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龙
地区媒介形象是公众通过媒体对该地区产生的整体评价和总体印象,它是该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良好的地区媒介形象有助于提升地区投资潜力、旅游价值,甚至影响政策倾斜和地区竞争力。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人口最多、人口流动性最大的省份之一。2014年5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公布了全国各省份“形象危机度”的排名研究,河南的总体形象危机度位列榜单第三位。负面新闻曝光多是河南位列“三甲”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本文立足于新闻框架理论与新闻报道的统计数据,分析河南的媒介形象呈现及其产生因素。研究河南形象的媒介呈现,可对今后媒体涉豫报道的框架构建和河南形象的媒介构建提供借鉴。
1.样本选择范围及依据
《中国青年报》(下简称《中青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成立于1951年,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综合性日报。在中国主要报纸公信力调查中,《中青报》连续10年位居前3名。选取该报作为研究文本,基于《中青报》权威性强、发行量大、覆盖面广,读者群主要定位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中坚力量的知识分子、广大青年。该报既有《人民日报》等我党机关报的色彩,又不乏引领社会新思潮的鲜明特色。因此,本文选取《中青报》涉豫报道作为研究文本,具备一定的典型性。
本文选取了《中青报》2013年6月3日至2014年6月3日发表的有关于河南省的各类新闻为研究文本,以“篇”为计算单位,新闻篇数以标题为界定标准,采用“关键词”筛选法,以“河南省”为关键词,通过逐篇查阅的办法对研究文本进行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对所有以河南省为主的新闻进行初步筛选,对新闻主要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报道进行排除。通过筛选得到本研究有效样本174篇。
2.研究方法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新闻媒体会对客观事实进行选择、加工。然而这一过程中,媒体无法完全规避政治因素、媒体定位以及受众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避免地会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选择和加工,这其中就存在着一定的框架或模式。正是这一框架或模式,体现和反映了媒体的立场及其所受的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也影响了受众对客观事实本身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研究。新闻框架理论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传统,随后进入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②戈夫曼(Goffman)在其专著《框架分析》中,对“框架”做了简单的定义:“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③这一理论对于新闻框架分析的启示主要是:信息效果的产生不在于信息的不同内容,而在于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④关于新闻框架的定义,本文参照了著名学者潘忠党和克瑞思科(Kosicki)做过的详细阐述:新闻框架是一种与新闻专业的传统和常识相关联的,新闻工作者长期通过大众媒介对信息进行编码、组织、表达的过程,长期以后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认知工具。⑤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选择、梳理和分析,本文从新闻体裁、新闻主题和新闻立场三个方面对《中青报》涉豫报道进行分析。
1.新闻体裁分析
通过对文本筛选和逐篇阅读,本文对报道文本进行分类,按照消息、特写、通讯、评论及其他(含图片新闻、专访、读者短评、记者手记、形象宣传稿等)五类进行分析(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体裁分类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中青报》涉豫报道的体裁以通讯为主,数量达80篇,占比46%,足见该报注重深度挖掘有关河南省的诸多事件、议题、人物;消息体裁达51篇,占比29.3%,体现了《中青报》作为一份日报所追求的新闻时效性和信息量。评论类体裁达7.5%,虽数量不多,但多紧跟河南省发生的重大事件发声。在其他类体裁中,该报以图片新闻、记者手记等多种方式进行报道,丰富了有关河南报道的形式。
2.新闻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可以反映媒体或记者对事实本身的看法、态度以及其希冀通过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通过逐篇阅读和提炼,将《中青报》涉豫报道的新闻主题分为七大类(如表二所示)。
表二 《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新闻主题分类表
通过表二可以看出,《中青报》涉豫报道中,典型宣扬类的新闻占比最高,达18.4%,此类多以树立典型模范、传递正能量为主;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两大类篇数达40篇,占比23%,体现了该报的办报宗旨;其次,政法新闻和社会监督主题的新闻占比分别达17.8%和17.2%,前者多聚焦时政热点、政府工作和法治问题,后者则着重监督政府公职人员或企事业团体,较好地体现了一份团中央机关报的政治导向和舆论监督职能。公共事件主题的新闻篇数占13.8%,主要针对河南省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发公共事件以及社会话题性事件。在其他类别的新闻主题中,主要涉及图片新闻、民生新闻、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心理干预以及环境、住房等,由于篇数较少,不便单独分类,故归为“其他”一类。
