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
重复采动是地表沉陷变形研究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采动形式[1-3],与单一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不同,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规律更为复杂,地表沉陷变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为集中,移动变形值显著增大,影响范围更广,动态变形尤为剧烈,对地面建构筑物的危害更大[4-6]。本文结合观测站实测资料,对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作一些探讨。
凤凰山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部、晋城矿区东部,井田内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石炭统、二迭统、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可采煤层有3号、9号、15号煤。154309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四盘区,工作面北部为老采空区,南侧、西侧、东侧均为未采区。154309工作面长约580m,宽173m,开采太原组15号煤,采厚2.13m,倾角1~9°,采深约200m。上覆山西组3号煤、太原组9号煤均为地方小煤矿采空区,根据钻孔揭露,3号煤厚约6m,下距15号煤85m,9号煤厚约2m,下距15号煤28 m。煤层上覆岩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石灰岩和第四纪黄土层组成,其中第四纪黄土层厚度为14m。
154309工作面自2012年1月开始回采,至2012年5月回采结束,推进速度0.5~6.4 m/d左右,平均推进速度3.9 m/d。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工作面上方地表布设了1条走向观测线和1条倾向观测线,2条观测线均布设在工作面的主断面上方,观测线的布设情况见图1。倾向观测线布设工作测点32个,控制点3个,测线长度为598m。走向线布工作测点36个,控制点3个,测线长度为706m。工作测点间距约15m,控制点间距约45m。
图1 观测站平面位置示意
地表岩移观测站于2011年12月建立,自2012年1月2日至2013年3月1日,分别进行了13次全面观测和13次日常高程观测,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
根据观测资料,获得了各次观测的下沉曲线,图2给出了倾向线和走向线的部分下沉曲线,表1为观测站最大移动变形值。
图2 下沉曲线
表1 观测站最大移动变形值
从图2可见,受开采影响,地表下沉值逐渐增大,下沉曲线是连续渐变的,说明观测成果是可靠的。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采动初期地表沉降发展很快,后期地表下沉值变化相对较小。
起动距是指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根据实测资料,2012年1月16日,地表岩移观测站54号测点下沉达到10mm,此时,工作面推进了24 m,即工作面的起动距为24m(0.12H,H为采深)。
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的地表受采动影响而下沉,这种影响称为超前影响,将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 (即下沉达到10 mm)的点与当时工作面连线,此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超前影响角,用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为超前影响距,m;H为平均开采深度,m。
选取走向线上部分测点,计算其超前影响距见表2。求得平均超前影响距为l=64.3 m,超前影响角ω=73°。
表2 超前影响距和超前影响角
根据走向线上部分测点的实测资料,绘制了测点的下沉速度曲线,图3为走向线上65号测点的下沉速度曲线。经分析可知,地表测点的最大下沉速度为143.4mm/d,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平均为76.6 m,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φ=70.0°。
图3 下沉速度曲线
地表最大下沉速度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开采时地表最大下沉值成正比,与平均开采深度成反比,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下沉速度系数,取K=1.69;C为工作面推进速度,m/d;H0为工作面平均采深,m;Wfm为地表最大下沉值,mm。
由下沉速度曲线可知,154309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速度大且分布集中。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为332d,其中初始期短,大约6d,地表沉降不明显;活跃期较短,为102d,在此期间地表沉陷变形最为剧烈,地表下沉速度快速增大,进入活跃期后约32d,地表下沉速度达到最大值,随后下沉速度又快速减小;衰退期较长,为224d,但累计地表下沉量不大。
分析可知,活跃期约占总移动时间的30.7%,下沉量约占地表总沉降量的96.3%,其中地表下沉速度超过10mm/d的时间约为33d,占活跃期的32.4%,占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9.9%,其下沉量占活跃期沉降量的88.0%,占地表总沉降量的84.7%;衰退期较长,但下沉量仅占总沉降量的1.7%。
通过对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获得了地表移动变形的岩移角值,见表3。
表3 地表岩移角值
根据实测资料,采用曲线拟合法,进行了求参分析,获得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见表4,图4为下沉曲线拟合图。
表4 地表移动预计参数
结合现场调查和实测资料可知,本区域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具有如下规律和特点:
图4 下沉拟合曲线
(1)地表下沉值大,地表下沉系数为0.96。重复采动条件下,上覆岩层承载能力显著降低,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近似整体快速下沉,相对悬空的时间显著减少,致使采空区地表沉陷变形更为剧烈且集中[7-8]。另外,老采空区的活化影响也是造成地表下沉值增大的重要因素。
(2)地表移动变形在空间上更为集中,下沉盆地陡峭[9-11]。重复采动条件下上覆地层较为破碎,强度降低,致使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显著加快,而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变形明显滞后,造成了采空区正上方下沉量大,采空区边界附近地表下沉盆地陡峭,移动变形值大且分布集中,而采空区边界以外地表下沉盆地平缓。
(3)地表移动变形在时间上更为集中,地表下沉速度大[12-13]。地表沉陷变形主要发生于活跃期内,活跃期约占总移动时间的30.7%,下沉量占总沉降量的96.3%左右,活跃期内地表下沉速度超过10mm/d的时间约为33d,地表最大下沉速度为143.4mm/d;起始期和衰退期共230d,下沉量仅占总沉降量的3.7%。
(4)地表裂缝较为发育,裂缝间距4~20m,裂缝宽度3~150mm,部分区域伴有台阶状破坏,最大落差达100mm。
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有以下特点:地表沉陷变形剧烈,下沉盆地陡峭、变形分布集中,地表下沉系数显著增大,采动影响范围增大;地表动态变形剧烈,地表下沉速度大;地表移动持续时间较短,地表下沉主要集中于活跃期,活跃期约占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30.7%,其下沉量占地表总沉降量的96.3%。在岩移预计参数上表现为地表下沉系数大,水平移动系数、影响传播角系数偏小,边界角、移动角值、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较小。
[1]何国清,杨 伦,凌赓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杜,1991.
[2]康永华,黄福昌,席京德.综采重复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1):22-24.
[3]杜荣军,高东方,孙学阳,等.垂向重复采动对煤矿区地表沉陷的影响及其预计[J].露天采矿技术,2008(2):1-5.
[4]周俊生.近距离倾斜煤层群重复采动地表移动规律[J].煤矿开采,2007,12(3):67-69.
[5]王悦汉,邓喀中,张冬至,等.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下沉特性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8,23(5):470-476.
[6]李全生,张忠温,南培珠.多煤层开采相互采动的影响规律[J].煤炭学报,2006,31(4):425-428.
[7]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1996,21(3):225-230.
[8]许家林.岩层移动与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99.
[9]朱卫兵.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1,36(6):1065-1066.
[10]高明中,余忠林.厚冲积层急倾斜煤层群开采重复采动下的开采沉陷[J].煤炭学报,2007,32(4):347-352.
[11]姚邦华,周海峰,陈 龙.重复采动下覆岩裂隙发育规律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3):443-446.
[12]王晋林,高 良.巨厚松散层下重复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07,12(2):67-69.
[13]栾元重,李静涛,刘 娜,等.重复开采上覆岩体与地移动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29(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