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斌
(喀什师范学院思政部,新疆喀什 844000)
【陈尚斌:喀什师范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的胜利召开,学习研究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教育活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建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项重要任务。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社会新观念形成的主要力量。他们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与当代大学生一样拥有思想开放、人格独立、追求自由、文化多元等时代特征;同时又具有与当代大学生不同的特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多数人自幼受到民族传统道德、习俗和宗教等文化环境的熏陶。正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在身心发展、认知能力、思想状态、生活习惯、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多元开放的高校环境下产生了思想文化、价值和社会道德观念的碰撞与冲击。一方面,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了科学知识和社会新环境的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塑造了他们的新社会观念,推动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观念又羁绊或阻碍了他们的人生梦想,使他们对未来人生产生焦虑、怀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把自己置于新旧文化传统的社会观念的抉择中。
基于此,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幸福的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一是有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引导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和解决成才成长与人生幸福问题。二是幸福是需要教育的。教育能提供被教育者诸如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等必要知识的条件,使教育者通过自觉努力拥有人生幸福。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利用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干预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化解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不利因素;引导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与评价,集聚对社会的正面态度和认同的正能量。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幸福生活,而且也影响了新疆社会稳定和建设新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个人梦”,而且也影响了“新疆梦”和“中国梦”。
二
现阶段,“国内高校教育状况是:一方面与教育任务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的背离;多了一份物质化,少了一份人文关怀,异化了教育的目标”[1]。高校对大学生关怀的缺失,导致“在教育上人们忽视了对学生幸福的关注,忽视了关注学生的幸福教育”[2]。教育是人的关怀教育,是培养被教育者拥有人生幸福的教育。幸福教育对增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教育发展有现实意义。
1.民族地区社会新旧传统道德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段,社会的各种利益交错、思想道德观念多元,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无序、纷扰、焦虑等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社会道德失范是人们产生信仰的缺失和精神需求的减少的诱因,也是人们寻求满足于物质感官刺激的诱因。在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新疆传统的社会道德与以现代文化引领的新社会道德发生冲击、碰撞、包容和融合。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刻地冲击着他们的传统思想、价值和道德观念,对构建现代的社会道德产生深远影响,甚至迟滞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其受制于自身整体能力素养的不足,造成其社会竞争力不强,容易产生降低未来生活预期的负效应。但是需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感受和生命价值的需求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失去了纠正的机会;相反,助长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活和幸福理解的功利化、物质化。在这样的境遇下,社会道德失范和错位的教育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迫使他们做出对现实的道德准则与生活法则的选择。
2.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环境因素。高校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价值关怀缺失。“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3]。人的生命价值是身体和精神需求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生命教育;强调教育的政治性和整体性,忽视教育的个性和差异性。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压抑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其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缺乏有效引导。学校的多元文化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不适应。“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4]。由于受到民族的风俗差异、语言障碍、人际交往、心理体验、价值冲突等文化影响,让他们产生不适应,在交往中常以操相同或相似语言的同学为主,处在相对封闭、狭隘状态。“文化适应是人生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5]。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文化的差异增加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性困难、学业成就和行为能力降低、排斥和回避等心理现象。
3.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新疆民族家庭教育受到历史、道德、宗教和社会文化等影响,例如,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以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思想开始影响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教文化,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6]。民族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现代文化为辅的双重教育模式,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牧区民族家庭表现尤为明显。学校教育是以教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青年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家庭教育方式接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了他们在学校学习中出现的学业成绩不理想、生活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和睦等问题。
三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构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通过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感受幸福,能看到自己的未来,自觉成为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人。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的幸福观。幸福观是判断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正确的幸福观能指引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当性。
(1)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属性决定的。围绕“什么是幸福、如何创造幸福”主题,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爱国爱家、诚信友爱和民族团结等社会新道德品质,自觉感悟和体验人生幸福。