3.新闻立场分析
新闻立场是指媒体或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政治环境、媒体定位及新闻工作者的主客观条件,新闻报道的新闻立场总是以隐形或显性的方式客观存在着。媒体或记者通常通过选择事实或对稿件的编排,表现出其立场,往往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中青报》涉豫报道的新闻可分为“正面宣扬”、“客观陈述”和“批评性报道”三类(如表三所示)。
表三 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新闻立场分类表
从表三可以看出,《中青报》有关正面宣扬的新闻报道占据主流,达38.5%,这类报道的标题、语态和关键词多饱含肯定与赞扬,没有很强的宣传说教意味,平实感人,深入人心;客观陈述类报道占比35.6%,多为消息体裁,其新闻立场不仅是体裁限制,也是新闻客观性原则的需要;批评性报道多为社会监督类主题,占比24.7%,体现了《中青报》引导舆论、针砭时弊的作用。
《中青报》在涉豫报道中,始终秉承其定位和宗旨,关注河南省内各类新闻事件,聚焦广大青年,通过理性客观的报道、先进典型的宣扬和针砭时弊的监督,呈现了各类事件的全貌,以及其多个相关利益主体或相关领域的面貌和立场,理性客观又不失观点特色,较好地承担了引导舆论的作用。
1.典型宣扬框架占主流
典型宣扬框架是展现先进个人、集体或事件的风采,通过积极、典型的事例,着重突出其优秀品质和精神价值,传递正能量。
在《中青报》涉豫报道中,运用典型宣扬框架的新闻报道数量最多。这类报道如:《让乱石沟变成米粮川的“造地书记”》《郑州大学五名保安考取名校研究生》《郑州环卫工丢3000元 数百网友“捡钱”归还》等。在新闻标题、文章结构、关键词和文内语态中不难发现,《中青报》善于挖掘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正能量和典型性,用事实激励和引导受众,很好地实现了其报纸属性和办报宗旨。
2.责任框架地位突出
责任框架通常强调某一新闻议题或事件的责任归属,责任可能归属于政府、个人或团体。舆论监督、公共事件的报道通常是新闻媒体的重头戏。
《中青报》涉豫报道中,有关社会监督、公共事件类的报道地位突出。此类新闻有《林州摔婴民警被异地关押调查》《谁让“感谢费”成了财政拨款的“权力租金”》《中原“煤老虎”李永新落马记》等。当前我国处于矛盾多发期,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青报》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没有一味渲染矛盾或宣泄情绪,也没有陷入简单的道德批判,而是直击事件要害,追求事件主体责任,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反思,对受众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3.政府或领导框架占重要部分
在《中青报》的各类涉豫报道中,以政府或领导框架为主的新闻报道占比庞大。这类新闻的内容主要以政府或团体新闻、政府工作改革等为主。如《河南废除“破案率”等指标防止冤假错案》《河南:机动车省内可以异地年审》《把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反复照照自己》等。多以政府或领导人为新闻主体,传递其所需发布的信息,但并非简单地宣传,而是用或平实、或生动、或具有感染力的新闻语言,以确保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及目的,具有较好的贴近性。
4.鼓励和引导框架体现人文关怀
“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始终是《中青报》的宗旨,该报也一直坚持服务社会大众和广大青年,努力推出反映时代精神和青年需求的新闻作品。
在涉豫报道中,有关创、就业和教育问题的报道占重要比重,且注重启示性和服务性,与典型宣扬类的报道相互补充,起到了激励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此类新闻报道多以报道先进事例为主,通过事实引导受众汲取有益经验,替广大青年在教育、创业和就业方面“取经”,很好地起到了新闻媒体的教化作用和服务功能,也体现了《中青报》的人文关怀。
5.河南形象的媒介呈现
与地方媒体不同,《中青报》通过构建有关河南报道的新闻框架,客观、深入地反映了河南的真实情况,但在报道议题均衡性上值得商榷。
针对河南的报道,《中青报》倾向于树立典范进行宣扬,传递正能量,鼓励和服务于广大青年受众。因此,新闻报道中,典型宣扬框架以及鼓励和引导框架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中青报》涉豫报道中,很少关注经济发展、交通、环境、住房等议题,虽然这些议题在河南省内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均属重要议题。尤以经济发展方面,例如河南省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展、郑州国家级航空港区建设情况等,均鲜有提及。与此同时,该报对河南省发生的具有话题性的、突发性的事件关注度,却远远多于上述议题,而此类话题事件、突发事件并非常规性事件,也不属河南特色,虽不可否认其具有新闻性,但相比宏观经济议题,其出现频次应该降低。否则,就容易使受众形成一定的价值误判,对河南形象媒介构建的客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份全国性综合日报,应均衡关注各类议题,才能更客观公允地勾勒河南的媒介形象,使广大受众更好地认识河南、了解河南,减少认识上的误区和盲点,以利于河南形象的建构乃至河南整体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地方“苦练内功”,更是地方形象媒介构建的客观和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形象危机度排名 粤京豫列前三》[DB/OL],2014-05-28,
http://news.hexun.com/2014-05-28/165194897.html。
②⑤Pan&Kosick.iG.M(1993),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rse.Political Communication vol.10:55-75.
③Goffman,E,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④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