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健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445000)
武圣宫是恩施地区保存较好的大规模古代建筑之一。建筑用材大气,建筑结构严谨,庭院两侧采用回廊和东西厢房对称建筑表现手法,房屋梁架有抬梁和穿斗式等建筑结构,建筑中雕刻简练细腻、样式生动,是研究该地区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恩施武圣宫位于六角亭老城南门外城乡街104号,小地名叫“葫芦坪”的小山坡的平地上;武圣宫朝向为座北朝南,东南面是绵延的五峰山连珠塔,脚下是咆哮的清江水。南接芭蕉侗族乡,西连白果乡,北接小渡船。六角亭办事处管辖包括胜利街、小十街、解放路、和平街、城乡街等,1956年起这里就是恩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1998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地搬迁,老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武圣宫建筑采用的是四合院式布局,矩形平面。武圣宫的正面外墙下端是铁红色墙面,上端为白粉墙,虽因年代久远和雨水的侵蚀墙面的粉刷已多处脱落,露出里面的砖块,但是丝毫不影响武圣宫正面庄严肃立的外观。武圣宫主要由戏台、回廊、前殿、大殿和配房等建筑组成。戏楼、庭院、配房和大殿等沿南北轴线分布。武圣宫正中为石门洞,大门宽为1.6米,高为2.5米,大门正上方刻有“武圣宫”三字庙额,房顶上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其建筑占地面积为1486.89平方米。武圣宫庭院是一个很大的八卦图,打开大门清晰可见,现在庭院地上已经长满了杂草。
武圣宫庭院约有14米宽,约12米进深,配房分为东西两侧,宽约14米,约4米深,与正殿相连。庭院的底部两侧有石质阶梯到配房,两旁是上下两层的木质回廊,回廊长18米,宽约3米。配房两侧各有一个天井,天井深8.3米,宽4.1米。两个天井向外各有门可出,经台阶可至回廊,回廊通向戏台。武圣宫的大殿正侧面分别由四根大柱支撑并分割布局,由此形成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格局,大殿约宽14米,进深15米,木柱、梁枋高大雄伟,大殿与配房的地面均为三合土铺置,大殿内供奉有关帝像。大殿中有“志在春秋”;另一块则为“神威远震”两块匾额,尽管是维修时根据建筑原型重新撰写,但从中可以看出建筑的功能及传递的精神寄托所在。
戏楼分为戏台、后室,后室即为化妆间和休息室,宽度和进都为8米,戏台平面呈“凸”字形,耳室分别位于两侧,宽2.7米,深4.3米,戏台前檐为砖牌楼式门楼,两边为檐墙,山墙前、后檐出墀头,内墙用白灰粉刷。后檐凸出部分为戏台。戏台梁架为两层,第一层为通道,第二层则为戏台。
前殿与后殿有一双开门连为一体,后殿均为长方形平面,前后殿面阔三间,前殿宽约15米;进深一间,长约4米,通高7米。前檐各设一踏跺,成双阶,硕有古制遗风。后殿约宽15米,进深五间,长15米,高为10米。前后殿整体建筑面积约为222平方米。后殿内原有塑像,已不知何时被毁,现无从考查,只能从遗留的神像供台和香炉等来推断。
回廊位于戏台两侧为南北相通的长方形,共两层,南接戏台,北连配房。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回廊约16米,横宽4米,高约为7米,其建筑占地面积为119.32平方米。底层的地面为三合土铺置,二层通道为木楼板。配房与回廊相通,紧挨着前殿,整体呈长方形,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地面与前殿高度相等,室内地面为三合土。配房前檐南面与回廊之间东、西、南三面有单坡屋顶,形成一小天井。天井都是用石块构造而成,南面还设有石阶可以上回廊。
总之,在现存的武圣宫建筑构造中,还可以看出建筑的环境与布局在历史发展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
武圣宫中采用传统古建筑的抬梁式的构架;如戏台、前殿和回廊,都是采用这种建筑手法,用来扩大室内空间。其中的抬梁式构造是在柱础上立柱,柱子中端开卯口,梁头做成榫头,把梁柱由上方插入柱子的卯口,柱子直接承托屋顶横木。当然,这也是湖北该地区在明、清时期对建筑抬梁式构架普遍采用的结构方式(见图1、图2)。
图1 回廊抬梁式构架
图2 前殿抬梁式构架
