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与石湾现代陶艺创作材料之比较

2014-04-18 08:50
中国陶瓷工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石湾陶艺家陶艺

宋 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景德镇与石湾现代陶艺创作材料之比较

宋 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景德镇与石湾两地同属陶瓷艺术的重要窑口,创作风格各有千秋。通过对在两地陶艺创作中起到关键性差异的“材料”这一因素来进行比较,分析由材质所产生的创作上的差异性,从而丰富现代陶艺创作的语言,探索陶艺材料的融合与创新。

景德镇; 石湾; 现代陶艺; 材料 ;融合

“现代陶艺是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陶艺思潮影响而形成的,有别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新的艺术形式。既包括陶艺,也包括瓷艺。”[1]景德镇善瓷;石湾善陶;两地传统陶瓷产区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满足了现代陶艺在创作过程中极为注重利用材料来表达陶艺家个人情感的诉求:通过作品将个人观念传达给观者,通过保留作品鲜明而生动的手工痕迹力求展现陶瓷材料自身的特点。白名先生在文章中总结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等院校和地区是这种风格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2]因此,将景德镇与石湾作为比较的支点来探讨两地现代陶艺创作材料的差异,对于丰富我国现代陶艺创作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两地现代陶艺发展现状之比较

景德镇有着辉煌的古代陶瓷艺术,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张个人观念的强劲西方现代陶艺之风吹入我国,“强国无弱项”的成见与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使得现代陶艺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所谓西方陶艺强国的手中,出于对保守观念的批判和全盘西化的影响,景德镇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陶艺创作陷入尴尬的境地。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现代陶艺在经历了由最初的回应西方到受后殖民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回归“本土化”的转变,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文化大趋势下,许多陶艺家将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装饰手法加入陶艺作品便称之为现代陶艺,影响了景德镇现代陶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进入21世纪,景德镇陶艺在走过模仿和彷徨之后,主要从学院出来的现代陶艺的创作者们,对现代陶艺和观念陶艺无论是从创作上还是理论上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现代陶艺强调对精神的追求,除了技术和材料方面继承传统外,与实用的分离是必然的。

石湾陶塑,历史上属于民窑出品,与景德镇官窑出品相比受朝廷的羁绊较少,主要是满足大众社会生活的需要。老一辈陶艺人一直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和传承石湾陶的传统技艺,创作了大量富有传统地方特色的作品。厚重的历史没有给以石湾为支点的广东现代陶艺套上沉重的枷锁,反而提供了相对更自由的土壤。左正尧先生文章中说到:“陶艺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地区,与其他活跃的当代艺术一样,重视对观念以及媒材阐释的新的艺术表达。”[3]传统窑口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一批具有艺术院校专业学科背景的,受国内外当代艺术影响的艺术家来到石湾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20世纪末以来,广东陶艺一方面在延续传统制陶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另一方面保持着与现代艺术界的密切联系;广东陶艺通过高校和国内外展览的平台,在作品的造型上、创作手法上、表达观念上都在试图体现当代语境下的现代陶艺特征。

2 两地现代陶艺创作材料与装饰之比较

两地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经验给笔者最深刻的体会是创作材料的差异性较大程度地影响了陶艺创作的方式。

2.1 创作胎质之比较

景德镇制瓷历史源远流长,“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也博得了景德镇陶瓷胎质的美名,这都是源于景德镇丰富优质的瓷石和高岭土等制瓷原料;特别是在瓷石原料中加入高岭土(史称二元配方),使得景德镇的泥料性能更适宜陶艺作品的成型,降低了变形率。再加上瓷石中长石含量较多,含铁量较高,经配方烧成瓷器后白里泛青,瓷泥细腻,韧性极好。瓷泥色泽根据配方的优劣可分为不同的等级,由黄至白,呈色越白烧制出来的作品变形率越低,也越精致。因此,景德镇的胎质给予了创作者较大的创作空间,利用陶瓷材质和突破材质的限制,是陶艺家探索现代陶艺创作的途径之一(见图1)。

