规模就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受到产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目前福建省初步形成的闽东南优质鲜食型甘薯产业带、闽东北淀粉加工型甘薯产业带和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型甘薯产业带,各产业带育苗情况有较大差异。产业化水平最高的是连城地瓜干加工甘薯产业带,该产业带对甘薯加工原料具有品种专用化和原料供应时间的周年化两个显著的特点,因此对品种类型要求较为严格,生产上种植时间跨度较大,对种苗的需求也较为旺盛,所以该产业带甘薯企业化、规模化育苗的程度也最高。出现了以地瓜干加工企业、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甘薯种植大户为载体的企业化育苗基地,分布在连城、清流、宁化等县,2014年供苗超过200万株的基地有6~8个,提供商品种苗2000万株左右,约占总需苗量的7%。这些基地大多利用普通的简易塑料大棚开展甘薯种苗繁育,并多采用“薯、苗”两用的方式进行大田繁育。
闽东南优质鲜食型甘薯产业带缺乏规模化加工产业,对甘薯的消费需求没有太多的指标限制,但软甜型品种 (如“鹰歌薯”)较受欢迎,加上闽南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早种早收效益高,因此出现了部分小型的企业化育苗基地,主要集中在翔安 (同安)、南安、惠安、莆田和福清等地,每年可提供商品种苗1000万株左右,约占总需苗量的1%。
闽东北淀粉加工型甘薯产业带是甘薯企业化育苗程度最低的产业带,主要原因在于其淀粉加工产业水平较低,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有限,该区域虽然以高淀粉品种为主,但种植时间的选择性灵活,家庭式育苗可以满足当前的产业需求,因此企业化育苗不多,能够提供商品种苗300万株左右,占总需苗量的比例很低。
甘薯虽然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大,但规模化种植程度较低,甘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数量较少。生产上以家庭式、小面积分散种植为主,这种种植方式的特点是对种苗的供给没有统一的、量化的要求,有什么品种就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有品种就什么时候种。因此,多采取家庭式育苗和农户间少量的种苗互助或交易。这种种苗繁育方式直接制约产业化育苗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利于甘薯科研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随着甘薯产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现代新型甘薯种植技术的推广,家庭式育苗方式必然成为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必然让位于产业化基地育苗。
甘薯种苗具有好育、快繁的特点,加上福建省属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温热同季,甘薯育苗的技术门槛较低,各家各户利用少量空闲田进行家庭式育苗,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因此家庭式育苗成为当前甘薯育苗的主要方式。同时,由于福建省4~8月均可进行甘薯种植,时间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薯苗的供给季节性压力小,这些因素都延缓了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建设的步伐。
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大,但产业规模较小,年产值不超过100亿元,甘薯产业在福建省并没有被列入重点扶持的产业。目前,除连城地瓜干产业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外,全省甘薯产业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政策上对甘薯的粮食保障作用、加工原料作用和居民营养保健作用的认识不足,造成政策扶持力度有限。而在有限的扶持政策中,由于措施不力,对优质种苗繁育的资助基本不到位,存在着受资助的部门没有真抓实干,从事规模化育苗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得不到资助等问题。2014年笔者调查连城县地瓜干产业带的十余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基本未获得直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规模化育苗企业要承受很大的市场压力,以闽东南甘薯产业带为例,每百株甘薯种苗售价5~10元,而目前仅仅剪苗的人工费用每百株2元左右,如果计算种薯费用、人工管理费用、地租、农药肥料、大棚薄膜等,种苗销售利润很低。而甘薯种苗产业化基地对甘薯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这一环节的政策与资金的稳定资助,对拉动甘薯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甘薯利用途径的多元化,对栽培品种已从原有的兼用型品种向专用型品种转化,高产型品种的需求减少,对食味品质、淀粉品质、加工品质等品质要求明显提高,针对这一产业发展情况,甘薯育种单位通过不断的科研探索,选育出一批适应生产需求的新品种。但目前甘薯推广的模式是谁选育的品种谁负责推广,育种单位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大量的优质种苗繁育,新品种的推广与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可以承担优良新品种种苗繁育工作,直接推动新品种应用,发挥促进成果转化的功能。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中提出“重点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目前甘薯依旧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虽然种植面积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甘薯用途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但甘薯的粮食保障功能仍然是最重要的产业作用。目前甘薯种苗的供给体系以家庭式育苗为主体,缺乏大规模、集中性供苗的能力,无法为生产中的各种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种苗保障,在正常年份,由于种苗问题无法进行大面积种植的情况时常发生,政府为保证粮食生产推广种植甘薯往往面临种苗的稳定供应问题而难以开展。在灾害年份,当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受灾后,甘薯因种植时间灵活、适应性强、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成为最佳的救灾补种作物,但往往因缺乏种苗来源而无法发挥甘薯救灾保障作用。因此,建立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对提升福建省甘薯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农业举措。
