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全 符德玉 张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何立人论治PCI术后之经验
姜明全 符德玉 张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何立人教授从虚实夹杂论治PCI术后,认为心、肾气阴亏虚为致病之本,痰瘀、热毒胶阻为致病之标,治疗当补益心肾气阴,化痰消瘀,清解热毒。临证时应详辨虚实,及时调整补益药物与攻逐药物的数量,最大限度地促进PCI术后的恢复。附验案一则。
PCI 术后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1],临床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然而PCI术后还存在着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狭窄、心绞痛等问题。何立人教授(下称何师)为沪上名中医,对于PCI术后的论治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现总结其论治PCI术后之经验如下。
1.1 心、肾气阴亏虚为本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中医学“胸痹”范畴,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肾属水,中老年阶段肾之元气逐渐虚衰,日久致阴阳失调;心属火,水火失于相济,则心气亦虚,阴血不足。且胸痹病程大多迁延日久,“久病致虚”又使得元气、阴血更趋亏耗。何师认为PCI术的特点在于可直达痹阻之血脉,短时间内恢复心脉血行,其原理与中医学破血逐瘀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PCI术及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血管内皮细胞,这又类似于过用破血法后所引起的耗气伤阴之弊,使心、肾气阴更为亏虚,为术后瘀浊再阻塞血管留下了隐患。
1.2 痰瘀、热毒胶阻为标急性冠脉综合征多由于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阻塞病变血管所致,故瘀血阻滞为致病的重要病机。《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心肾气虚日久,推动血行无力,致瘀血阻于心脉成病,且中医学认为瘀血还包括离经之血,何师认为PCI术后可能形成的离经之血也为术后瘀浊再阻血管的重要因素。《医方论》云:“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本病患者多过食肥甘,且心病日久,火不生土,致脾运受损,痰浊内蕴。《血证论》云:“瘀血既久,亦可化痰成水。”瘀血阻络影响水湿输布,又致痰浊更甚,痰瘀胶阻,相互促生,则病势日趋严重。何师认为PCI术复通血脉后,残留于脉中的痰浊亦为再狭窄形成的重要因素。
《灵枢·痈疽》云:“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痰、瘀日久郁而化为热毒,热毒煎熬津血又凝为痰瘀,且热毒既可灼伤脉络,又会耗伤气阴。何师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破裂、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理解为中医学由热毒所导致脉络中的“痈疮”,且PCI术后可能发生的炎性反应也会加重热毒。
何师论治疾病十分注重整体观念,他认为应当把全身脏腑器官当作一个整体,辨证论治时充分考虑到各脏腑间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致病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切忌孤立地关注于病变部位,陷入“头痛医头”的误区。根据心系疾病致病因素庞杂,病程缠绵,变化多端的特点,何师对于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心不唯心”的观点,根据辨证全面顾及各脏腑及病邪因素对于心病的影响,组合运用多种治法,充分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的综合作用,针对其繁杂的病机一一解决。而PCI术后的病机为虚实相互夹杂,故治疗宜扶正祛邪兼施。
立法首先以调补心肾气阴为主,方选生脉饮合知柏地黄丸,如阴损及阳则采用二仙汤,药物常用熟地、山萸肉、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桑椹子等补益肾元;黄芪、太子参、功劳叶、灵芝草、茯神、大狼把草、灯心草、远志等补气养心;麦冬、玉竹、生地、炒知母、女贞子、旱莲草、百合等养阴。临证需结合辨证及时调整补气及养阴药物的剂量,以免用药过于滋腻而妨碍脾运。何师认为脾运健旺,方能充分发挥水谷、药物的调养及治疗作用,故常常配伍适量的理气健脾药物,如砂仁配伍熟地,或选用佛手花、厚朴花等理气不伤阴之品。
调补气阴同时合用化痰消瘀、清解热毒之剂,方选温胆汤、血府逐瘀汤、升降散等,常用瓜蒌、制半夏、姜竹茹、白果肉、杏仁、苦参、玉米须等化痰降浊,但过用化痰泻浊之剂,恐有耗气伤阴之弊,故宜及时调整剂量,以免反而加重心肾气阴不足。活血祛瘀常用景天三七、片姜黄、生蒲黄、桃仁、红花、虎杖、川芎、水蛭等,运用活血宜适度,以免过用反致耗血动血。化痰消瘀同时常配伍少量行气药物,以加强活血泻浊之力。常用的清解热毒药物为炒黄芩、炒黄柏、地骨皮、水蛭、僵蚕等,应用时需注意避免药性过于寒凉反伤脾胃。
临证处方时应详辨虚实,及时调整补益药物与攻逐药物的数量,以期“攻而不伤正,补而不留邪”,最大限度地改善PCI术后的恢复。
刘某某,女,71岁。2013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1月前持续左胸痛,至外院就诊,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即行PCI术,回旋支植入支架一枚。术后胸闷隐痛时作,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伴乏力气短,腰酸耳鸣,口干便艰,夜难入寐,胃纳欠馨,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滑。辨证属心、肾气阴不足,痰瘀、热毒内蕴。治拟益气养阴,调补心肾,化痰祛瘀,清解热毒。处方:
太子参15g,炒白芍9g,炙黄芪15g,炒白术9g,灵芝草9g,枸骨叶9g,山萸肉9g,巴戟天9g,枸杞子9g,黑豆衣9g,麦冬9g,桃仁9g,丹参9g,丹皮9g,水蛭6g,僵蚕9g,片姜黄6g,生蒲黄9g(包煎),景天三七15g,茯苓9g,瓜蒌仁9g,制半夏9g,白果肉9g,黄连5g,地骨皮12g,佛手花6g,合欢花9g,柏子仁10g。7剂。常法煎服。
2013年6月27日二诊:药后胸闷隐痛未见发作,乏力好转,唯口干、寐差时作,舌暗红、苔薄黄微腻,脉沉细。治予原法进步,前方加酸枣仁10g、川石斛9g、大狼把草15g。继服14剂。
药后诸症悉安,再予前方加减服用半年后,于2014年1月10日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流通畅。
按:本案患者年逾七旬,肾水亏虚,气阴不足,水火失济,则心之气阴亦虚,推动血行无力,致瘀阻心脉而成胸痹,湿运受碍,又生痰浊,痰瘀、阴虚日久,化生热毒,而PCI术后气阴进一步耗伤,故何师认为当予攻补兼施之法,补益心肾气阴以扶正,化痰消瘀、清解热毒以祛邪。方中太子参、炒白芍、炙黄芪、炒白术、灵芝草、枸骨叶、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黑豆衣、麦冬、合欢花、柏子仁补益心肾气阴;丹参、丹皮、水蛭、僵蚕、片姜黄、生蒲黄、景天三七、茯苓、瓜蒌仁、制半夏、白果肉、佛手花、黄连、地骨皮化痰消瘀、清解热毒。其中灵芝草、枸骨叶、大狼把草补虚不生热;片姜黄、生蒲黄活血且祛脂浊。全方联合诸法针对错杂之病机,抽丝剥茧,丝丝入扣,故奏良效。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76
编辑:陈诚傅如海
R259.433
A
1672-397X(2014)08-0021-02
姜明全(196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iangming quansh@hotmail.com
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