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杰
木偶艺术探索
李敏杰
木偶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像一支独放的奇葩,生动醒目,盛开不败。由于木偶表演情节简单易懂,趣味性强、寓意深刻,所以很受民间百姓尤其是基层百姓的喜爱。在我国各地的很多地方,逢年过节或举行一些庆祝活动,都会举办一些木偶戏表演,抒发大家的喜乐之情,表达群众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保佑家人幸福,生活美满。可见,木偶艺术不仅贴近民众,与百姓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木偶艺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历代相传。要探寻木偶艺术的起源,还要追溯到遥远的奴隶社会。那时,由于奴隶主统治整个社会,掌握生杀大权,所以奴隶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支配。奴隶主不仅在生前可以使用奴隶,死后也要用奴隶来陪葬,史称“杀殉”。随着农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奴隶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力。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减少对奴隶的杀戮,逐渐改用“人偶”来代替奴隶陪葬。“人偶”最初用草扎形式,后来渐渐发展成用“木头”制作,“木偶”由此而来。经过不断的改良,“木偶”的制作越来越灵活生动,能够像人一样跳跃自如,在古代人们称跳跃为“踊”,所以“木偶”也叫做“踊”,同音“俑”。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有祭祀到娱乐的过程。据史料考证:我国的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商代的奴隶陶俑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木俑”;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也出土了“乐俑”、“歌舞俑”。它们的工艺造型水平比以前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的雏形。
木偶真正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应该追溯到“傀儡戏”的出现。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北齐时“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当时还出现了用“傀儡子”演“郭秃”的故事。依史而断,可以认为,我国正式开始由人操纵木偶表演故事的木偶戏应该从北齐开始,唐代时达到兴盛。早期的木偶制作可以说非常简单,大都表演一些古装的戏曲,木偶的肢体用三根木棒支撑控制,藏在衣服里不会被观众看到,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制作技术也比较粗糙简陋,所以木偶的表情也很单一。后来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又经过木偶制作人不断的改进创新,木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木偶“人物”的形象制作得越来越生动,五官四肢也越来越灵活,看上去如同真人一样。
在木偶戏的表演过程中,人们观赏的视线大都集中在“演员”木偶身上。但是,木偶还有它的另一个身份,既被人操纵的“戏具”的身份。在这两种双重身份的完美结合中,木偶“演员”仿佛不再是一块僵硬的木制品,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员们”在舞台上,时而左顾右盼,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悲伤流泪,常常让人陶醉其中而忘记它们的“本来面目”。正是由于木偶戏艺术充满游戏与趣味的特点,所以很受老百姓欢迎。自元、明、清以来,它便遍及大江南北,城镇乡村,并且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同时,由于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各地木偶的造型特点也多种多样。如漳州的布袋戏,福州的串头戏,吴桥的扁担戏,四川的大木偶等等,可谓花样翻新;木偶演员的“角色”也是生、旦、净、丑样样齐全。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与传承,木偶这项独特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木偶制作已逐步现代化,雕绘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木偶戏表演,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快乐,越来越引人入胜,令人着迷,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木偶艺术人偶合一的表演,美轮美奂。每当舞台上木偶“演员们”呈现出技艺高深的武打场面,或是一个个轻盈多姿的舞蹈身段,都会引来观赏者的阵阵喝彩,阵阵掌声。这样的艺术之美,让人留恋,令人叹为观止。
责任编辑 刘 红