福建省甘薯种植多属于自发性的生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预测与预警机制,形成了年际间的价格大幅度变动,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多产多亏的情况,以连城县附近甘薯种植区域为例,2013年9~12月紫色甘薯收购价为每公斤1.80~2.20元,2014年9月21日的紫色甘薯收购价仅为每公斤1.40元,至11月初则降至最低的每公斤0.52元,低于种植成本。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的种植面积小、产量低、收购价高,拉高了薯农对2014年甘薯种植收益的期望值,种植面积大量增加。建立甘薯种植的预警机制,预测年度甘薯种植和需求面积,对指导薯农科学合理种植、保证农民收益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广大薯农急盼的“惠农工程”。但由于缺乏及时、准确、科学的基础数据,政府部门或学会组织都无法建立甘薯种植的预警机制。可以预期的是,建成福建省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后,以种苗销售数量来推算种植面积,具有直接、准确、快速等优点,为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促进福建省甘薯产业有序发展。
目前福建省甘薯病虫害防控情况较为严峻,甘薯蔓割病、甘薯瘟病和甘薯小象虫是长期以来福建省最重要的病虫害,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甘薯病毒病、甘薯黑腐病等病害的发病情况也有加重趋势,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等北方病害也陆续出现,部分疑似检疫性病虫害如蝽象等也有发现。开展甘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是繁育推广优质无病种苗,当前家庭式育苗无法对甘薯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监测、防控,甚至对种薯的选择都存在盲目、随意的问题。生产上普遍存在种苗退化、种苗带病带虫、品种混杂、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等问题。建立新型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可以从源头抓起,提高种苗的良种率、生产无病虫健康种苗,从而带动甘薯种植产业的发展。
福建省甘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产业链持续延长、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优势愈发彰显、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等。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型,品种和种苗是第一要素。如目前甘薯多元化消费市场,驱动了叶菜型甘薯、保健型甘薯、紫色甘薯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培育,在种苗上不仅要解决无种可用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优质种苗为基础打造良好的市场口碑,建立良性的发展势头,而不是继续按照以往的小农式、粗放式、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必须走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打造新型的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对甘薯产业发展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才是促进福建省甘薯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根据国家种业发展“坚持企业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种苗企业在甘薯种苗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主体作用,强化其对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下推进甘薯种苗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是福建省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在明确甘薯种苗产业化基地兼有的商业型市场供给功能和公益性种苗储备功能的基础上,对于具有一定种业基础、发展潜力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甘薯种苗企业,在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种苗企业的行为,防范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建立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要做好顶层设计、全盘规划,建立适应现代新型甘薯产业发展要求的多级制种苗产业化基地。在完善政策、制度、法规等软环境建设的同时,重点建立从甘薯原原种到生产种繁育的一整套实用性强的技术体系和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短期目标:一是在全省建成1个省级原原种生产基地,以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联合1~2家规模化企业,开展甘薯种苗的脱毒及原原种生产,为全省主要种苗产业化基地提供优质原原种。二是建立3个区域性种苗繁育基地,立足福建省3个甘薯产业带,以种苗企业为主体,依托地市级农科所技术力量,根据本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培育适合本区域种植推广的甘薯种苗为主要任务,生产原种和生产种,并为本区域的种苗企业提供优质原种,同时承担科研成果的示范及转化工作,以及承担甘薯种苗政府储备项目。每个区域性种苗产业基地年种苗繁育规模1000万株左右。三是建立20个地方种苗生产基地。以每个产业带5家、全省其他地区5家进行规划,重点对基地所在地及周边的县市甘薯产区和乡镇级种苗繁育基地提供生产种,同时提供种苗病虫害监测、种苗种植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每个区域性种苗产业基地年种苗繁育规模3000万株左右。四是建立100个以上乡镇级种苗繁育基地,为甘薯主产区提供优质种苗,每个基地年种苗繁育规模200万株左右。
通过建立多级制甘薯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打造全省薯类种苗供给网络,力争优质种苗满足规模化生产种植需求的30%以上,为福建省甘薯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