(2)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幸福理论的有益补充。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是各部族、各民族迁徙、交往和融入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文化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吸收、挖掘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幸福理论,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新媒体等方式,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内涵的自觉认识。
(3)新疆建立以现代文化引领的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新道德观念。在社会新道德观念的引导下,形成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的各民族文化多元文化为补充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正确看待传统与现代社会新观念具有正面效应。
(4)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现代文化的价值导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确立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提高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价值意义,探索对崇高理想的向往追求,正确认识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当他们谈论幸福话题时,幸福的教育正融入他们的思想领域,正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例如,推出熟知的“民族名人”专栏,以感人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式,体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精神,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自觉与使命。
2.加强关怀教育的制度创新。高校人文关怀是影响大学生幸福的外在条件。“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做出高尚的事”[7]。
(1)制度层面的人文关怀环境。“所谓‘制度关怀’,就是通过制定和推行富有‘制度关怀’精神的科学载体,并以此载体为根基来实现‘制度关怀’的一种制度”[8]。把人文关怀寓于制度关怀之中,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人文关怀形成制度化的行为,其确定的示范效应能产生社会正效应。接受救助的大学生能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成为其奋发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动力。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措施:政府高校助学金、学费住宿费补助、银行贷款等解决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的后顾之虑,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2)宽松的素质教育环境。新疆高校丰富的知识资源滋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不同角度省察生活、感受幸福。其一,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专业和课程安排上创设新课程;允许学生申请调整专业和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地规划成长目标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发挥个人才能和潜能的体验中自由地成长和发展。其二,学校推行学分制。由于学生选课有了自由度,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状况,增强了不同民族学生的相互了解;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下学生的流动性增强,按照“寝室就近、关系就熟”原则,鼓励各民族学生间的交流、答疑、解惑以及了解和尊重。这些措施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自信、快乐、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幸福感受。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是多元文化的集聚地。面对与原文化生活环境有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了文化适应问题。“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9]。其一,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行为规范、精神感染的功能,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现代文化之美,提高文化适应的自觉,产生学习中我幸福、幸福中我成长、我的幸福来自和谐的校园文化。其二,校园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空间。校园文化交流能加强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了解,缓解文化差异的不适,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和谐人际关系中成长。
3.培育创造幸福能力的健康教育。幸福是人感受生活的能力。“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敏锐感到幸福之所在,在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10]。幸福能力的形成取决于人们是否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这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的。“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11]。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好,应该努力学习现代文化建设新疆、报效祖国,实现个人梦想。但是,来自学校多元文化适应、家庭生活拮据、情感不顺、学业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和谐、未来就业情景暗淡等,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不懂感恩,不认同甚至不珍惜生命。在遭遇人生的挫折、不幸的伤害、误解或逆境时,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容易迁怒他人、报复甚至仇视社会。解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结,塑造健康自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与他们贴近相关的心理教育内容,解决他们心理困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乐观、宽容他人和健康人格,促进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主流引导与自我教育、德育规律与学生需要原则,以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和辅导、橱窗、新媒体等形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生命健康的价值。
(2)开展丰富多彩的身体教育活动。新疆高校只有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身体健康教育活动,介绍身体健康的价值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并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他们体验幸福人生打下健康的身体保证,才能充分依靠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转化为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追求幸福的能力,为获得幸福人生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实现自身“个人梦”、“新疆梦”与“中国梦”的共振。
[1]沙洪泽.教育——为了人的幸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1.
[2]韩弥明.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8.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4]Butler A C,Hokanson J E,Flynn H A.A comparison of self-esteem liability and low trait self-esteem as vulnerability factors for depres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
[5]冯增俊,万明钢.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9.
[6]任 红.伊斯兰教对当代新疆维吾尔族教育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2):22.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8.
[8]曹保印,王 哲.“人文关怀”与“制度关怀”[N].湖北日报,2004-08-13.
[9]Kennon M Sheldon,Tim kasser.Goals,congruence,and positive well-being:New empirical support or humanistic theories[J].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Beverly Hills,2001:1 -16.
[1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20.
[11]范树成.英国的 PSHE课程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