武圣宫建筑中的戏台梁架为两层,下层为通道,上层为戏台采用的是抬梁式构架,高8.50米。由五柱、六檩撑托,前后檐采用高石础的落地柱。柱与柱之间用梁、枋连接。前檐砌有砖墙,后檐支出有挑檐檩。戏台底层地面为方石、条石铺置,第二层则是木楼板。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戏台的第二层是2003年维修时所作现代人字形构架,建筑格局上也还保留着历史遗风,高约为10米左右,共有四柱、十三檩,前后均有檐柱落地,高石础。柱间用梁、枋连接。戏台屋面为歇山顶,正脊、垂脊、戗脊均为灰色,正脊中间安有“寿”字装饰,两端则各有一条张开大嘴的石鱼。垂脊和戗脊则没有多余的装饰。回廊房顶为单檐的硬山顶,正脊石灰粉砖块砌成。据说戏楼下原有一对石马,现遗存有石马蹲放的柱形盘石,从其形式的大小来判断,不难想象当时的武圣宫建筑气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师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但是这种“方便”“直观”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弊端。正是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直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了对文章内容的想象,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另外,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老师可以把应用他人的感悟直观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考。
前殿的梁架为抬梁式构架,前殿为五柱、七檩,前、后檐柱落地,高石础,前、后檐柱间用五架梁、三架梁连接。前、后檐有挑枋来承托檐檩。屋面为单檐硬山顶,小布瓦覆盖,砖砌脊,石灰粉脊。东、西山墙前檐有墀头为饰。后殿为十三柱和十四檩支撑,前后有五根柱落地,底部以石柱为础,房梁运用六架梁和五架梁及三架梁连接前、后金柱。
大殿东面和西面配的房梁架同为抬梁式构架,共有七根木柱承八檩,有三柱落地以石柱为础。前檐柱与后金柱间用五架梁、三架梁连接。后金柱与后檐柱间用单步梁连接。前檐出挑枋,承托挑檐檩。屋面为单檐硬山顶,砖砌石灰粉脊。东、西配房与前殿共山墙。
在后殿两侧的山墙上采用另一种建筑穿斗式构造形式。这是从汉代以来发展较为成熟的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较细的落地柱直接撑托屋顶横木,在柱子和柱子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用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利用挑坊来托住挑檐。这种构架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使用的木料较为细小所以相对比较节省材料;第二是柱与柱间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较好。1”然而由于柱距较密,致使室内空间与抬梁式相比显得较为狭窄(见图3)。
图3 穿斗式 百度网
武圣宫建筑为了扩大每个房间的内部空间,在大殿和前殿的屋顶采用了勾连搭的做法,因而使其建筑结构十分紧凑。显然,武圣宫建筑集中反映出当时的恩施地区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建筑技术,而该建筑结构典型的例证。
武圣宫建筑所遗存的文化与雕刻艺术数量众多,内容信息量丰富;其中墙壁上多处镶嵌有清代乾隆皇帝开始至光绪皇帝年间的24块古老的石碑,是武圣宫建筑发展及历史的主要实物文献资料。同时,建筑的一些装饰物也是民间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共同丰富了该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
图4 大殿墙壁石刻
图5 回廊墙壁石碑
当时的武圣宫,主要是施南府军队用来进行祭祀以及举办其他军事活动的场地,所以石碑中对于施南协三营对军队中年老、衣食短缺等给予帮助章程的记载较多。施南府在清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建立了“协级”军事机构,称为施南协。从公元1814年到1888年期间,共有7块石碑对其进行了记载,石碑中详细陈列了章程的内容,随情况当时的变化,对其进行修订。在1839年的一块碑刻中记载了“经查明陈大恩昌充施南协右营病故守兵亲属认领义助而立碑饬警”。1885年的两块碑刻中还记载了有关与武圣宫置办的田地房产,招佃收租,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香火祭祀。公元1777年(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二年),道光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二年以及道光三十年间的五块碑刻,记载了当时武圣宫对于,军队中伤亡而没有人认领的兵卒进行安葬、祭扫的事件,并将这些兵卒遗留下来的钱财捐助于武圣宫。公元1842年的一石碑中有关于恩施当地于1841年有大批军队出征及后事安排的战事记载,公元1841年处于鸦片战争时期,石刻的内容是对恩施地区在鸦片战争中出兵抗英历史的记载。公元1871年的一块石碑中对武圣宫曾经的维修事件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可见这此维修应是对武圣宫建筑的较大型规模的整修。这些石碑不仅成为了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武圣宫的建筑成为了历史文化价值的见证(见图4、图5)。