相较于景德镇瓷泥的莹润、细腻;粗犷、厚重是石湾陶泥的特点,其色泽偏深褐色,质地相对较粗,具备耐高温、粘力强、可塑性高的特点。石湾地区有近百个大小山岗,这些山岗大都蕴含着丰富的岗泥、岗沙,岗下蕴含大量的陶泥,含铁量和含铝量极高。岗坡及水田中也藏有很多白色的黏土和黑土,此外还有部分泥土也会取材东莞等周边地区。[4]由于泥的种类不同,呈色、黏度、收缩率、耐火度都有高低不同,因此,石湾制泥都会根据陶胎烧成后所需的呈色来进行配制,把两种以上的陶泥与瓷泥、细沙按比例混合起来,炼制成适合使用的陶塑用泥。不同于景德镇细腻的胎骨与各种釉色所产生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泥塑时期就比较注重泥土呈色的选择,用单纯的,不施任何釉色的胎质或者是胎骨与低温色釉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念是广东现代陶艺家们善用的技法,也是广东陶艺创作因材质不同区别于景德镇陶艺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见图2)。

2.2 创作装饰之比较

图1 张婧婧:“弧”之系列(瓷泥)Fig.1 Zhang Jingjing: “Arc” series, porcelain

为了弥补瓷泥胎质本身颜色的清淡,传统景德镇瓷器在优良胎质的基础上将装饰发挥到了极致,丰富的颜色釉效果,刻坯,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的釉下装饰,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釉上装饰丰富了陶艺的表现语言。摒除了实用性的装饰在于现代陶艺中的表现更为自由和大胆,对于装饰的理解也更加宽泛(见图3)。

在成熟的装饰工艺下,现代陶艺的实验性也成为景德镇陶艺家张扬自我个性,求新求变的手段。部分陶艺家热衷于自己配置、试验一些符合自己作品所需的釉色;或者为了某种效果利用玻璃、铁渣、铜片甚至金子等经过煅烧当作发色剂来使用;或者改变升温曲线产生窑变来改变作品的颜色,在烧成方式上也尝试采用多种烧成方式:多次烧成、盐烧、乐烧、埋烧等利用火的化学变化来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5],丰富作品的装饰语言。

图2 谭红宇:“愕”(粗陶)Fig.2 Tan Hongyu: “Stunned”, Stoneware

图3 金文伟:“鱼”系列(色釉)Fig.3 Jin Wenwei: “Fish” series, colored glaze

石湾的装饰相对单一,不同于景德镇陶艺的釉上彩和釉下彩。传统装饰方式以胎釉结合一次性烧成的相对低温釉色装饰为主,由于已经根据需要筛选了泥土的呈色,石湾艺人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将不施釉的胎质与釉色的恰当结合起来,这种古朴厚重的表现形式对于广东现代陶艺的整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见图4)。石湾的釉色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石湾陶艺家善仿、善变,既吸收其他各大名窑的釉色优点 ,同时也能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石湾特色的釉料。出于现代陶艺对个人创作观念的尊重以及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广东的陶艺家们也在不断尝试自己配釉,研究窑炉技术对釉料发色的影响,运用外来青花、化妆土的装饰手法来丰富现代陶艺的创作语言(见图5)。

图4 李蓓:“扳手、老虎钳、螺丝刀”(陶泥) Fig.4 Li Bei: “Wrench, pliers, screw driver”, earthenware

图5 魏华:“夫妻”(青花系列)Fig.5 Wei Hua: “Husband and wife”, blue and white series series

3 两地创作材料的发展与融合

景德镇与石湾同属传统陶瓷产区,在制瓷传统方面都有着自己辉煌的历史。在材料胎质和装饰上都有自己的传统优势,这种优势一直延伸到现代陶艺的创作。同时受国外当代艺术对个人观念和材料本身语言的注重,两地在创作材料上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以景德镇为支点的现代陶艺创作发展到今天,优良的瓷泥已经成为陶艺家的首选。无论作品的创意多么光怪陆离,我们都能从中寻得景德镇瓷器温润、严谨的制瓷精神。除非创作者刻意表现对于泥性语言的创作诉求,大多作品都会在塑后根据主题所需施以不同的装饰效果。当然陶泥,以大缸泥为主,因为泥质较粗一般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笔者认为在各地陶艺语言融合的大背景下,广东陶艺作品的不施釉素胎创作语言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丰富景德镇陶艺的表现手法。