武圣宫的木雕装饰中包括方格雀替、木花栏杆、木花窗等等。戏台的看楼前檐设置了木质花栏杆,栏板中间还有木雕“暗八仙”图案,房檐下也设置有花格雀替,在东回廊第二层南山墙安放了砖花窗。
从“栏杆”起源来看主要是木质材料编织而成的遮拦物,所以栏杆原也称作“阑杆”。后来才演变出了石、砖等不同的材料,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尤其到明清时期栏杆的雕刻装饰也越加繁复,精美多样。然而,武圣宫的栏杆上的镂空木雕呈简单多样的几何构造,简洁、素雅、大方,没有繁复的感觉;在正中的栏板上雕刻有“暗八仙”的装饰图案。所谓的“暗八仙”便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中八位神仙各持的八件神器。显然,人们不仅把故事人物及花草作为建筑装饰雕刻中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融入了传统的吉祥寓意和对神明的崇拜,反应出人们在装饰雕刻中所蕴含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见图6、图7)。
图6 木花栏杆
图7 暗八仙
武圣宫回廊的柱头上的雀替2雕刻手法相对比较简洁没有太多繁杂的雕刻内容,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雀替位于建筑的梁枋与立柱的相交处,其作用是为了缩短横梁的净跨度,增强横梁的载力;减少横梁与柱子连接处向下的剪力;避免梁枋与柱子相交的角度发生倾斜。外观轮廓由生硬的直线逐渐转变成柔和多变的曲线,由单一的方形转变成灵活、丰富的多边形。形状似双翼置于柱头的两侧,也成为解决柱头装饰部分一种很好的形式,雕刻内容丰富极具装饰趣味。
武圣宫的雀替应该属于花牙子雀替样式。所谓花牙子,在建筑构造上没有前面所说的雀替在力学上所具备的使用价值,纯属装饰作用,镂空的几何形构造,符合了武圣宫整体简洁的建筑风格,灵活简单的线条带走了木头本身的沉闷呆板之气,增强了建筑的观赏性(见图8)。
武圣宫中的花窗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十分富有文化底蕴,而且在建筑中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其传统的建筑花窗图案样式多样,包括了各种变形和多种组合图形的形式。如简单的几何图案样式,其中包括四方、六方、三角等;另外还有多种几何样式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案,如内圆外方的图形和冰裂纹等样式。除此,还有传统建筑花窗雕刻中常见的文字装饰图案的样式。其中草、隶、篆、楷等多种书法艺术作为装饰图案,如福禄寿等文字图案,其不同的内容代表了吉祥等多种不同的寓意。
图8 方格雀替
图9 花窗
在武圣宫的建筑花窗中,其图案简洁,花窗分为六个方格,既似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每格图案的中心又好似佛教中的万“卐”,寓意为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见图9)。因此,简洁精美的花窗不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而且还汇聚了文化中富贵与儒雅的特点,反映出人们在建筑装饰中的一种美好追求。
综上所述,恩施武圣宫建筑保存相对完整的雕刻艺术,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是该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刻艺术缩影。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不仅对于提高城镇文化发展的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发展旅游文化生态所不可缺少的一道人文景观。
注释:
1.苗红磊.木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3.
2.雀替在宋朝时被称做“角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传统构件,到清朝时将其称为“雀替”,雀替最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初具雏形,但雀替发展至成熟的时期较为缓慢,直到明朝才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硒都网.武圣宫[DB/OL].http://old.hbenshi.gov.cn/news/yiji/2007/425/0742518213751IHIJ3D78C 3561660KK_2.shtml,2007.
[2]李徳喜.恩施武圣宫建筑特色[DB/OL].http://www.chinadmd.com/file/ee3xetutwazuaut3atrucvix_5.html
[3]刘星雄.中国乡村古建筑“雀替”的历史演变和艺术探析[DB/OL].http://baike.so.com/doc/5597805.html,2012.
[4]徐华铛.中国传统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