石湾陶泥是广东陶艺的精神所在,粗犷的泥性赋予作品自由的创作空间。加之以石湾为支点的广东现代陶艺的发展地属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内外当代艺术交流甚广,思维的大胆与艺术表现的张力与陶泥的材质相得益彰。一方面随着校际之间的交流,许多景德镇高校毕业的学生来到广东从事陶艺教学或是企业陶瓷材料的创新,反之许多广东本土陶艺家也纷纷到景德镇进行作品创作与材料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各类全国或地区性的陶艺展览,比赛的推广,期刊报纸的文化传播,景德镇悠久和精湛的造瓷技术影响和丰富了广东地区的胎质和装饰手法,促进了两地创作思维的交流与更新,广东的陶艺家们在现在的石湾材料市场已可以根据创作需要寻得瓷泥、高温釉料、青花料,丰富了传统的陶瓷表现语言,作品在造型的刻画上也不乏景德镇瓷器擅长的细腻与柔和的特点,可见其融合与发展的态势(见图6) 。

图6 陈震:“侍女”(瓷系列)Fig.6 Chen Zhen: “Maid”, porcelain series

美国著名陶艺家温·黑格比先生曾经在序言中指出:“通过研究和比较,可以更深刻地审视自己的风格。”[6]通过对景德镇和石湾现代陶艺材料的“平行比较”,可以对两地现代陶艺的创作有更明晰的认识,避免千篇一律。诚如熊微先生在文章中说:“在艺术风格的建立中,要反对简单化,模式化,使其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7]取长补短而又不失本土创作特色的精神,是发展我国各具地方特色的多元化现代陶艺的指引。

[1] 王长平.“器”与“艺”—从中国传统陶器到现代陶艺[J].美术观察, 2011,18: 115-116.

[2] 白明. 关于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思考[J]. 文艺研究, 2003, 1: 124-130.

[3] 左正尧. 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广东陶艺[J]. 中国陶艺家, 2007, 2: 38-53.

[4] 李小艳. 论宗教文化与石湾陶艺发展的关系[J]. 佛山陶瓷, 2008, 9: 33-36.

[5] 金文伟. 试论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J]. 中国陶瓷工业, 2002, 9(5): 43-45.

[6] 白明. 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

[7] 熊微. 陶瓷艺术的造型语言分析[J]. 中国陶瓷, 2005, 41(6): 70- 73.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terials for Modern Pottery between Jingdezhen and Shiwan

Song Xiao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Campus, Zhuhai 519000, Guangdong, China)

Potter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author’s life after seven years of studying in Jingdezhen, where s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its profound ceramic tradition, and another seven years of teaching pottery in Guangdong, where she was exposed to the inf l uence of Shiwan pottery. Jingdezhen and Shiwan are two important pottery making places, but with different styl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pottery materials between the two areas to uncover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pottery works derived from the materials, to enrich the language of modern pottery and to fi nd a way to realize the fusion and innovation of pottery of different styles.

lower Temperature; lead-free; transparent frit ; glaze; the fl ux

TQ174.6+74

A

1006-2874(2014)02-0030-04

2013-12-11。

2013-12-26。

Received date: 2013-12-11. Revised date: 2013-12-26.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

Correspondent author: SONG Xiao, female, Mast. (编号:2011TJK001)

E-mail: Sabrina_11@163.com

宋 晓,女,硕士。

猜你喜欢
石湾陶艺家陶艺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疯狂”的陶艺
景德镇与石湾人物泥塑的比较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